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基于"国家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北宋>为主信息源,生成隋唐(公元581-907年)和北宋(公元960-1127年)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宏观格局分布图,结合淮河流域的相关历史地理文献,分析了隋唐和北宋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探讨了该历史时期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主要湿地类型的变化趋势、驱动与效应.研究表明:隋唐和北宋时,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不大,隋唐时处在稳定阶段,北宋时处在较稳定阶段.河流和湖沼等自然湿地宏观分布格局变化小,是当时流域湿地系统保持宏观格局稳定的基本原因.流域湿地系统变化主要来自于以运渠、库塘和灌溉沟渠等为主的人工湿地的发展和演变,隋唐王朝的宏观政策促进了当时流域各类人工湿地的发展;唐末-北宋熙宁元年,流域各类人工湿地因战争等政治原因大量荒废:北宋中期后因系列新政实施,流域人工湿地又得以再次发展.隋唐-北宋时淮河流域人工湿地的变化与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初论流域水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邓伟 《地理科学》2006,26(3):316-320
流域水空间是与径流密切相关、直接受洪水波及的地表以及此范围内地下含水层系统所共同占据的空间。恢复和保护土地水文功能,实现流域水和土的联合管理已成为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水空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特征,提出流域水空间概念,对流域水空间内涵、分类、边界、度量、结构和特征进行探讨,并建立流域水空间研究框架,包括流域水空间功能识别、流域水空间特征分析、流域水空间安全预警、流域水空间规划以及流域水空间维护和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3.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硬石膏产状类型多样,基于系统的宏观与微观岩石学分析,识别并区分出星散状(A1型)、纹层状(A2型)、致密块状(A3型)、结核状或团块状(A4型)、鸡雏状或角砾状(A5型)等硬石膏产状类型。单井高频旋回和微相分析表明,马五6亚段发育与潮坪、潟湖、鲕粒滩、砂屑滩、微生物丘等有关的5种高频向上变浅序列,硬石膏的产状类型、产出位置和分布形式等与向上变浅序列有很好的耦合关系。A1型和A2型硬石膏发育于高频向上变浅序列的下部和中部,主要与膏云质或云膏质潟湖相关,属于潟湖相原生化学沉积成因。A3型硬石膏分布于高频向上变浅序列的上部,受膏质潟湖控制,也属于原生化学沉积成因。经典的结核状硬石膏(A4-1)呈随机分布形式产于潮坪沉积序列,为成岩期交代作用或者膏化作用成因,与传统萨布哈交代成因的膏质结核相似。A4-2型硬石膏主要出现在颗粒岩和微生物岩中,主要由富含CaSO4的下渗卤水在溶蚀孔洞中沉淀形成;A5型硬石膏发育于向上变浅序列的上部和顶部,与高频暴露有关,为准同生期以溶蚀—充填为主的岩溶改造成因。发育完整的单个高频旋回,大致经历了高频快速海侵早期、高频快速海侵晚期至缓慢海退早期、高频缓慢海退晚期和高频海退末期暴露4个演化阶段,形成了与之耦合的海相碳酸盐岩与硬石膏共生序列。这些认识将对马家沟组沉积古环境的再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水空间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14  
邓伟  翟金良  闫敏华 《地理科学》2003,23(4):385-390
水资源的赋存需要特定的空间结构,水空间对于维系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保障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极大地干扰了地球表层系统,水空间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水空间的丧失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尺度上的水循环过程,加剧了水资源的负均衡性。科学规划水空间,建立水资源安全的水空间格局和预警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保障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SEM)和矿物自动分析仪(MLA)等测试分析技术,对四川康定锂多金属矿石的组成、结构、粒度和主要矿物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锂多金属矿的化学成分w(B)/%:Li2O 1.50,(Nb,Ta)2O50.016,Sn 0.026,BeO 0.041;矿物成分:锂辉石19.98%,钽铌铁矿0.02%,绿柱石0.23%,锡石0.007%;锂、铌钽、锡、铍四种元素含量均基本达到工业品位。锂辉石粒度粗细不均,最大颗粒达40mm,细粒不足0.05mm,磨矿过程中应采用选择性磨矿;锂辉石本身含Fe2O30.41%,这给生产低铁锂辉石带来难度。钽铌铁矿的粒度较细,均小于0.08mm,多以微细板状晶包含于锂辉石、绿柱石、石英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106.
高速公路管理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伟 《测绘通报》2002,(12):40-42
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是有利的辅助手段之一。本文就高速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基本功能要求,应用领域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108.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海洋沉积物中的总石油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便快速准确的沉积物中石油烃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评估海洋环境中石油的污染程度,以及对应防治措施的选取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索氏提取、振荡提取和超声萃取法对沉积物中总石油烃的提取效率,并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得到的最优方法为:59沉积物加15 mL二氯甲烷超声萃取4次,每次15min,硅胶和氧化铝净化提取液,GC-FID检测.用此方法提取加油量为lmg/g沉积物,回收率均值达99.4%,标准偏差为1.9%,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9.
水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50-2005年的水文和气象数据及1986、1996和2001年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主要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与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湿地景观面积与水文、气候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进入黄河三角洲的河流径流量200亿~300亿m3、输沙量5亿~8亿t是维持湿地景观格局稳定最适宜的径流和泥沙过程;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格局演变的主要分异因素,并与湿地景观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认识将有利于掌握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变化特性,对建立湿地退化预警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南阳、商丘和郑州3个观测站1992-2006年酸雨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15 a来年际、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2-1995年间,3站酸雨发生频率、降水年均pH值和酸雨雨量与全年雨量比值均呈现减弱趋势,1998-2006年间均出现加强趋势,且在期末明显变强;酸雨频率1、9和12月出现高值,pH值在9-12月份出现低值;1992-2000年由南到北酸雨区域逐渐变小,2000年后由南到北、由西到东酸雨区域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