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用XRD,SEM和TEM研究新型配合物Cu(C3N2H4)2(C4H5O4)2的超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并对新型晶体的平衡外形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具有丁二酸桥联的双核铜结构,中心铜离子处在2个咪唑和4个丁二酸以单齿配位组成的八面体中心,在ab平面,分子中有十四元大环,环内Cu(1)-Cu(2)原子间距为0.8031nm,C(2)-C(2′)为0.4183nm;在ac平面,沿着[010]方向分子内呈现凹的六边形纳米级孔洞;沿[100]方向分子依靠弱的氢键作用,层状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随着丁二酸的碳链沿[001]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以铜离子为交叉中心的带状拓扑构型。SEM观察到晶体表面形成有明显的凹坑,区域呈现层状阶梯,说明晶体在(100)面遵照台阶-扭折模型呈层状生长结晶。TEM微区形貌像显示晶体存在条纹和缺陷结构,整体保持柱状构型,这与模拟的晶体平衡外形呈柱状一致。模拟结果表明晶体最易外显晶面为(100)面,外显比例达41.247%,这与晶体超分子层沿[100]方向通过氢键作用堆积,键作用力较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泉州市街道灰尘中8种重金属元素Cu,Zn,Pb,Ni,Cr,Cd,Mn,Co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泉州市街道灰尘中上述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分别是泉州市土壤背景值的7.12,27.36,12.80,6.94,2.29,28.49,1.64,3.2倍;与国内外城市街道灰尘中重金属平均含量相比,泉州市街道灰尘中上述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Cr,Cu,Pb在工业区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而Cr,Cu,Co,Ni含量在农业区最低。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Zn为偏重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Cu,Pb,Ni为偏中度污染,Co为轻度污染,Cr,Mn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重要富烃凹陷和大型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区域,形成多层系的大型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了查明该区油气分布规律,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法,通过岩芯观察和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二叠系—三叠系油气主要赋存层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存在多个大型地层不整合面,可划分为下二叠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等构造层序。二叠纪到三叠纪,玛湖地区经历了断陷、坳陷和大型坳陷斜坡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三大构造层序的叠置。下二叠统为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箕状结构构造层序,北部地层厚、南部地层薄,在北深南浅的箕状结构背景下沉积,凹陷区为分布广泛的细粒混积岩,为优质烃源岩建造,朝向斜坡区岩性逐渐变为砂岩、砾岩;中二叠统为坳陷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中部厚、周缘薄的构造层序,发育盆地边缘扇三角洲,表现为盆大、水浅,盆地边缘扇体有限,盆内砂泥互层沉积;上二叠统—三叠系,玛湖地区处于准噶尔大型坳陷盆地的西北部斜坡区,在浅水、缓坡和湖侵背景下形成大型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砂体呈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分布。三大构造层序的纵向叠置,形成了该区多层分布地层-岩性或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测井及钻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石盒子组的层序充填样式和演化规律.于陆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的高潮期以充填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相对稳定期以充填曲流河三角洲为特征;陆内坳陷盆地的成熟阶段以充填网结河三角洲为特征.各时期的三角洲具有"大平原、小前缘"的特点,这为河道的形成演化和砂体富集提供了空间.提出研究区内最有利储集相带为辫状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1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曲流河三角洲的分流河道(A2型)、水下分流河道(A2型)和网结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的结点(C1型)亦是较有利储集体.总之,基准面的旋回控制的古地理面貌和层序充填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吉林中部平原区地下水温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分析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以及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于3组含水层,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1年的近20年间,地下水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于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地下水温度呈上升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全球气候逐年变暖,而地下水活动和大气降水的增强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孔隙承压水温度的上升作用更加明显;对于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其温度呈上升变化则主要是由该含水层被普遍超采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陈洪 《中国煤炭地质》2008,(Z2):206-208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规范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经济行为,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工作上台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堡凹陷高柳构造带新近系馆陶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指导高柳构造带的滚动勘探开发,笔者对新近系馆陶组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相、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冲积扇发育于馆陶组的底部,辫状河发育于该组的中下部,曲流河发育于顶部.对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平面演化规律的研究表明,NgⅣ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中和扇缘亚相,NgⅢ和NgⅡ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河道亚相和河道间亚相,NgⅠ时期主要发育曲流河河道和河道间亚相.沉积相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较强氧化环境、干旱-燥热的古气候条件和沉积基准面的升降.泛滥平原微相泥岩与河流相砂岩匹配能够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滤波、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与阐述了我国东海沿岸台风增水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它们与天文潮之间非线性耦合效应的普遍性与显著性。同时,本文还客观定量地寻求了台风暴雨导致的洪水在台风增水过程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筛选技术并借鉴Pore模式的构思,给出了吴淞、金山、乍浦、宁波、坎门、龙湾、温州和马尾这8个港口依据地面天气图实况,两种方案,时效为6、9、12小时的一种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气候中心1996年1~12月用T63模式所作的500hPa34次月延伸预报进行了检验评估,并对模式的系统性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订正。在假定订正后的T63延伸预报完全准确的条件下,用ECMWF旬平均高度场和西南区域月平均气温和月雨量资料,建立了用T63预报产品预测西南区域月要素场的一种完全预报(PP)的动力统计关系。并对西南区域1996年2月至1997年1月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以酒石酸、十四醇、氨基磺酸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通过两步实验制备了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双十四烷基丁酯二磺酸钠;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表面活性和起泡等性能.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水溶性,在25℃时的表面张力为27.2 mN/m,cmc(临界胶束浓度)为2.3×10-4mol/L,其表面张力、润湿性能、发泡性能远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