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其侵蚀改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鏐 《海洋学报》1986,8(2):197-206
旧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是黄河在苏北夺淮入海期间形成的。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及沉积钻孔等,揭示了这一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并对“五条沙”进行了论证。本文对水下三角洲所在海区的潮流及波浪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动力强度平面分布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将这一分布图式与沉积物的抗冲性指标加以对比。据此指出,水下三角洲南北两侧的水动力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别,从而对水下三角洲两侧海滩剖面特征及岸线夷平过程的特点,做出了动力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疏浚物倾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虞志英  张勇 《海洋与湖沼》1999,30(4):460-464
从当前国内外对疏浚物倾倒海洋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出发,就研究历史产生影响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现场监测技术,疏浚物处理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全面评述,这对港口、航道部门的疏浚土处理和防止海洋污染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北部废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稳定性和深水港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黄河口三角洲的演化主要表现为水下三角洲大面积的冲蚀和三角洲海岸线的夷平,形成了由—10m以深的平坦悔床、—5m~—10m问的水下斜坡和—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构成的地形格局。—10m~—15m水下平台稳定,略有冲刷;而水下斜坡随着往复性潮流长轴与斜坡走向逐渐趋于一致,潮流侧向侵蚀弱化;近岸浅滩则表现为人工护岸条件下的有限下切。这为深水港口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近岸水深条件和相对稳定的水陆域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北岸是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近年来由于沿海经济的振兴,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岸水域环境已将受到来自上海中心城截管污水工程,金山石化总厂和星火工业开发区排放近2亿吨/年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为了充分利用近岸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保护与治理提高近岸水环境的质量,就需要在充分了解掌握杭州湾北岸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对北岸地区现已决定拟建和在建工程排海污水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出适宜该水域环境治理的措施,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16.
河口闸下淤积和清淤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泥质河口建闸后需要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它制约着河口的综合利用。本文就我国淤泥质河口挡潮闸引起的闸下淤积和清淤措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归纳了我国主要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类型.多数学者根据潮波变形理论和不平衡输沙理论对闸下淤积的力学机理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河口闸下淤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类型的建闸河口防淤减淤措施。最后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疏浚工程的环境效应—以羊窝头抛泥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连云港羊窝头抛泥区为研究区域,对疏浚工程中产生的大量疏浚弃土倾倒入海后,所产生弃土的堆积-流失=扩散过程以及海域环境效应,进行了现场观测和计算,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方面对海区的水质、底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客观分析,认为疏浚的环境效应主要三长两短拭个方面对海区的水质、底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客观分析,认为疏浚的环境效应主要取决于疏浚弃土本身的受污染程度,而对海域环境的影响,则主要是弃土扩散所造成的海水中悬浮沙量增加引起水质浑浊度的增高的物理性影响,同时由于弃土中大量的粘粒和胶粒物质具有吸附海水中重金属和采购物等污染物质的能力,有利于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因百对各类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轻微的。  相似文献   
18.
虞志英 《海洋与湖沼》1983,14(6):600-60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83年6月14—18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央和沿海各省市有关部门共52个单位的11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岸河口学会理事长陈吉余教授主持,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邱秉经同志及广东省科委、科协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本届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36篇,其中有涉及珠江口伶仃洋的水沙特征、发展趋势和改善措施,华南海岸和港湾特征、潮汐通道稳定性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论文共35篇。长江口、钱塘江、黄河等河口水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岸滩演变过程和泥沙流动向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海岸是海与陆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滨海地带呈现出来的海岸地貌,是地质构造和海平面变化、波浪潮流等海水动力以及河流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的运动和变化,促使了岸滩的演变.海州湾是濒临黄海的一个开敞海湾,海州湾海岸是基沿--砂质海岸与淤泥质海岸的交汇地带.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冲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 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 ,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 ,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区域的冲淤趋势为“整体冲淤平衡 ,局部略有冲刷” ,从北到南 ,依次出现淤积平衡、冲淤平衡、冲刷平衡三种较为稳定的自然冲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