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常玉虎  赵元艺  曹冲 《地质通报》2015,34(6):1182-1191
<正>科格鲁万铅锌矿位于瑞典中南部贝里斯拉根(Bergslagen)矿集区的最南端,该矿有超过150年的采矿历史,矿产储量巨大,达8.76Mt。北北东向断裂系将矿床分成两部分:1东侧的尼格尔矿段,Pb、Zn和Au品位分别为1.5%、10%和45g/t;2西侧的克纳拉(Knalla)矿段,Pb、Zn和Ag品位分别为5.5%、6%和100g/t。矿体呈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普遍发生钾长石化,局部有硅化、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等。根据锆石U-Pb和Sm-Nd同位素测年,其成矿年龄在1.9Ga左右,形成于古元古代。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该矿的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为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或弧后裂谷环境,而矿床成因存在多种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正科格鲁万铅锌矿与中国青城子铅锌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矿的研究对青城子地区向深部与外围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正科格鲁万矿山采矿技术和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值得中国矿山企业引进学习。贝里斯拉根地区具有很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52.
曹冲  赵元艺  常玉虎  卢伟  李运  曾辉 《地质通报》2015,34(6):1227-1238
艾斯康迪达矿床是位于智利北部安第斯铜矿带的世界第三大斑岩型铜矿床,铜储量3156.7×104t,其形成主要与始新世晚期—渐新世的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岩株有关,构造上受多梅科断层系统的控制。该矿床拥有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热液蚀变类型,包括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化、泥化与青磐岩化。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年龄在38Ma左右,辉钼矿Re-Os年龄为36.1~33.7Ma。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该区域矿床成矿热液分为早期高温的岩浆热液和晚期岩浆热液与地下水混合的低温低盐度热液2期。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稀土元素La/Yb值特征与Sr-Nd同位素比值特征表明,成矿斑岩是混入少量壳源物质的幔源岩浆演化来的。形成于南北向多梅科断层与北西向线性构造交会位置的转换拉伸环境,对艾斯康迪达矿床成矿斑岩的侵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3.
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内的虎拉林金矿床为区域重要的金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为厘清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赋存状态,确定矿床成因及形成机制,作者运用LA-ICP-MS原位测试技术,分析了矿床中不同期次黄铁矿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该矿床存在PyI、PyII和PyIII三期黄铁矿,不同期次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差异明显,PyII为金主成矿期,其Cu、Pb、Zn、Ag、Au、Bi、As、Mo、V、Cr、Mn、Sb、Sn和Ga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在PyI、PyII和PyIII三期黄铁矿中,Co、Ni、As、Se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而Cu、Pb、Zn、Bi及Te、Mo、V、Cr、Mn、Sb、Sn、Ga分别以金属矿物微粒及纳米微粒金属矿物包体存在于黄铁矿颗粒中或间隙;Au、Ag以银金矿微粒形式存在于黄铁矿晶体及间隙中,且As在Au的迁移、富集和沉淀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个不同期次黄铁矿的Co/Ni值均小于10,且在Co-Ni成因判别图中PyI主要分布于沉积区,PyII与PyIII则主要分布于沉积改造区及岩浆区.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认为虎拉林金矿床首先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之后受到来自含Au、Ag、Cu、Pb、Zn、Bi等元素成矿流体的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物质源于早白垩世深部岩浆,且成矿过程中存在岩浆热液与早期沉积地层的混染作用,是典型的斑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4.
塞尔维亚贾达尔盆地超大型锂硼矿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锂和硼有着广泛的用途,我国常年大量进口锂和硼矿石。近些年在塞尔维亚贾达尔盆地中发现一个特殊的超大型锂硼矿床,与Rio Tinto、Pan Global Resources和Ultra Lithium等公司一样,我国地勘单位正在这一矿区进行勘查工作,因此对该地区的锂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报道很有必要。该矿床的矿石矿物是世界独有的既含锂也含硼的羟硼硅钠锂石(Jadarite)[LiNaSiB_3O_7(OH)],其含B_2O_3 47.2%,含Li_2O 7.3%,密度2.46g/cm~3。已有资料显示,找矿标志层为中新统湖相沉积岩中的凝灰岩层,矿体具有电阻率小于4.4Ω·m和重力异常值小于-15mGal的特征。该矿床设施齐全,且选矿和化工处理简便,短期内可获得硼和锂产品。  相似文献   
55.
