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Hadley中心1953—2012年海冰密集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77—2011年日本气象厅台风资料,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冬春季北极海冰表现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在1965—2004年间具有3—4 a的低频振荡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海冰变化最为显著。冬春季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强度频次的相关性在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为正相关,而与热带气旋强度等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副高面积均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冬春季海冰面积偏多(少)时,夏季北美东部、冰岛附近地区、北太平洋以及中低纬度大部地区500 h Pa高度场为负(正)距平分布。冬春季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持续性影响,在随后到来的台风盛期有较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2.
祁连山东段北麓近10ka来的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邬光剑  潘保田 《中国沙漠》1998,18(3):193-200
磁化率、碳酸钙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可用作良好的气候指标,主要是反映了降水量的变化。祁连山东段北麓哈溪剖面研究表明,9560aB.P.时本区已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是对温度而言,与气候适宜期是不同的概念,二者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是同时的。本区的气候适宜期为6.8~3.6kaB.P.,气候最宜期为5.0~3.6kaB.P.,与其它记录有不同之处。在7.8~7.2kaB.P.和1.5~0.8kaB.P.间出现了“冷湿”的气候组合,这与传统的气候组合不同,但后一阶段的“冷湿”是有大量证据的。9.0~8.7kaB.P.间是全新世最干旱的时段,堆积了砂黄土。  相似文献   
103.
威马逊台风对上海地区风暴增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威马逊台风(0205号)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以及该台风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我中心发布上海市沿海风暴潮预报的有关情况,并对威马逊台风引发的特大增水成因作了分析。认为持续的东北大风和低压效应是台风增水的主要动力因素。这次台风过程末对上海市沿海造成超过警戒水位的原因是当台风位置处于有利于产生极大增水时,上海市沿海恰逢天文小潮汛(出现在低潮时):而当天文高潮出现时,台风位置已稍偏北,不利于增水。最后作了两个推论,认为如果上海市再遇到类似的台风过程,而又恰逢天文大潮汛,或台风北上的路径再靠近大陆1个经距的话,上海市将出现超过600cm的特大潮位。  相似文献   
104.
河南省地壳结构和深断裂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雪雁  李进先 《河南地质》1995,13(2):126-131
利用重磁资料正反演计算,获得了一系列的地壳深部资料。多种资料综合反映了河南省深部构造的主要特征。本文论述了我省地壳层状结构的特点和深断裂带的划分,首次提出黄河南断裂带,驻马店一桐柏断裂带为超壳断裂带,确山一固始断裂带、南阳断裂带为地壳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5.
一、引言自从五十年代初期数值预报试验成功以来,这三十年间由于它具有客观化、定量化並便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目前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预  相似文献   
106.
一、产生浙江暴雨的环境场特点在本省低空(均以850mb为准,以下同)有性质不同的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气流(也可称为急流)进行交汇,这就是我省暴雨产生的环境场的特点。我们分析的所有个例的情况均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各支气流的配置形式各不一样,概括起来可以分成六种配置形式,即:  相似文献   
107.
台风是我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在预报服务中,往往当台风移到第一警戒线、甚至第二警戒线时,由于离我省尚远,发布内容中不一定发布台风具体的转向经度或登陆地段,预报意见有分歧还可以再看几个时次的资料,所以感到问题还好办。但是,当台风移到第三警戒线时,特别是移到第三警  相似文献   
108.
慕士塔格冰芯中微粒的粒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慕士塔格海拔6350 m高度处冰芯中微粒的粒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的分析, 初步获得了该支冰芯所反映的大气粉尘搬运与沉积特征. 在数量上, 细颗粒(<5 μm)占主要成分; 而在体积分布上, 粗颗粒有重要的贡献, 而且高浓度样品的粒径-体积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 具有比格陵兰冰芯样品更大的体积众数粒径和标准偏差; 但是部分低浓度样品的体积分布特殊, 不符合这一特征. 慕士塔格冰芯的粒度记录反映了高海拔近源区粉尘的沉积特点, 与远源沉积的极地冰芯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9.
钟萍  袁林果  丁晓利 《测绘科学》2010,35(2):43-45,26
信号衍射和多路径效应是限制GPS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观测中两者往往同时存在。衍射效应具有不完全重复的特性,为了研究多路径重复性并使其不受信号衍射的影响,本文提出先应用SIGMA-Δ信噪比加权模型削弱信号衍射的影响,再运用改进恒星时滤波法分析多路径重复性。实验观测资料分析表明,SIGMA-Δ模型能有效削弱衍射信号对定位结果影响,并且保留主要的多路径信号;而改进恒星时滤波法能适应测站周围多路径环境的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减多路径误差。两者组合比传统的恒星时滤波更能有效提高GPS的动态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0.
在青藏高原南部空姆错钻取了一根浅湖芯,对其中时间跨度约为50年的剖面按7年间隔对其中陆源正构烷烃(C_(25),C_(27),C_(29),C_(31))进行了提取分析。通过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氢同位素比值与附近浪卡子气象站和拉萨气象站的气象参数记录进行比较,发现这些生物标志物的δD值与生长季节时段的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季节时段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差,说明陆源沉积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比值主要记录了气温信号,可以被用于古温度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