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自1997-1998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后,伽师震区余震活动渐趋平静。2003年1月4日伽师发生了5.4级地震,其后50天在距其20km左右在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后发生了7次MS5.0以上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通过计算几次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合余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定量探讨了强余震活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巴楚-伽师MS6.8地震不仅有利于分布与主破裂面方向较一致的余震发生,而且触发了与其共轭方向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42.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s 6.5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区发生了Ms 6.0地震,两者均位于滇中块体,震中相距较近,构造相似,且各自都有丰富的余震活动。为深入研究姚安、永胜两地震的主震及余震序列的分布与破裂特征,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记录到的余震序列的震相资料,分别联合采用盖格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得出了这两个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联合昆明区域台网记录的两个主震和较大余震的震相资料,利用双差定位法重新校正了姚安和永胜两次主震的震源参数。根据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结合两个地震区的地质构造、所属块体的受力状态等特征,对比分析了两个地震余震序列沿断层面破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
用广义反演方法估算了阿拉斯加州中南部安克雷奇盆地场地响应(SR)的空间变化。所分析资料表现的是近震S波水平分量记录的弱运动。数据资料是来自22个便携式临时台站(采用IRIS-PASSCAL仪器)大约6个月时间运行的记录。选定相对每个地震震源到台站的路径效应,然后对数据进行反演确定场地响应值。对所得到的场地响应按2个频段分别求(对数)平均值,一个低频段(LFB),频率从0.5到2.5Hz和一个高频段(HFB),频率从3.0到7.0Hz,低高频段的中心频率分别大约是1.0Hz和5.0Hz。在低频段,场地响应值沿着东部的楚加奇山丘陵从1.0增加到西部的坎贝尔湖和首府山及其周围地区的3.5左右。场地响应值大于3.0的区域与1964年威廉王子海峡地震(Mw=9.2)中广阔的破坏区相关联。在高频段,安克雷奇南边有两个场地响应值大于3.0的小区域连接着特纳甘湾。把用广义反演方法获得的场地响应值与其他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广义反演法的场地响应值与标准谱比率法(SSR)获得的值大致相当(1∶1),水平与垂直向谱比率法(HVR)获得的场地响应值是广义反演法获得的场地响应值的2倍。研究还发现,在低频段,D级土壤地区的场地响应值SR>2.0,而C级土壤地区的场地响应值SR≤2.0,但在高频段,没有得到土壤类别与场地响应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基于随机poisson分布模型和Gutenberg Richter关系 ,构造出 2 0年尺度内 8组样本量从 1 0 0 0到 1 50 0 0的模拟地震目录数据 ,以讨论样本量条件、最大拟合窗长τmax 等计算条件对地震活动频次序列H值计算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 ,H值整体精度及稳定性增大 .当τmax =3 0 0时 ,表现尤为明显 .实际震例计算结果也表明 ,通过合理选取计算条件 ,可以较好地提取强震前H值的异常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5.
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震源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翠萍  夏爱国 《内陆地震》2003,17(2):182-189
利用喀什国家数字地震台记录的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资料,通过恢复震源位移谱,跟踪分析了序列中3级以上地震的应力降,同时与1997年强震群结果进行对比,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应力释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本次6.8级地震序列与1997年强震群序列相比,地震的应力释放为高应力释放,地震发展成为强震群型的可能性较小。还结合S波偏振分析方法尝试判断了震区几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的相对变化以及目前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46.
经验格林函数法和遗传算法在震源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爱国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4,18(2):130-137
发展了传统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将其与遗传算法结合起来用于地震震源谱的研究,以求得较大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的斜率。在此基础上先用遗传算法较为精确地搜索出较大地震的拐角频率,再用遗传算法对较大地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损耗进行补偿,从而确定自震源至地震台传播途径上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最后给出了利用乌鲁木齐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Q值的范例。从计算结果得出乌鲁木齐至北天山一带的乌苏地区地震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趋势满足ω^-2形式,Q值在480左右。  相似文献   
47.
???????P??????????????????????????????о????????????????????????????????????????????????????£????????????????????????????????????????????????????????????????????????????????γ???????????????? ????????????????????????????????????????????????????????????????????????????????????£???????????????????????Ρ???????????????????????????????????????????μ???ж?????????????????????????????????  相似文献   
48.
新疆主要地震区pp回归综合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基于pp回归理论的数值型地震综合预报软件系统,选择了b值、Cb值、Ab值等15个测震学参量,建立了它们与响应变量(未来任意时段内最大地震震级)的pp回归模型.对新疆4个主要地震区分别给出了各区的建模岭函数及综合预报模型.回顾检验及实际预报结果均表明该模型的预报效果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49.
利用新疆、西藏区域台网记录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地震事件开展了精定位;利用新疆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对2021年9月4日皮山MS5.4地震和9月5日叶城MS5.4双震序列中的12次MS≥3.5地震事件开展了震源机制解反演;综合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皮山MS5.4和叶城MS5.4双震序列的震源特征;结合本文作者已取得的于田地区强震活动性研究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两个强震区内(皮山—叶城地区与于田地区)的强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皮山MS5.4和叶城MS5.4双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泽普断裂带,两次MS5.4地震的质心深度为17 km左右.(2)皮山MS5.4和叶城MS5.4地震之间伴有NE-SW向的次级隐伏拉张断层破裂.(3)2015年皮山MS6.5地震序列呈现出NW向的单...  相似文献   
50.
利用紫坪铺水库2004~2007年记录的实际地震数据,通过比较多种滤波方法,发展出一种既能有效滤除地震数据中本底噪音、又对有效信号损伤较小的比值滤波方法。对去噪后的水库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数据,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别进行时频分析获得两类地震的时频谱,并提取可以反映地震发生前后能量分布和聚集情况的时频属性,最后根据各个属性的响应效果,组合得到新的属性。将时频谱与时频属性相结合,总结归纳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与构造地震波谱时频特征的差异性,为地震监测分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