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黄生根  张晓炜  曹辉 《岩土力学》2004,25(2):251-254
后压浆技术可大幅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在不同的土层条件下,后压浆的加固机理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软土中长桩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摩阻力的提高。根据软土中应用后压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及桩身应力测试结果,考虑到土体的连续性引起的变形,对各桩段实测的摩阻力与位移关系进行了修正,并用传递函数对摩阻力与位移关系进行拟合,得出各桩段的摩阻力极限值,从而真实反映出压浆后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3.
江西省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鄱阳湖流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承担着保护世界性和国家重点保护濒危越冬候鸟资源等重要责任。探究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可为都昌保护区内鸟类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9—2021年1、4、7和10月对都昌保护区内4个区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等对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以及浮游甲壳动物与水环境因子和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20种)和桡足类(11种)。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年均密度213.81 ind./L,年均生物量为1.51mg/L。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较大,季节上,夏季或秋季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达到峰值,冬季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最少;空间上南矶一般区(D4)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较大,其次是撮箕湖一般区(D3),小矶山核心区(D1)和三山核心区(D2)差异较少。根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结果表现为撮箕湖一般区(D3...  相似文献   
84.
地铁车站的地震液化上浮是地下结构常见的灾害之一,对处于液化场地的地铁车站需增加抗液化及抗浮措施。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抗拔桩和隔离墙2种抗浮措施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了车站的上浮位移、地表变形和周围土体超孔隙水压比等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设置抗拔桩可提供抗拔力,隔离墙可有效阻挡液化土的流动,因此地铁车站的上浮位移明显减小;抗拔桩的长度进入非液化土层时抗浮效果最佳;隔离墙的抗浮效果随着与车站主体的距离增加而减弱。通过该项研究,可为液化场地中地铁车站的抗浮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5.
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民生资源,从失配视角研究其配置问题,运用熵值法和健康距离模型,分析乌昌地区2007—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乌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乌昌地区8个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的平均值逐渐减小,2007年为0.759,属于高度失配,2016年为0.573,属于低度失配;2007年高度失配市县占比高达87.5%,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较高、高度失配的市县占比仅为25%,整体上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状态有所提高,但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市县占比仍高达75%,说明乌昌地区仍有较多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时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演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07—2011年)、失配度下降过渡阶段(2012—2014年)和中度失配主导阶段(2015—2016年)。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由均衡高度失配逐渐演进成不均衡中低度失配,并呈现出“核心、两翼”格局,“两翼”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处于高度失配和较高度失配状态,而“核心”则一直处于良好或优秀状态,在变化趋势上,失配度由“核心”向“两翼”逐渐变化,离“核心”越近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越早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6.
针对现有的PS-InSAR公共主影像选取方法未考虑时间基线、空间垂直基线和多普勒质心频率基线之间相关性对影像相干性影响的问题,该文基于物理学领域的胡克定律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弹力结构模型实现PS-InSAR公共主影像选取的新方法。模型依据三基线间的余弦夹角构造基线向量,将3个失相干因素的相干性测度进行三维映射以构建三维弹力空间,通过研究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实现主影像的选取。为验证三维弹力结构模型的有效性,论文选用Sentinel 1A和ENVISAT ASAR两种数据源,分别利用三维弹力结构模型、三基线和最小模型和综合相关函数模型进行主影像选取和干涉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另外两个模型,该文提出的三维弹力结构模型得到的干涉图干涉条纹清晰,相干系数均值更大,相干系数值较大的像元占比更高,采用相干系数法得到的PS点数量更多,形变反演精度较高,因此三维弹力结构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PS-InSAR公共主影像的选取。  相似文献   
87.
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的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2011年,以鄱阳湖典型洲滩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群落分布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水体到泥滩至阶地,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呈现带状演替,沿泥滩到阶地的方向,植物群落分别为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群落带、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带和篱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群落带;3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高度与地表生物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月降水量越大,则篱蒿群落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能影响植物群落优势种的高度.加强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8.
王丽玫  任晓炜  李涛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273-274,277
随着广西气象宽带网的全面建成,建设基于全区宽带网络,设计开发一套集约化、实用型的信息网络运行管理监控业务系统,满足不同级别台站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89.
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总量大、空间关系复杂的特点,其质量对空间分析结果准确性和空间决策支持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设计了基于规则定制的质量检查软件,基于算子、要素和参数进行检查规则的设计,并通过对检查规则的灵活配置,形成针对特定地理空间数据质检要求的检查方案.以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例,研发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检查软件,完成了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质量检查,保证了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建库工作的顺利完成.结果表明,基于规则定制的数据质量检查软件不仅可以提高地理空间数据检查效率,提升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且通过对检查规则的灵活配置,可形成针对特定地理空间数据的检查方案,以满足不同项目对成果质量控制的需要,可重用性较强,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0.
霄炜 《海洋世界》2011,(3):12-14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在日本以东130千米的西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24千米。此次强震所引发的大海啸,给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县、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