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01.
新疆北部夏季降水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莲梅  杨涛  赵玲  王敏仲 《中国沙漠》2010,30(5):1215-1220
利用1960—2004年新疆北部36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重建的1960—2004年全球2°×2°月平均海洋表面温度资料,研究了新疆北部夏季降水与海温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夏季降水变化与ENSO事件关系不密切,而与前期冬末—春季的5个海温敏感区密切联系,这5个海温敏感区分别为北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及黑潮区、热带中东太平洋、北大西洋和热带大西洋。前期春季海温异常与新疆北部夏季降水变化联系最显著,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为预测新疆北部夏季降水提供了有益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2.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荣成  赵玲 《地理科学》2004,24(5):535-541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随着工业化和运输化的逐步发展而相应演化,其发展伴随着人口、产业、城镇、信息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大规模集聚和扩散。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演进过程。作者在论述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特点及其城市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大交通经济带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城市化响应机制,探讨了哈大交通经济带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格局,并提出了城市化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3.
赵玲  周锁铨 《气象》2005,31(3):27-30
利用陆面过程与植被生理生长过程耦合的BATS1E模式,使用大兴安岭林区漠河2001年和2002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辐射观测资料,对我国北方寒温带落叶针叶林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NPP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NPP的日变化与太阳辐射关系最为密切.逐日NPP与日降水量具有一定的反相关关系,月NPP与月平均气温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技术方法对广西都安县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边界密度等。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喀斯特地区的景观格局分布特点。总体看来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复杂,景观破碎度较高,连通性差,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研究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可以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5.
2009年5月24日夜间~26日夜间,新疆地区自西向东出现了明显的降水、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为研究此次天气过程中天山地形的作用,本文用WRFV3.1模式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改变天山山脉的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敏感性试验没,分析了天山地形对此次强天气过程中大风和降温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天山山脉的地形作用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在天山山区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地形的升高,雨带在天山迎风坡一侧的带状分布特征越明显,迎风坡一侧的降水量极值越大;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暴雨在山脉迎风坡一侧的降雨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对其雨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2)天山山脉对5﹒25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西南暖湿气流有明显的分流与阻挡作用。天山山脉将西南暖湿气流分为南北两支,使北支的水汽混合比极大值减小,湿区范围增大;使南支的水汽混合比极大值增大,湿区范围增大。(3)天山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为5﹒25强降水过程在天山山区发生暴雨天气创造了水汽的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对昆仑山北坡暖湿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的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包古图大型斑岩型铜钼矿的发现显示了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的巨大潜力.加尔塔斯铜矿与包古图铜矿同处于达尔布特断裂南部,地层为下石炭系太勒古拉组一套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以岩株、岩脉出露为特征,岩性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构成环带蚀变,目前共发现5处矿化点.大功率激电工作显示存在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异常与地表岩株、岩脉矿化部位吻合很好.激电测深表明在地下140~200m存在高极化、中低阻层,推断为含铜花岗闪长斑岩体.综合地质物探特征,初步认为加尔塔斯铜矿为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7.
地基35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2008年6月的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和同期探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温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697,都通过了置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其总体趋势是相近似的。对于廓线的分析采用的是各层的平均值,微波辐射计和探空的结果都反映了温度随着高度呈现递减趋势,而且经过方差分析两者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但相对湿度的廓线结果经过方差分析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分析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气候特征,探讨发展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路,对提高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台风残涡北上引发东北地区北部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0. 25°×0. 25°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710号台风"海棠"残余环流北上引发的东北地区北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残余环流移入东北地区后再度加强。地面上负变压中心位于气旋北侧倒槽切变处,气旋的快速发展和加强的变压风辐合,造成低层辐合加强,导致大暴雨的出现。暴雨区呈带状分布,出现向北增强的趋势,在时空分布上都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探空分析显示暴雨区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对流发展。暴雨是由MCS活动造成的,每次短时强降水均与TBB低值中心相对应,并滞后1 h左右。对流云团自南向北传播,暴雨主要出现在冷云区内或是云团后部边缘TBB大梯度区处。雷达回波的后向传播造成暴雨区一直有强回波活动,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是暖云降水,降水效率高,雨强大。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深厚的垂直运动,加强了低层热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中低层正涡柱迅速增强,水汽辐合增强,加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和持续时间。中高层有干冷空气活动,不仅触发对流,而且大大降低了大气稳定度,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0.
西昆仑喀依孜斑岩钼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昆仑位于秦祁昆成矿域,由于其自然条件的限制,矿产研究开发程度低。前人的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床在该区有一定的找矿前景,但斑岩型矿床的勘查一直未有新的突破。喀依孜斑岩型钼矿是区内最近发现的一个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野外调查为基础,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条钼矿化带,划分了钾化带、黄铁绢英岩带、青盘岩化带、碳酸盐化带蚀变组合,认为其为一个斑岩型矿床,并对该矿床的发现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