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祁连山高寒灌丛苔藓持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层的持水性能是衡量林地蓄水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对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极为重要。以祁连山南坡高寒灌丛苔藓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苔藓层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灌丛中,山生柳灌丛苔藓蓄积量最大,依次为鬼箭锦鸡儿、金露梅、高山柳和沙棘灌丛。灌丛苔藓单位面积最大持水量为13 790~18 980 g·m-2,苔藓最大持水率为386.94%~782.51%,表明高寒灌丛苔藓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苔藓持水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浸泡开始0.5 h后苔藓持水量显著增加,12 h后趋于稳定,苔藓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显著自然对数关系。灌丛苔藓层吸水速率在浸泡2 h内急速下降,2~6 h内呈缓慢下降,6 h后吸水速率趋于饱和,苔藓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料,并为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提供有效参数和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2.
探讨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倾斜面的形变特征,分析表明震前区域地倾斜面在水平形变变化上呈现由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向中央挤压特征;垂直形变变化呈现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的后山断裂持续抬升隆起,东南侧前山断裂的雅安等区域持续下沉特征;震源附近的汶川区域地倾斜面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出现了垂直和水平形变显著加速增...  相似文献   
123.
ENSO期间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锦冰  马明  傅云飞 《气象学报》2013,71(1):109-120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器(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传感器(LIS))的观测资料,配合其他气象资料,对厄尔尼诺期间(1998年春季)和拉尼娜期间(1999年春季)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11.25°S—3.75°N,96.25°—128.75°E)的闪电活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雷暴单体数目以及雷暴单体闪电率对闪电活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厄尔尼诺年春季和拉尼娜年春季的大气环流形势、相对湿度、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对流风暴高度等气象要素,讨论闪电活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从ENSO期间雷暴单体密度和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来看,厄尔尼诺年春季的闪电活动及雷暴活动均比拉尼娜年春季的多,并且,从闪电数目和雷暴单体数目的纬向平均、经向平均的年际变化可以发现在厄尔尼诺年春季闪电活动、雷暴活动有东伸南移的趋势。(2)在海洋性大陆典型地区,雷暴单体数目的变化是闪电数目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雷暴单体闪电率的变化是闪电数目变化的次要因子。(3)与1999年春季相比,1998年春季的副热带高压范围大、强度大;地面相对湿度大,高空相对湿度小,上下层湿度差异大,有利于对流发展;对流风暴高度较高,冰相粒子层厚度也较深厚,对流发展旺盛;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大于300 J/kg的天数的空间分布极大值区域正好与闪电密度、雷暴单体密度的大值区域对应,雷电活动与对流有效位能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4.
福建沿海地区出露了大面积的燕山期花岗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花岗岩风化壳,它们是该区建筑物的主要持力层。探讨该区花岗岩及其风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特征。对于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该区花岗岩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值、变化范围及相关方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风化因素对花岗岩力学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 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承载特性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砂土地基SUICP 灌浆处理前的锥尖阻力平均值为0.564 MPa,处理后平均值为0.783 MPa,增加38.9%;侧壁摩阻力处理前平均值为19.08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26.92 kPa,增加49.83%;砂土地基承载力处理前平均值为79.02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108.64 kPa,增加了45.09%。SUICP灌浆提高地基承载特性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碳酸钙将砂土颗粒黏结在一起使得颗粒变大,二是碳酸钙的填充作用使得土体更加密实。通过本研究证实了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解释了发生机理。研究中也发现砂土地基改良的均匀性并不理想,还要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理,并研发更好的灌浆技术提高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6.
月球尘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目前对月球尘埃运动规律、运动机理等的了解非常有限,对尘埃运动物理参数缺少系统的定量测量,严重制约了月球尘埃的科学研究。阿波罗17号宇航员观察到的月尘扬起及其物理机制迄今为止在科学上仍然是一个谜。中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任务得到了月面上的尘埃沉积数据及尘埃活动高度数据,表明尘埃活动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在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中将研究月尘带电方面的物理特性。探月后续任务中如果能够在高纬度地区首次系统地定量测量月尘运动的物理参数,将会揭示不同经纬度区域、不同太阳光照条件、不同太阳风条件、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尘埃活动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高精度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选择提供定量限制,必将取得新的重要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127.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主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主导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因此,城市群已成为当前城市与地理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不同学科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展开相应研究,且大多为针对发展较早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研究,但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要素的发展特征及其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京津冀城市群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之外的国内第三大经济体,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镇密集区,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因此,本研究从人口、经济、产业三大空间要素入手,重点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要素集聚与扩散的发展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以期丰富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8.
129.
在多光谱遥感水深反演研究中,由于影响反演精度的因素较多,传统的水深反演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机器学习算法在解决非线性高复杂问题上较有优势,将其应用在某些特定区域水深反演可提高反演精度。本文利用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和LiDAR测深数据,以瓦胡岛为研究区域,构建CatBoost水深反演模型,与传统水深反演模型及Boosting中的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优化后的CatBoost水深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6.19%、1.09 m、0.77 m和9.61%,准确性最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0.
自2004以来,对黄河下游(山东段)的渔业生态环境进行连续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年际变化规律不明显;上游的总氮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河口段则表现为总体上升;2个监测站的总磷含量都有明显下降趋势;高锰酸钾指数7年内均表现平稳。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黄河下游(山东段)的营养状态,7年内营养化状态处于中度营养到(中度)富营养。定性评价为良好~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