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9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944篇
测绘学   546篇
大气科学   625篇
地球物理   448篇
地质学   2179篇
海洋学   739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393篇
自然地理   5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14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海珠三拗陷钻获高产气井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最近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的珠三拗陷文昌9—1构造上,首次钻获一口高产天然气井.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46.8万m3,日产凝析油206m3.钻获这口高产气井,比以往在这个地区的其他构造上钻获的油气井的产...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_(17)和C_(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63.
最近,由国家科委、中科院、海洋局、地震局、地矿部等部门的专家组成的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海洋领域专家组,到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考察了南海西部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情况和科研工作情况.据悉,我国从今年开始,将启动海洋高技术计划.该计划的重点领域是海洋探测、海洋生物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三个领域.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实施科技兴海计划.根据“中国海洋开发规划”部署,在今后5年至匕年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将成为海洋开发的支柱.重点开发的油气、水产、港口、海水、旅游五大资源,…  相似文献   
64.
中国海污损生物区域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损生物区域性差异是指不同港湾或海域污损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而言的。不同的海港、船只、浮标及平台,它们的污损生物种名录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给具体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迅猛发展,急需这方面的资料。因为过去没有系统的研究,要了解某特定海区污损生物的情况,不得不进行专业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65.
研究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是海洋化学上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锌在海洋中的存在形态曾有过详细的评论.  相似文献   
66.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viral made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of determining Pb, Cd, Cu and Zn in seawater by direct current (tripping voltammetry (DCS) with rotating glass carbon electrode and by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S) with hanging mercury drop electrode (HMDE). By DC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obtained was 4×10-3 M-2×10-7M for Cu, Zn and Cd, and 4× 10-9M-2×10-3M for Pb. By using DP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 was as follows: Cu 0.65-1.9 ppb; Pb 1.0-10 ppb; Zn 0.65-2.0 ppb; Cd 0.02-0.14 ppb. It was found that DCS could be used for determining Pb, Cu, Zn in coastal waters,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dd gallium ion to it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Cu-Z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or determining Zn. The DPS is better for determinig Cd.  相似文献   
67.
马氏珠母贝家系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对配对方法建立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第一代家系7个,对家系间的生长和家系内大小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7个家系的壳高大小顺序为F15>F20>F18>F19>F12>F17>F21,总重大小顺序为F15>F18>F19>F20>F12>F17>F21。在同批家系中,F15的壳高、总重显著大于其它2个家系(F12、F17)(p<0.05),其壳高比F12大11.64%,比F17大16.01%;其总重比F12重27.40%,比F17重38.98%,而且其个体大小变异较小,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是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F18在壳高和总体重上比F19大2.88%和19.49%。F20显著大于F21(p<0.05),壳高比F21大19.49%,总重大53.72%,该家系生长较快,可通过进一步的选择培育成一个生长快、个体大的家系。  相似文献   
68.
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礁海区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是唯一的中国大陆沿岸现代珊瑚礁。根据2004年8月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礁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和数量分布等,以期为珊瑚礁生态系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有108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34属85种、甲藻门10属21种、蓝藻门1属2种,浮游植物的种数分布由近岸往远岸递增;浮游植物大致划分为近岸低盐类群、近海广布类群和外海高温高盐类群等3个生态类群;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奇异菱形藻Nitzschiaparadoxa等8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3.448和0.655,总体分布比较均匀;浮游植物细胞总量平均值为93×104cells/m3,其中硅藻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分布不均匀,密集于灯楼角南面的A断面。  相似文献   
69.
运城盆地11 kaBP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与湖面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黄土区湖泊沉积研究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是对黄土区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补充和检验。通过山西运城盆地硝地湖泊沉积物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结合史料记载,探讨了该地区11kaBP以来古气候演化和湖面波动的历史。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YD(Younger Dryas)事件,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有显著的趋势,最高湿润度发生在7.88-5.15和5kaBP后,气候逐渐变干,湖面波动与气候波动相关,全新世早期湖面开始上升,湖泊扩张,5kaBP后湖泊萎缩,盐类结晶析出。  相似文献   
70.
研究盐度、昼夜变化、温度及阿特拉津(光合系统Ⅱ抑制剂)对2种海洋固氮蓝藻Calothrixsp.strain(代号为MCT1)和Lyngbyasp.strain(代号为MCT6)固氮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T1在盐度10—48范围内具有相对较高的固氮活性,在盐度为30时固氮活性最高,达到0.687 2μmolC2H2.(g.h)-1;而MCT6随盐度改变固氮活性变化幅度较大,盐度为24时具有最高固氮活性,其活性为0.876 8μmolC2H2.(g.h)-1。MCT1和MCT6固氮活性的昼夜变化明显不同,具有异型胞的海洋固氮蓝藻MCT1白天的固氮活性明显高于夜晚;而无异型胞的MCT6最高固氮活性发生在晚上,白天固氮活性较低。一定浓度的阿特拉津通过抑制光合作用阻断能量和还原剂的提供,使藻体在较短时间内丧失固氮能力。加入阿特拉津后2种藻体的固氮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第3天开始MCT1的所有经阿特拉津处理的样品固氮活性丧失;MCT6经(50—1 000)×10-6阿特拉津处理的样品从实验第3天开始固氮活性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