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241.
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锐志  陈亮 《测绘学报》2017,46(10):1316-1326
室内定位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有效的室内定位新技术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如谷歌研发的室内视觉定位服务技术、苹果致力推动的基于低功耗蓝牙的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以及百度携手芬兰IndoorAtlas公司推出的基于磁场匹配的室内定位方案等。然而,受室内复杂环境以及空间布局、拓扑易变等影响,实现准确、可靠、实时的室内定位,满足各类定位需求仍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内置多种传感器和支持丰富的射频信号,可提供不同的定位源。本文从智能手机的内置传感器和射频信号两个方面,综述了现有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定位技术,指出各种定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分析室内定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难点,对室内定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2.
1引言雷电是一种大自然释放电现象。雷电引起森林火灾,点燃爆炸物,导致输电线路与电力系统故障,扰乱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雷电灾害调查的意义雷电灾害调查是在雷电事故产生后,对雷电事故发生现场情况、发生地勘察、现场取证、事故鉴定、评估事故损失并整理出事故发生原因。通过雷电灾害调查及鉴定可以预防同类事故发生可能性,从而为气象部门处理同类事故做出理论依据,同时气象部门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具有管理权,也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43.
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典型滑坡多期次活动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土高原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的上正滑坡为例,采用14C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结合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建立了该滑坡的多期次滑动的年代学框架。研究显示,上正滑坡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活动:约33 ka B.P.,5~7 ka B.P.和距今约160年。这一年龄框架与此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相结合,对认识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地区普遍存在的滑坡多期次的活动,能够对这一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演化提供科学数据,对黄土-泥岩滑坡的成因机理和演化规律加深科学认识,并能对现今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4.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主要有加速或延缓种子萌发、打破植物休眠、刺激或减少芽伸长、诱导开花结果以及影响衰老过程等功效,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施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环境介质中被多次检出,且经过一系列环境行为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具有更强的毒性,严重威胁环境安全乃至人体健康。通过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测试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果蔬、肥料和土壤等固态基质样品的前处理多采用固相萃取方法,而水体、食用油和营养液等液态基质样品的前处理则多以液液萃取方法为主。同时,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在0~4之间,具有极强的亲水性,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具有较低检出限和较高准确度等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测试技术。其次,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沸点低、易挥发,也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检测。几种常用分析测试技术检出限的大小顺序大致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法的仪器检出限可低至10-5mg/kg。但是,由...  相似文献   
245.
陈亮  张肖雅 《探矿工程》2021,48(S1):391-396
山区大部分公路是削山填谷而建成的,由于建设初期生态保护意识的缺乏,致使公路沿线出现了很多裸露的高陡岩质边坡,从而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非常发育。本文以省道302沿线(河南省林州市马安山村段)的一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例,在充分了解了崩塌危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节理发育情况以及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生态保护修复理论,将崩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融入到生态景观修复规划中,完善治理区内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防护功能,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生态景观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6.
粤西及琼东北海区悬浮体现场激光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粤西及海南岛东北部海区现场调查,取得了大量悬浮体激光粒度数据.分析发现,调查海区悬浮体总体积浓度值普遍较低,中值粒径分布表层大于底层.对总体积浓度、中值粒径平面图及断面图分析后发现,春夏季调查海区悬浮物主要分为粤西、琼州海峡东及海南岛东三部分,且三处悬浮物均存在明显的分界;调查海区大部分海域中值粒径的分布具有在表层近岸小于离岸、在垂向上表层高于底层的特征,琼州海峡内表层中值粒径低于口外.认为生物作用及絮凝作用对该海域悬浮体形成及形态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47.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来蓄滞雨洪,在减少城市雨水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补给地下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增加流域雨水下渗量、利用雨水回补地下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雨水资源利用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回补量化的难题,本文对国内外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旨在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补给的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8.
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西北部发育了多期次的滑坡事件。临夏盆地巴谢河流域较好地保留了多期次滑坡的遗存,有研究历史滑坡发育规律的良好素材。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初步厘清了滑坡空间分布及新老滑坡相互叠置关系,总结得到本地区滑坡的四种发展类型:压裂型深层黄土-泥岩滑坡、滑移型深层黄土-泥岩滑坡、蠕变型中浅层黄土-泥岩滑坡和塌滑型黄土滑坡。不同时期发育的滑坡在野外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发育于晚更新世的古滑坡有圈椅状的地形和高陡的后缘陡壁,滑坡堆积体已固结,堆积体表面冲沟发育;发育于全新世早期的老滑坡除了具有圈椅状地形和高陡后壁外,堆积体较为松散,堆积平台形态较为完整;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的新滑坡则保留了更多的滑坡特征,可见滑坡后缘和侧缘裂缝。巴谢河流域滑坡大多有多次滑动的迹象,不同期次的滑坡相互重叠,在同一范围发生多次滑动,形成多级滑坡堆积平台。滑坡埋压动植物、滑坡洼地短期水体沉积物等有着明显的滑坡指示意义。通过采集此类样品,利用14C和光释光等测年手段,获取了本地区一系列滑坡事件的年龄。对测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巴谢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的五个滑坡高发时段,分别为100~63 kaBP、45.2~41.5 kaBP、33.3~28.2 kaBP、22.5~15.2 kaBP和10.4~0.2 kaBP。以上滑坡高发时段的推断将为认识去环境变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49.
柳树河盆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林口县五林镇、柳树河镇管辖。柳树河盆地属于小型的断陷盆地。五林断陷油页岩矿区四周地势属于低山区,区内为低缓丘陵地带,在地貌上与外围差异明显,区内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海拔标高为230m~350m,相对高差120m。  相似文献   
250.
利用实验室含水层物质微环境实验,对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在厌氧反硝化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所得重要结论如下:在加强了的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降解苯和甲苯的反硝化细菌来自于含水层物质;微生物所需的宏量营养由苯、甲苯和硝酸盐提供,痕量元素来自于含水层物质;环境的酸碱条件对微生物降解具有重要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均抑制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