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文章以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野外采样与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云南个旧锡矿山的地质环境模型.影响环境的因素有:个旧原生矿床富含多金属硫化物,氧化后易生成酸;碳酸盐可以消耗硫化物氧化所产生的酸并可防止金属的迁移.矿山开发之前由矿床向环境释放的元素重量,Cu为1.21万吨、Pb为7.0万吨、Cd为101.91吨、As...  相似文献   
82.
江西山南铀矿区位于相山铀矿田的北部,矿区内出露有大量的流纹岩和花岗斑岩,两者也是矿区内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2质量分数为69.47%~72.19%和72.32%~78.6%)、富钠(K2O/Na2O为0.4~0.52和0.4~0.67之间)的碱性岩特征,具有过铝质特征;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富集Th、U、Pb等高场强元素和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Zr、Ti、Ta、Ce等高场强元素和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REE/HREE分别为9.32~11.59和2.12~8.27),(La/Yb)N值分别为10.59~14.26和1.41~9.47,两者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0.41~0.56和0.09~0.32),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形成于低压环境,属于板内环境;锆石饱和温度计得出两者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分别为812.5~904.9℃和772.1~826℃;流纹英安岩和花岗闪长斑均具有较大的I Sr含量,较小的εNd(t)值(-7.81~-8.93)。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山南矿区的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具有明显的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部分熔融和同化混染作用。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及铀矿化具有强烈的壳源特征,区域内分布的元古代变质岩中的砂质岩和泥质岩很可能就是两者的源岩。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和本次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说明相山矿田山南矿区内的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及相应的铀矿化形成与中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伸展减薄有关。  相似文献   
83.
格陵兰伊犁马萨克铌-钽-铀-稀土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稀有元素资源,特别是稀土元素(REE)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可凡湾(Kvanefjeld)的伊犁马萨克杂岩体(Ilimaussaq complex)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稀土矿富集地,仅次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矿。该矿床储量大,且重稀土所占比例高。该杂岩体以其独特的过碱性岩(agpaitic rocks)组合和超过225种稀有矿物而闻名于世,其中有11种矿物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并未发现,为该杂岩体所独有。伊犁马萨克独特的地质背景、极大的矿床价值以及独特的岩石矿物组合等无不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基于前人对伊犁马萨克的研究,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84.
费斯肯纳色特地区位于格陵兰西南沿海地带,主要地层为太古宙变质片麻岩,辉长-斜长基性岩体呈岩枝状侵入,其来源可能为遭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该地区以产红宝石知名,Cu-Ni-PGE矿化是在红宝石的勘探过程中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发现的。PGE(Pt+Pd)的品位多在0.5~2g/t之间,局部可达2.52~6.7g/t,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资源前景。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等。该地区的阿帕鲁套克和辛纳苏克矿区具有Cu-Ni-V的地球化学异常,并具有明显的磁异常。在寻找Cu-Ni-PGE矿床中,地球化学异常和磁法可能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5.
格陵兰优势金属矿产与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陵兰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伴随北极圈及其邻区矿业持续升温和全球气候变暖,冰封的格陵兰正成为全球矿业关注焦点和投资热土。介绍了格陵兰具有优势的稀土矿、铁矿、金矿、铂族元素矿、铅锌矿、镍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情况,综合分析了该国的矿业投资利弊,并提出了投资建议,对于中国矿业企业在格陵兰"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6.
加拿大海兰德瓦利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兰德瓦利矿集区(Highland Valley district)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南部,是加拿大最大的铜矿产地,该矿集区开采历史悠久,研究资料丰富。矿集区位于太平洋东岸,山间带的克内尔(Quesnel)陆缘弧上,赋存于三叠纪末期侵入的吉琼河(Guichon Creek)岩体中。矿集区中主要有瓦利(Valley)、洛尼克斯(Lornex)、海蒙特(Highmont)、伯利恒(Bethlehem)和JA 5个矿床。矿体主要与晚期的侵入体有关,且受多组断裂交叉复合控制。矿石的构造类型主要为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等,矿化蚀变分带明显,锆石U-Pb年龄和辉钼矿Re-Os年龄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出岩浆侵位与成矿作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形成时代约205Ma。该铜矿从形成构造背景、形成年代到矿床特征均与中国德兴斑岩型铜矿有相似之处。在矿集区的勘查历史中,感应激发极化法、航磁、水系沉积物以及遥感均对该矿床的找矿做出了很大贡献。对海兰德瓦利矿集区特点及找矿经验的系统总结,可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及在我国境内寻找同类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费斯肯纳色特地区位于格陵兰西南沿海地带,主要地层为太古宙变质片麻岩,辉长-斜长基性岩体呈岩枝状侵入,其来
源可能为遭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该地区以产红宝石知名,Cu-Ni-PGE矿化是在红宝石的勘探过程中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
发现的。PGE(Pt+Pd)的品位多在0.5~2g/t之间,局部可达2.52~6.7g/t,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资源前景。主要矿物组合为:
黄铜矿、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等。该地区的阿帕鲁套克和辛纳苏克矿区具有Cu-Ni-V的地球化学异
常,并具有明显的磁异常。在寻找Cu-Ni-PGE矿床中,地球化学异常和磁法可能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稀有元素资源,特别是稀土元素(REE)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
可凡湾(Kvanefjeld)的伊犁马萨克杂岩体(Ilimaussaqcomplex)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稀土矿富集地,仅次于我国的白云鄂博稀土
矿。该矿床储量大,且重稀土所占比例高。该杂岩体以其独特的过碱性岩(agpaiticrocks)组合和超过225种稀有矿物而闻名于
世,其中有11种矿物目前在世界其他地方并未发现,为该杂岩体所独有。伊犁马萨克独特的地质背景、极大的矿床价值以及独特
的岩石矿物组合等无不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基于前人对伊犁马萨克的研究,从产出环境、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模型
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89.
罗雯  赵元艺  任二峰  李永寿 《盐湖研究》2012,20(3):43-47,62
对谷露硅华样品进行固体MAS NMR分析,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采用1H MAS NMR技术,能分辨出谷露硅华不同类型的H2O或者OH-基团:孤立的内部羟基、氢键缔合羟基以及表面吸附的孔隙水和羟基结合水,其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9×10-6、0.5×10-6、7.2×10-6、4.5×10-6和2.7×10-6。2)在硅华的1H→29Si CP/MAS NMR谱中可以看到,蛋白石中存在Q2结构,说明谷露硅华中存在与Q2硅配位的孪位羟基。3)从硅华的29Si MAS NMR实验结果可知,硅华的Cs含量与Q3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与Q4的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硅华中Cs的含量可能与蛋白石中的Q3(Q2)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0.
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钾盐资源潜力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中国钾盐矿产资源潜力进行全面预测,建立了全国性的钾盐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系统。对收集的钾盐信息进行系统地整理,在Oracle空间数据库中建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框架设计,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操作发布为Web服务,客户端通过网络调用服务实现空间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及分析,采用面向对象语言C#和ArcObjects二次开发具体实现本系统。系统可通过Web服务与其他地学系统有机集成,对地学数据基于服务集成与共享及一站式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