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浅谈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周边地区是遭受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其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持续污染时间长.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其危害不像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危害那样直观,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绝大多数污染严重地区没有任何防治和改良措施.有关资料表明,城市周边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区生长的树木和蔬菜中,有毒有害成分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城区的乡村.然而,这一区域内种植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绝大部分又被城市居民食用,长此以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查和防治,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2.
朝阳港潟湖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朝阳港潟湖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全新世以来朝阳港潟湖湿地的演变过程.朝阳港潟湖湿地演变可以划分为:古海岸线形成、水下沙坝发育、青矶岛连岛坝发育和现代潟湖湿地发育四个阶段.青矶岛连岛坝是泥沙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青矶岛连岛坝的形成促使朝阳港由原生构造湾逐渐演变为潟湖型次生湾.  相似文献   
343.
基于ERDAS IMAGINE-C Toolkit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RDAS IMAGINE软件的二次开发一直局限于使用MODEL模块进行,文中使用ERDAS 9.0作为开发平台,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C 6.0和EML宏语言,采用ERDAS软件自带的C Toolkit模块,以将文本文档转换为矢量数据为例,探讨基于C Toolkit模块的二次开发,以解决ERDAS二次开发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44.
辽河油区外围龙湾筒凹陷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区龙湾筒凹陷的碎屑岩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和裂缝。最有利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隙。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泥质含量、颗粒分选性和成岩作用三个方面。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矿物成分的转化和重结晶作用;其中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作用。龙湾筒凹陷碎屑岩分布广泛,且具有形成中小型油藏的能力,是辽河油区外围盆地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45.
秋冬大白菜生产是解决贵州冬春叶菜淡季供应的关键,受冬季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冻害制约着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研究贵州秋冬种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可为大白菜低温冻害的灾害预警、种植区划和反季节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试验研究以贵州省普遍种植的大白菜品种"鲁白六号"为试验材料,在莲座期将其置于人工气候室,设置5个不同的恒定低温,根据自然条件下低温天气过程气温日变化规律设定4个动态低温变化,分别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探讨冻害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大白菜低温冻害指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秋冬种反季节大白菜莲座期长时间低温冻害临界温度是-4℃,持续时间为10 h。动态低温轻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2~0℃,持续时间2 d以上;动态低温中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1-2 d;动态低温重度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4~-2℃,持续时间2-3 d;动态低温极重冻害指标是日最低气温-6~-4℃,持续时间2 d以上。  相似文献   
346.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营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3年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24种底层鱼类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并计算了基于δ~(13)C—δ~(15)N量化的6个营养结构的群落范围指标。结果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的δ~(13)C值在–20.4‰—–17.0‰之间,均值为(–19.1±0.8)‰;δ~(15)N值的范围为7.9‰—12.2‰,均值为(9.7±1.0)‰。鱼类的营养位置在3.06—4.33之间,平均值为3.58±0.29,表明均以肉食性为主。根据群落范围指标结果分析,鱼类群落的δ~(13)C和δ~(15)N值范围(CR和NR)分别为3.4和4.3,表明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底层鱼类的初始食源较为单一,营养层次较少;总面积(TA)和到重心的平均距离(CD)分别为5.8和1.0,意味着鱼类食物网营养级多样性的总程度和平均程度均较低;平均最近相邻距离(NND)及最近相邻距离的标准偏差(SDNND)分别为0.37和0.43,说明研究海域底层鱼类食物网的营养冗余程度较高,不同种类之间的营养生态位幅宽较小,重叠程度较高。此外,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和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在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底层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禁止捕捞这些种类,而对一些冗余种类,如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si)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等,可以适度捕捞,以维持底层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完整性,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47.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5年5月在红海湾海域采集的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及其潜在食物的碳(δ13C)和氮(δ15N)稳定同位素比值;通过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估算不同食物对远海梭子蟹食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远海梭子蟹的δ13C值在-18.1‰~-14.1‰之间;δ15N值的范围为9.8‰~13.8‰;平均值分别为-16.9‰±1.3‰和12.1‰±2.3‰。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远海梭子蟹食物来源广泛、多样。远海梭子蟹的食物主要由双壳贝类、螺类、鱼类、头足类、虾类、蟹类和藻类组成。SIAR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藻类为远海梭子蟹的主要食物;其平均贡献为32.5%;双壳贝类的相对食性贡献为21.9%;虾类、螺类、鱼类和蟹类的平均贡献差异较小;分别为9.7%、9.7%、9.6%和9.3%;头足类的贡献最低;仅为7.3%。此外;根据δ15N值及营养位置的计算公式得出:远海梭子蟹在红海湾海域位于2.91±0.68营养级。远海梭子蟹的7类潜在食物中;藻类的营养位置最低;为1.21±0.58;其次为双壳贝类;为2.00±0.25;蟹类、螺类、虾类和鱼类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85±0.33、2.87±0.26、3.01±0.16和3.08±0.18;头足类的最高;为3.41±0.17。  相似文献   
348.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特点,其时空分布相对均匀、独立,但是CMORPH本质上是通过间接手段反演得到,其降水精度无法与地面观测降水精度相比,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结合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对贵州地区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进行系统误差订正,该方法将每个格点的卫星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和地面降水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匹配,获取降水误差订正值;其中误差订正效果受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曲线的影响,而考虑到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是非正态分布,因此选用Gamma分布拟合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通过对2018年5月三次降水过程的订正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逐时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存在明显的非独立系统误差,误差范围随降水量级的变化而变化,存在低值高估的特点;(2) 在小时尺度下地面降水的累积概率密度呈指数衰减分布,而CMORPH的降水累积概率密度分布更加复杂,其在中雨、大雨区间内的降水概率较高;(3) 通过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与订正前相比降水空间结构更加贴近地面降水,强降水中心的量级和范围明显减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减小,其中偏差订正值在0.114~0.468 mm/h,均方根误差订正在0.24~1.49 mm/h之间。经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精度明显提升,更加接近于实际降水。   相似文献   
349.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及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识别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对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重尾打断分类法和核密度聚类法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进行分析,识别城市功能区,并结合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时空挖掘,定量分析典型城市功能区交通吸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强度和方向。以北京市五环内主城区为例进行分析,可得:①该方法可以识别典型功能区西单、国贸、中关村是以商业为主的混合城市功能区,望京是以居住为主的混合功能区,且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明显;②国贸对自身的引力较强(39.4%),说明国贸区域城市功能更加齐全;③典型功能区对居民出行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吸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符合经验认知和地理空间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利用POI和移动大数据采用重尾打断分类法和核密度聚类法进行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50.
概述了断层岩放射年代学在地震断层研究中的地位、断层带的热过程和有关热现象闭合系统条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