江西永平铜矿外围护架山钻孔ZK725岩矿相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立  赵元艺  刘妍  王宗起  罗平  王永庆  沙俊生 《地质学报》2013,87(11):1715-1730
内容提要:护架山地区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永平主矿东部,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本文以护架山地区钻孔ZK725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样品采集、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和电镜能谱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钻孔ZK725孔深766.0m以上的浅部和以下的深部矿化为两种不同成因,上部矿化体现为岩浆热液-构造叠加成矿,下部矿化段显示为永平主体矿区向东的延伸。在石英脉型矿石中发现锌锑黝铜矿,其代表着热液成矿作用的迹象,糜棱岩化岩浆岩的大量分布反映了区域内构造对矿的控制;大量胶状黄铁矿则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与永平主体矿区同为一个成矿体系。新发现锌锑黝铜矿、含铼白钨矿、含铼钨铁矿、沥青铀矿、方钍石、叶碲铋矿、重硫铋铜矿、碲银矿、碲铋银矿等。 有用金属元素除铜、锌、铅、镉、钨外,本文确定铋与铟的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基于农作物食用安全的土壤重金属风险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强  赵元艺  张佳文  郭科  柳建平  路璐 《地质通报》2014,33(8):1132-1139
采用单项超标指数法对德兴铜矿区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发现土壤中与农作物中的重金属超标不一致,尤其是Pb、Cd在土壤中不超标或超标很少,但在农作物中超标极其严重。为了解决土壤超标与农作物超标不匹配问题,依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提出基于农作物安全的土壤重金属风险阈值方法,给出德兴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风险阈值。该方法解决了国家标准评价时出现的超标界限偏差和考虑土壤使用情况单一的问题。很好地为德兴铜矿地区水稻和小白菜种植地点的选择和超标土壤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57.
汪傲  赵元艺  许虹  卢伟  郭硕 《地质通报》2014,33(7):1008-1014
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铜的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金的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矿床夕卡岩中保存极好的白云母,测得40Ar-39Ar年龄为91.48Ma±0.68Ma,代表矿床成矿年龄,表明矿床为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在拉萨地块中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型—斑岩型矿床集中分布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在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狮泉河—永珠—纳木错—嘉黎蛇绿混杂带(Slainajap带)上的弧后盆地和弧间盆地演化成了一系列小洋盆,这些小洋盆的演化与中拉萨地块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有更直接的关系。今后宜加大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寻找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力度。  相似文献   
58.
<正>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第二大的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大型规模。矿田内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烧岗矿床以及东部新近发现的护架山矿床。位于永平主矿区东部的护架山矿床,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的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作者对永平铜矿火烧岗矿床和护架山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室内外研究,初步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59.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龄显示,雪如、查朗拉地区成矿岩体年龄分别为79.72Ma±0.50Ma和76.10Ma±0.40Ma,证明班戈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的岩浆活动。2个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70.45%~72.64%之间,K2O(4.62%~5.69%)的含量均高于Na2O(3.05%~3.75%)的含量,CaO的含量偏低(1.32%~2.03%),富K。A/CNK均小于1.0,A/NK范围为1.03~1.30,为准铝质类型。显示富K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a、Th、U、Nd,贫Nb。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REE=199.08×10-6~268.41×10-6,LREE/HREE=4.71~7.68,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岩体为同碰撞期花岗岩类,具有良好的铁铜铟铋等多金属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0.
青海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盐物质组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察尔汗盐湖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钾肥产地。根据钾盐层的矿物组成可以确定钾盐开发的难易程度以及化学组成可以确定钾盐富集层位并可对资源量进行估计的原则,通过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和察尔汗区段野外系统取样和室内的分析测试,研究了固体钾盐层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参数。结果表明,别勒滩区段钾盐层最主要的钾盐矿物是杂卤石,其矿物晶形完好,排列紧密,表明液化开发至"中期阶段"即可利用,此段22.42 m以上钾盐的资源量约为2.5亿吨,主要赋存层位为断续的5段;察尔汗区段钾盐层最主要的钾盐矿物为光卤石,其矿物晶体排列疏松,表明液化开发到"晚期阶段"才可利用,察尔汗盐湖3区段3.55 m以上资源量共约为0.89亿吨,钾盐的主要赋存层位为浅表的60 cm以浅的盐层。对该区段钾盐的物理参数进行探讨,为察尔汗盐湖的进一步研究和固体钾盐的开发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