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金色     
范长昆摄影 《中国测绘》2014,(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72.
73.
河南淅川晚前寒武纪叠层石报道叠层石是一种微生物岩(Microbiolite),在我国元古宙地层中广泛分布,是我国元古宙地质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叠层石的研究不仅在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而且在古生物学、沉积学、经济地质学,甚至天文地质学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74.
75.
76.
斑鱯(Mystus guttatus)俗称钳鱼、芝麻鲶、梅花鲶、西江甜、白须钳,属鲇形目鲿科鱯属。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东江、北江、西江以及海南岛的南渡江水系。斑鱯为无鳞鱼,栖息于江河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其肉质嫩滑,肉味鲜美,与卷口鱼、鳜鱼、鲈鱼一起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  相似文献   
77.
黑龙江嘉荫乌云组地层划分及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黑龙江嘉荫乌云煤矿等地的早第三纪乌云组及其植物群的划分、对比及时代等问题长期争论.笔者等在乌云组下部发现以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等为标志的大植物及孢粉化石组合,显示古新世达宁早期的时代.并据此将乌云组划分为两段:下段为"白山头段"(新建),代表乌云组下部的地层,时代为达宁早期;上段为"含煤段",时代可能主要为达宁晚期.结合与北邻俄罗斯布列亚盆地同期地层及植物群的对比,认为整个乌云组应与上查加扬组(并包括中查加扬组上部)相对比.嘉荫乌云露天煤矿所出露的含煤地层及其植物化石的时代,仅大体上属于古新世达宁晚期,并非达宁期全部.  相似文献   
78.
利用SF-300树干液流仪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2011年生长季树干液流进行监测, 研究了在典型天气条件下青海云杉的夜间树干液流特征, 以及气象因子和树形特征对其夜间液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典型晴天、阴天, 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分别在(2.78±0.64)~(5.02±1.06) g·cm-2·h-1、(2.31±0.62)~(3.94±1.22) g·cm-2·h-1之间波动, 其平均值分别为(3.55±0.28) g·cm-2·h-1、(3.06±0.24) g·cm-2·h-1; 夜间树干液流量分别占当日总液流量的(34.51±6.20)%、(46.06±11.20)%. 夜间树干液流速率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 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 夜间树干液流与胸径、树高、边材面积、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显著线性相关, 与冠幅相关性不显著. 青海云杉夜间树干液流的变化是其生理特征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夜间树干液流可能用于夜间蒸腾和植物体内部的水分补充.  相似文献   
79.
部分由于缺乏破坏性地震记录,部分由于处于边远山区,作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一部分的大凉山断裂带长期被研究者们忽视,以至于在描述该断裂系时,往往不把大凉山断裂带算在其中.造成大凉山断裂带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断裂带是一条新生的构造带,新生性决定了其成熟度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所反映的线性断裂地貌特征不如其他断裂带明显.两年多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大凉山断裂是一条新生的断裂带:(1)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大凉山断裂带无论是连续性还是成熟度都明显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2)大凉山断裂带南、北两段的活动性高于中段,而且北段的左旋位错量是南段的3倍,小震活动在中段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空区,说明大凉山断裂带还没有完全贯通,尚处于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的早期阶段;(3)大凉山断裂带上地质体反映的总位错和水系的位错基本相同,说明大凉山断裂带开始于该地区水系成型之后,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其他断裂带上的总位错远大于水系所反映的位错;(4)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和用断错地貌和GPS观测结果估计的水平滑动速率3~4mm/a,都表明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一样也是一条强震构造带;(5)在滑动速率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并假定各断裂带在整个发育历史中滑动速率基本不变,大凉山断裂带产生11km的滑移量需要2.7~3.7Ma,而安宁河和则木河断裂带完成47~53km的位错量需要12~18Ma.进一步推断,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产生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而“裁弯取直”是由于青藏高原南东块体相对刚性的顺时针旋转造成的.随着“裁弯取直”的持续发展,大凉山断裂带将可能逐渐取代安宁河和则?  相似文献   
80.
陕西韩城寒武系白云岩和石灰岩固硫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韩城7个分别采自于寒武系白云岩和石灰岩的样品,以10%和25%为基准,加入韩城的高硫煤中,进行固硫试验。研究表明:中、下寒武系白云岩固硫率为10%~15%,石灰岩的固硫率为15%~26%,上寒武统下部白云岩的固硫率为30%~47%。上寒武统中上部的白云岩固硫率为10%~20%。岩石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含量相当时,白云岩的固硫率高于石灰岩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