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分析了RM孔岩心样595个.孔内总有机碳含量TOC变动范围较大,低者1—2%,高者10—20%;总氮含量TN多0.1—0.2%,少数0.4—0.8%;碳氮比值C/N较低(≤8)段属浅湖沉积,C/N较高(>8)段属湖滨沼泽沉积;TOC,TN和C/N明显有四个波动段.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天目山的柳杉树轮进行交叉定年后 ,得到树轮的δ1 3C年序列。将δ1 3C年序列去除大气 CO2 的影响 ,保留其高频振荡部分。利用华东地区部分气象站的降水资料 ,通过主成份分析 ,分析了降水与树轮δ1 3C之间的关系。考虑滞后效应 ,利用回归方法重建了过去一百多年来的华东地区不同时段的降水序列 ,并分析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柳杉树轮δD年序列及其气候含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自天目山的柳杉树盘进行交叉定年后,测得其逐年年轮的硝化纤维素的δD,建立了树轮δD年序列。利用天目山气象站资料,分析了树轮δD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天目山柳杉树轮δD与其生长期的气候因子有显著相关,主要与后半年的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等气候要素相关密切。根据树轮δD年序列重建冬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较好。重建序列呈现的天目山冬季平均最高气温的低频变化可以与全球温度变化特征相互印证。天目山是冬季风的敏感带,主要表现为冬温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说明树轮δD是研究冬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树轮δ13C的角分布及其在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天目山的两棵柳杉和庐山的一棵冷杉共3个树盘,分析了树轮δ^13C沿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δ^13C值不同,存在方位角分布,平均最大差异为0.8‰-1.5‰,各方位的δ^13C年序列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各方位δ^13C都记录了基本相同的气候信息。δ^13C的方位差异与其年际差异在量级上大致相当,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通过柳杉一号树轮与气候要素的研究表明,从树轮δ^13C的角分布中能够提取出更多有气候意义的信息,而且相对于多个方位的平均和全轮均匀采样而言,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目山的两棵柳杉和庐山的一棵冷杉共3个树盘,分析了树轮δ13C沿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δ13C值不同,存在方位角分布,平均最大差异为0.8‰~1.5‰。各方位的δ13C年序列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各方位δ13C都记录了基本相同的气候信息。δ13C的方位差异与其年际差异在量级上大致相当,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通过柳杉一号树轮与气候要素的研究表明,从树轮δ13C的角分布中能够提取出更多有气候意义的信息,而且相对于多个方位的平均和全轮均匀采样而言,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建  赵兴云  钱君龙 《地理研究》2006,25(2):242-254
对天目山两株柳杉(分别简称CF-1与CF-3),分别测定了不同方位上的树轮δ13C年序列。方差分析表明: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值存在显著的方位差异和年际变化。不同方位上δ13C序列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极值出现的方位存在明显的年际漂移。同一树体各方位之间及两树体对应方位之间δ13C值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区域环境背景条件对树轮δ13C值方位变化及年际变化趋势的影响是共同的。重点分析了局部环境差异对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影响。不同坡向及树冠不同方位光照条件的差异是造成树轮δ13C值方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的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及江苏南京紫金山地区的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 feri)、冷杉(Abiesfab ricraib)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轮,分别测定它们不同方位10 a、20 a及3 a树轮δ13C序列,探讨不同树种树轮δ13C存在的方位差异与年际变化普遍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方位差异与年际变化存在普遍性。表现为3个地区、3个树种之间存在差异;同一地区不同树种及相同树种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同一个体在相同年份存在方位差异及相同方位存在年际变化等;表明研究树轮δ13C的方位差异与研究其年际变化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对华东地区降水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采自天目山的柳杉树轮进行交叉定年后,得到树轮的δ^13C年序列。将δ^13C年序列去除大气CO2的影响,保留其高频振荡部分。利用华东地区部分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通过主成份分析,分析了降水与树轮δ^13C之间的关系。考虑滞后效应,利用回归方法重建了过去一百多年来的华东地区不同时段的降水序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阳澄湖近代沉积物的古湖泊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阳澄湖两上短柱状样进行了地上代以及各种环境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底沉积物由被长期沉积间断所分割的3个岩性层组成:下部层C属再沉积的更新世晚硬土层;中部层B为全新世沉积;上部层A为近100年以来的表层沉积。对层A的详细分析显示,本世纪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金属元素,营养元素和色素的沉积通量明显提高,说明湖泊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浙江西天目山地区的3株柳杉树盘,交叉定年后,测定了3株树轮δ13C的年序列,分析了3株树轮δ13C序列中所含的共同环境变化信息。用二项式拟合法去除气候因素引起的3个δ13C序列的高频变化,得到3个低频变化序列。分析了theLowDome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与树轮δ13C序列低频变化趋势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转移函数,重建了天目山地区1685年以来大气CO2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用3株树轮δ13C序列重建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南极冰芯的记录及前人研究结果有很好的吻合。这一结果表明用同一地区不同树木个体的树轮δ13C序列的低频变化序列可以重建出基本一致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