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河流颗粒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对评价河流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水平的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适用于Igeo法和SEF法评价我国河流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水平的评价参比标准值;并应用这些方法对我国部分河流颗粒物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2.
大兴安岭泥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朱颜明  霍文毅 《地理科学》1997,17(2):158-16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大兴安泥炭生趣剖面中Cu,Pb,Zn,Cd,Hg,Cr,Ni,Mn,Sr,Ba等1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古莲,图强泥炭地和同一泥炭地沼泽泥炭发育的不同阶段,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不十分明显,与俄国斯典型同类泥炭相比,Mn含量俄罗斯泥炭明显高于大兴安岭泥炭,Zn,Co,B含量大兴安岭泥炭明显高于俄罗期泥炭。  相似文献   
83.
大兴安岭北部冰缘地貌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劲松  霍文毅 《地理科学》1999,19(6):543-548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砂金产区,砂金矿的形成与该区第四纪以来独特的冰缘地貌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在系统分析大兴安岭北部各类冰缘地貌景观基础上,根据大林河下游冰缘现象及其孢粉分析数据对其形成的古气候环境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 cm高程风沙流结构完全符合指数分布,肖塘则上部偏离指数分布;3地0~100 cm高程风沙流分别有72.4%、47.3%、62.6%的输沙量分布在0~30 cm高程内;3地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沙、极细沙、粉沙为主,其中极细沙可占到输沙量的43.8%~75.5%;风沙流中贴地层风速廓线受风沙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再符合对数分布,更加符合幂函数u=azb分布,拟合系数均大于0.93;沙尘撞击颗粒数与2 m高度风速变化趋势一致,塔中、肖塘、若羌3地的临界摩擦速度分别为0.25 m·s-1,0.27 m·s-1,0.21 m·s-1。  相似文献   
85.
新疆春夏季大气降尘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梁云  刘新春  何清  霍文  李军 《中国沙漠》2008,28(5):992-994
  在新疆沙尘暴主要发生区布设了22个大气降尘观测点,对2007年春夏季大气降尘总量进行监测。分析表明:南疆大气降尘总量远高于北疆,塔里木盆地的高值中心位于盆地偏南部;将大气降尘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大气降尘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大气降尘与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6.
沙漠是重要的沙尘源区,沙漠地区近地表水平输送的沙尘物质通量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是沙尘输送过程的重要特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若羌平坦沙地的风沙观测场,利用BSNE集沙仪对沙尘暴天气过程中近地表2 m内不同高度沙尘物质的水平输送进行了观测,对其随高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地表水平运动的沙尘通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观测点沙尘物质的水平通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与高度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约66%的沙尘在地表50 cm高度以内传输;80%的沙尘在地表100 cm高度以内传输;观测点2009—2010年12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通过0~2 m高度的单宽总输沙量为3 627.9 kg·m-1,PM80、PM50的输送量分别为1 430.4 kg·m-1、216.2 kg·m-1。  相似文献   
87.
塔中油田作业区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塔中油田防护林带、自然沙面、流动沙丘的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进行同步对比观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油田防护林带的影响,防护林带外围的气温、相对湿度比被其包围的作业区的变化幅度小,风速比作业区大。作业区的小气候效应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8.
卷云的物理特性对研究卷云的辐射强迫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星载雷达(CPR,Cloud Profile Radar/CALIOP,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联合探测反演数据产品,对南京地区的2007年1月—2010年12月4 a的卷云物理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 a的卷云出现概率均是春季和夏季大于秋季和冬季;(2)全年的平均云底、云顶高度相当,整体相差较小,分布较为稳定,云底、云顶高度年平均值在2009年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0.065 km,11.685 km;(3)冰水含量(IWC)的范围基本集中在0.000 0~0.050 0 g/m~3,粒子有效半径(ER)的范围基本集中在30~40μm之间;IWC和ER的年平均值在2009年均出现最小值,分别为0.045 8 g/m~3,45.893μm。南京地区卷云的物理结构特征可为气候模式或辐射传输模式中典型高云参数的输入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肖塘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09年8-10月探测的资料,对该地区能量收支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8-10月的平均能量闭合率为78%,闭合差为22%。夏季白天,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各占净辐射的52%、6%、16%,夜间依次占净辐射的53%、3%、6%。夏季白天、夜间能量不平衡率分别为26%、38%。8月肖塘的总体输送系数CD平均值为4.5×10-3,CH为2.2×10-3。CD、CH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显著,都是夏季大于秋季,白天大,夜间小。  相似文献   
90.
利用1999-2008年新疆地面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的年、季、月、日等方面分析新疆境内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针对南、北疆的气候差异对比分析了雷暴活动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1999-2008年新疆年雷暴日数存在小幅波动,雷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10月,每天的17-20时。雷暴活动存在一个沿天山南脉轴向为东北-西南向的带状高发区;南疆雷暴日数的年变化波动较北疆明显;夏、秋季南疆的雷暴日数多于北疆,尤其是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