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理论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开泳  陈田  刘毅 《地理研究》2019,38(2):195-206
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央政府统治和管理全国各地的有效手段,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就“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论断进行多视角的分析,提出“行政区划资源论”这一全新的理论解读。分别从空间、权力、行政和政策角度探讨行政区划的资源属性,并从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权力资源的空间整合、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和政策资源的空间载体等多个角度剖析行政区划的资源效应,最后提出应当将“行政区划资源论”这一新论断积极应用至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空间治理体系建设等实践领域,完善目前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的思路与要求,建立健全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系和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22.
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以居民福祉为核心,重视加强社会—生态空间的交互关系与机理研究,推进生态空间格局公平性及其规划模式研究,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空间治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融入人文—经济地理研究思想及其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23.
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城市公用地理信息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应包含的对象、范围、内容和特点。根据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具有类型多、系统复杂、重复性多、关联度强、动态变化性强的特点,建立了信息分类的原则和4级分类体系,并按确立的规则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其指标体系分类和代码表以及编码方案,共包括5个门类、49个大类、247个中类和531个小类以及它们的编码体系。为实现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处理、查询、检索、分析和管理,并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国外高速铁路对旅游影响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德根  陈田  李立  章鋆 《地理科学》2012,(3):322-328
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一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都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交通革命"重要推动力-高速铁路已在全世界普遍发展起来。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外有关高铁旅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高铁对其他旅游交通系统、旅行方式、旅行时间、区域旅游收益、目的地旅游要素结构、目的地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对高铁旅游研究的关注度高,研究领域广,注重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中国高铁旅游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范式。加强高铁旅游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更客观地预测和评价高铁对旅游的影响,为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地理学报》2004,59(Z1):101-108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国资本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的推动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阻碍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在我国部分区位、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半城市化地区.在广泛地评析国内外相关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边缘城市、都市扩展区、Desakota、城乡一体化等5种具有理论借鉴意义的概念及其与我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异同,进一步阐述了开展我国半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6.
滑雪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山地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近十几年来,山地滑雪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成为东北一些地方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本文从滑雪旅游开发布局影响因素研究出发,通过对中国滑雪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的全面分析,对照发达国家的滑雪旅游开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目前比较缺乏中高端的旅游滑雪场所。据此,作者提出内蒙古应以发展中高端滑雪旅游作为切入点,以阿尔山国际滑雪场为主,建立山地型滑雪网络和滑雪天堂的旅游形象。这些重要结论,对内蒙古发展冰雪旅游业、突破冬季无旅游、延长旅游季节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汪升华  陈田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1):87-93,55
以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为核心的美国三大都市旅游带,是伴随着美国城市化的形成而出现的。在美国三大都市旅游带的发展进程中,城市郊区化起了积极的联结与推进作用。某种意义上说,是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大都市旅游带的形成。比较美国三大都市旅游带与我国沿海大都市旅游带的发展,美国作为城市化高度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推动了都市旅游带的发展。美国都市旅游带的生成特征与生长机理对我国沿海都市旅游带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朱建华  陈田  王开泳  戚伟 《地理研究》2015,34(2):247-258
行政区划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分析了1978年以来35年间中国县级以上各类型行政区的数量变化,根据变化特征和规律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行政区划空间格局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五种主要模式:建制变更、行政区拆分、行政区合并、建制升格以及新设立行政区。行政区划格局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的空间拓展、人口的集聚与增长、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以及政策因素都是行政区划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该加强中国行政区划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力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根据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社区、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4个子系统、12个评价要素和32个评价因子.运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评价结果和事实基本相符,表明构建的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使用熵权法对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赋权,计算过程简单,研究结果相对客观、公正;3.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提升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建议采取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方式,加快依托城镇的旅游生态建设,完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30.
张希月  陈田 《地理研究》2016,35(3):590-604
旅游产品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开拓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非遗旅游产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非遗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更是陷入了一种旅游购物单一开发模式的困境.以苏绣为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实证研究影响非遗传统手工艺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机理.研究发现:① 遗产吸引力感知,市场问题感知和展示内容偏好对旅游者的遗产保护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② 展示内容偏好,展示方式偏好对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开发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③ 旅游者对遗产保护的态度越强烈,其支持旅游产品开发的态度越明显.④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支持度越高,其对参与遗产旅游的支付意愿越高.⑤ "对旅游产品开发态度"是"对遗产保护态度"和"对遗产旅游的支付意愿"两者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