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208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轨道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设施,增加出行者选择轨道出行的概率,有利于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和TOD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站点客流潜力的概念,并根据复杂网络特征和出行模式构建站点客流潜力模型,通过协调潜力值与实际客流为TOD研究提供新视角。以北京市轨道站点POI数据构建Space-L模型,并依据站点客流潜力模型计算北京市364个站点的客流潜力。研究发现:① 本文提出的站点客流潜力具有吸引力和承载力两类内涵,能定量分析站点空间与站域客流的协调情况;② 北京市站点客流潜力值空间分布为“核心-边缘”模式,区间概率分布为等差数列分类的指数分布和等比数列分类的正态分布;③ 根据出行目的设置四类出行情景。不同情景下出行者选择轨道出行的概率具有差异,早高峰和晚高峰情景下轨道出行概率大,受潜力值影响小,非工作出行情景下轨道出行概率小,受潜力值影响大。实例分析表明相比于单独考虑复杂网络特征,潜力值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和科学性;④ 耦合度C <0.5时认定站点失调,其中标准化的实际客流与潜力值的比值Z >1,表示客流过饱和,如西二旗等,会造成站点拥堵,Z <1表示站点交通地理优势未充分发挥,如北运河西等。北京市轨道交通需协调优化以提升效率,实现TOD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地层变异性对岩土结构物的性能评价影响显著, 地层变异性的准确表征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地层变异性模拟方法, 在概率框架内, 将边界模型和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相结合形成一种组合模型, 以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首先, 通过贝叶斯方法识别边界模型参数, 进而采用条件随机场对地层边界进行模拟。然后, 将边界模型模拟结果作为背景信息用于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中, 实现两种模型的结合。最后, 以香港某建筑场地地层为例, 对3种不同模型的地层变异性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以阐明该组合模型的优势, 并探讨钻孔数量及其位置对所提组合模型地层变异性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比于边界模型与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 该组合模型不仅能够模拟复杂的地层分布情况, 而且能够考虑边界的空间分布趋势, 能够有效地避免地质异常现象; 钻孔布置方案对地层模拟的不确定性及其实现均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关于自然地带性数学模式之商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牛文元同志《自然地带性的理论分析》一文(载《地理学报》35卷4期,下称《分析》),通过拟建自然地带性的理想数学模式,深化了对地带性规律的认识。惟文中所拟数学模式尚有若干值得商讨之处,特提出以供讨论。不妥处,尚望指正。  相似文献   
994.
杭州湾潮流湍应力和涡动粘性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动量方程,采用潮汐和潮流观测资料对杭州湾5个断面的湍应力和涡动粘性进行了估算,计算所得海底拖曳系数平均为0.67×10-3,湍应力振幅垂直廓线接近线性而略呈下凹,位相随离海底距离的增大而延迟,垂直涡动粘性系数在中层偏下达最大,该层平均约为60厘米2/秒。  相似文献   
995.
杭州湾潮波运动的一个三维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坐标变换对杭州湾进行了潮波运动的三维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季内振荡和气候态背景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大气季内振荡(简称ISO)指数并通过这个指数来讨论东亚季风大气季内振荡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以及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东亚季风区大气季内振荡变化与南海季风区及江淮流域降水有密切关联,当东亚季风区大气低频振荡较强的时候,对应于南亚季风区以及江淮流域较大的降水率,反之亦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同ISO强度指数之间的关联存在年代际差异,80年代以前,两者之间关联较小,80年代以后,两者之间的一致对应性增强,造成这种年代际尺度上的差异可能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气候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渤海、黄海和东海是西北太平洋陆缘海,有宽广的大陆架,太平洋潮波长驱直入,在大陆架海域形成显著的潮汐运动,由此而产生的潮余流输送在许多地区显示出重要作用。已有很多学者(方国洪等,1985;黄祖柯,1992)用数值方法计算过渤海的潮波运动,并给出了那里的潮余流分布。渤海的潮余流计算大体上有两种方法:(1)用二维或三维潮波运动方程组计算潮汐和潮流,然后再计算欧拉潮余流(方国洪、杨景飞,1985;于克俊、张法高,1987;黄祖柯,1992);(2)以弱非线性三维拉格朗日平均流理论为基础,计算拉格朗日潮余流,它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欧拉余流,而且还包括在浅水比较显著(与欧拉余流同量级)的斯托克斯漂移速度和高阶的拉格朗日漂移速度订正值(郑连远,1992;王辉等,1993)。上述两种方法理应给出大体相近的潮余流分布,但从现有的计算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在渤海给出了几乎完全相反的潮余流输送。 汤毓祥(1990)曾计算过南黄海和东海大陆架区的M2分潮余流,并考虑了斯托克斯速度漂移对它的影响,所得结果和已知的南黄海环流概况颇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计算边界取在东海大陆架外缘,那里的潮余流可能失真较大。Chio (1980) 也曾给出过渤海、黄海和东海大陆架区的欧拉潮余流分布,但由于他的开边界也取在东海大陆架外缘,面且他给出的潮汐、潮流数值在靠近中国大陆一侧,误差较大,因此所得潮余流也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我们完成了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全海区的潮汐、潮流二维数值计算工作(Zhao et al,1993),与实测资料相比,其结果达到的准确程度,无论在潮位还是在潮流方面都比较好。本文以这一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给出了渤海、黄海和东海全海区的潮余流分布,同时还讨论了潮余流与近岸环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南海北部潮汐潮流的数值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99.
北部湾潮汐和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用细网格的有限差分法模拟北部湾全日和半日分潮的潮汐和潮流。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符合程度良好。文章给出了北部湾潮汐、潮流、潮能通量、余水位和余流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00.
大亚湾的马尾藻种类多,分布广,生物量高,资源丰富。马尾藻资源与生长基质、潮流等关系密切。文中讨论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和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的生物量与密度、藻体长度和单株藻体重量间关系,以及不同潮位马尾藻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