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松嫩平原湿地环境问题及整治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嫩平原湿地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和生态脆弱带,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主,是调蓄洪水、分配水资源、生态环境调节和小气候调节及农业生产的关键区,也是诸多珍稀水禽的栖息繁衍基地,分布着诸多国家重要湿地,因此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是实现松嫩平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着眼于湿地的功能,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入手,深入剖析了松嫩平原湿地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可持续性管理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2.
根据宝清东升泥炭剖面的花粉记录及14C测年数据分析,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带.BQ-1组合(3 700 aB.P.以前)以耐干旱的蒿属、藜科花粉高含量和喜湿的莎草科低含量为特征,针叶植物很少,气候温暖干旱,沼泽尚未形成;BQ-2组合(大约在1 333~3 700 aB.P.时期)以喜湿的莎草科含量明显增加和耐干旱的蒿属、藜科花粉含量明显减少为特征,针叶松及云、冷杉急剧增加,气候温凉湿,沼泽发育繁盛;BQ-3组合(大约在1 333 aB.P.至现在)以喜湿的莎草科含量开始逐渐减少,耐干旱的蒿属花粉逐渐增加为特征,针叶松及云、冷杉继续增加,气候向冷干发展,沼泽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63.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邓伟 《地理研究》2010,29(6):959-969
承载力是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量。本文辨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差异,回顾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历程,探讨了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对山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仍显不足,其系统性有待于深化。主要问题在于: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仍待继续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不足,影响理论发展;多于静态评价分析,少于动态预测研究;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套用平原研究模式,未充分贴合山区自身特点。基于前瞻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深入探索其定量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充分重视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所具有的"国家性"特征,深刻认识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更好地把握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从而使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更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64.
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向土工格栅对源自强风化红砂岩的粉砂土进行加筋,对压实度分别为90 %,95 %,100 %以及加筋层数分别为0,1,2,3,5的数组土样完成了室内回弹模量试验工作。总结并分析了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层的布设位置、加筋层数、土的压实度等对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加筋方式和加筋层数以及较高的压实度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回弹模量。这表明利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实现公路桥台台背与桥头路堤间刚柔的平顺过渡,从而达到控制桥头跳车的目的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5.
水资源:21世纪全球更加关注的重大资源问题之一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邓伟  何岩 《地理科学》1999,19(2):97-101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近百年来人口爆炸性的增长,结全球资源,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自身生存不仅消耗巨量水资源,而且不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水环境的明显恶化,使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供需矛盾加剧,而全球气候变化又使水资源利用产生一系列新问题。  相似文献   
66.
白军红  邓伟  张玉霞 《湖泊科学》2002,14(2):145-151
本文以乌兰泡湿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环带状植被区湿地土壤有机质有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养发含量分异趋势一致,但水平分异显著,沿土壤水分梯度变化而变化,表现为蓼区>香蒲区>芦苇区,反映出距泡心越远含量越低的规律;各植被区土壤碳氮比都相对较低(在5-12之间),表层土壤碳氮经值也沿土吉水分梯度变化,表现为芦苇区>香莆区>蓼区;泡沼湿地土壤与草原土壤的碳氮比对水分条件及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的响应差异显著;水分和植被是影响其水平分异的关键因子,而湿地土壤pH值并不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分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7.
由于Tikhonov正则化(Tikhonov regularization, TR)法求解大地测量领域中的病态问题时,其求解质量过于依赖正则化参数的确定,且稳定性较差,因此提出改进的迭代Tikhonov正则化(iterated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ITR)法,结合广义交叉验证法(generalized cross-validation, GCV),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算例结果表明,ITR-GCV法在解算精度、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8.
洪水对湿地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晓宁  邓伟 《湿地科学》2005,3(2):136-142
洪水是水流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河流对河滨洪泛湿地系统的一种正常的干扰。不定期的洪水干扰维持了河流与其洪泛湿地不同程度的水文连通性,成为维持河流洪泛湿地景观异质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营力。作为河流极端的水文情势,排除较大规模的洪水所造成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经济损失以外,洪水干扰对生态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正效应。从洪水的生态意义角度出发,论述洪水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包括洪水干扰对洪泛区湿地沉积过程的影响,促进湿地系统水循环以及对土壤发育产生影响,导致洪泛区及其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的演替。  相似文献   
69.
东北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域分异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初龙  邓伟 《地理科学》2006,26(3):284-291
指标体系评价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SUAWR),能较好地涵盖SUAWR内涵各方面信息。但指标数过多,易产生指标间信息重叠现象,使问题复杂化;指标数过少,损失过多信息,易产生错误评价结果。因子分析法能用较少的综合主成分提取各指标的有效信息,从各SUAWR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中,析出主导因素,简化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分异的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SUAWR大体上表现为由北、东北、东三个方向呈弧形向内由强变弱,其主导因素是水资源丰度、生态环境保育水资源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益。这些因素的测度指标中,与本区SUAWR地域分异明显相关的有:耕地均水资源量、耕地均生长季降水量、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等水资源丰度指标,干旱指数、径流系数等生态环境保育基础指标,及水田比例、单方灌溉水水稻产量等指标。分析表明,该区SUAWR的全面改善关键在于SUAWR人为影响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70.
松嫩平原西部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过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松嫩平原西部34 个气象站1951~2000 年5 个气象要素资料, 运用FAO Penman- Monteith 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建立了各站与区域蒸散量序列。运用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对蒸 散量序列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 并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气候突变规律。结果表明, 蒸 散量基本上以西南部沙地为高值中心向东北呈带状递减; 近50 年区域蒸散量略呈增加趋势, 研 究区北部的蒸散量增加贡献最大; 区域蒸散量以1962 和1982 年为转折点, 呈明显的阶段性变 化; 在50 年的演变过程中, 区域蒸散量被检测到2 次增加突变和1 次减少突变, 典型站突变发生 时间与区域突变基本相符, 但突变性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