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海洋学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沿岸大量全新世海相沉积物的分布高程、测年数据及孢粉分析结果,分析了半岛南、北岸全新世时期海侵及古地理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柳夼红层”是分布于山东荣成市成山头半岛北岸海拔50m以下坡麓地带的一套棕红色砂层。自1962年首次引起海岸地貌工作者的注意以来,对其成因和形成时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关于“柳夼红层”的成因问题,多年来有“海积”、“风积”、“河流沉积”与“河湖相沉积”4种观点莫衷一是[1,2]。近来,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张明书等对“柳夼红层”作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岩石学研究,取得了新的可喜进展,终于肯定了“柳夼红层”的主体部分属于风成沉积,并客观地指出其中还夹有冲洪积砂砾层[4]。因此可以说,对“柳夼红层”成因的…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区域演变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76-1989年,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行水13.5年,已形成向莱州湾突伸的鸟嘴状亚三角州,面积达618km2。按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需要,在预期现行流路继续维持15-20年的前提下,主要应用GM(1,1)模型预测至2000年底,该亚三角洲前缘将抵119°30'E附近,面积将达923km2。黄河将净造陆760km2。  相似文献   
14.
鲁东南滨海平原全新世海进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道高  郭永盛 《海洋学报》1995,17(5):103-111
本文主要根据对钻孔样品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探讨了鲁东南滨海平原地区全新世海进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特征、沉积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在早全新世阶段,该区处于滨海环境,广泛发育了下全新亚统滨海沼泽相沉积层;中全新世时,该区遭受海侵,为河口湾、滨岸沉积环境,发育了中全新亚统海陆过渡相沉积层;自晚全新世以来,该区成为冲积海积平原环境,上全新亚统陆相沉积层得以发育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1985年〈地震地质〉第七卷第二期上,发表了强祖基、叶士忠合写的“1668年山东莒县一郯城81/2级大震区的活动断裂特征”一文,文中报道了沂、沭河下游的第四系,建立了第四系层组,描述了各层的岩性和化石,并指出了它们的标准出露地点.文中所建立的下更新统“马陵山组”、上更新统“戚嘴组”上段及下全新统“归义组”,均以含海相化石为特征.有关的更详细的化石名单,曾由叶士忠在〈地球科学〉1984年第3期,以“沂沭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海相地层的确定”为题,作过报道这对该区,首次发现“海相层”的报道,颇为引人注目.近十几年来,对渤海周边地区的海侵层位及黄海海州湾附近的海侵层位中的微体化石组合,作过很多研究,发表过不少论文,已为研究黄、淮、海平原第四纪地质的专家们所熟知.但是,强、叶二人所报道的化石组合中,有不少有孔虫和介形类的新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