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81.
辽河坳陷天然气汞含量特征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坳陷为新生代裂谷盆地的部分,坳陷内发育多期的岩浆活动,并形成了多套气源岩层,煤系地层普遍存在.按照天然气中汞的成因假说,该坳陷天然气汞含量可能很高,但检测数据显示,该坳陷天然气汞含量普遍较低.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笔者在室内开展了煤粉热释汞模拟实验,实验表明煤粉吸汞和释汞的平衡温度点在110℃左右,此温度对应的气源岩成熟度R0大体为0.63%.虽然东部凹陷煤系地层相对发育,但由于成熟度较低(R0普遍小于0.6%),凹陷内天然气汞含量不高.西部凹陷虽以油型气为主,但在中生代煤层分布的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的混合气,由于天然气成熟度相对较高,从而显示出一定的天然气汞含量特征.大量研究表明.气源岩所经历的地层温度是决定天然气汞含量高低的根本因素,辽河坳陷高含汞天然气最有可能出现在西部凹陷的清水洼陷、海南洼陷,东部凹陷的界沟洼陷、盖州滩洼陷,以及大明屯凹陷的荣胜堡洼陷的深层(>3000 m).  相似文献   
582.
北京地区大雾日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孟燕军  王淑英  赵习方 《气象》2000,26(3):40-42
雾是北京地区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其不利。该文着重分析了 1 998年北京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时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以及形成大雾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583.
乌山区煤层气资源及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乌山区煤层气田的形成条件、埋藏深度、构造、岩浆活动、围岩封闭条件、煤质、煤阶等与美国黑勇士盆地煤层气田主要特征对比,用类比法对乌山区煤层气做出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584.
黄铁矿成因形态学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在1981—1986年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作者对胶东三县四个金矿床黄铁矿晶体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中2495粒晶体进行了统计,对300粒晶体进行了测角,对60粒晶体进行了微形貌观察。根据以上实际工作及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了黄铁矿晶休常见单形出现频率的定量资料与晶体微形貌的特点,特别是{210}面上负条纹的特征与成因探讨。并讨论了黄铁矿晶体形态与分带性,与形成温度,与主、微量成分,与共生组合及与矿化等的关系。查明黄铁矿形态及其晶面微形貌的发育与硫逸度、温度、冷却速度等密切相关。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胶东四个金矿床中蚀变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金矿两种成因类型黄铁矿形态特征上的五点差异。最后对黄铁矿研究方法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85.
积雪是西北干旱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绿洲的生命线.积雪的时空变化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敏感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影响西北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利用MODIS雪盖产品、地表温度、SSM/I雪深、DEM等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地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博斯腾湖流域雪盖、雪深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雪深和雪盖多年月平均值从8月份到1月份达到最大值,到7月份降到最低值.但月最大雪深却出现在3月份.雪盖、雪深与地温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8、-0.853,与分布高程均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6和-0.791.雪深最大值受海拔影响有明显的陡坎效应.从12月到8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雪的深度在降低,陡坎向高海拔方向移动.9-11月份雪深在加深,陡坎向低海拔方向移动.同一高程段雪深的变幅反应坡向对雪深的影响,变幅越宽坡向影响越大.并且变幅也有先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移动,然后再回到低海拔的特点.本研究对了解该研究区积雪特性的研究有很大作用,可为在该地区开展融雪径流模拟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86.
以辽宁省近年来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为基础,统计监测区内主要地震事件(灯塔M5.1;朝阳M4.6;海城M4.4)与重力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重力时变特征,提取重力异常判定指标,构建定量指标体系,提高重力学科在地震监测中的预报效能。研究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完整的给出了辽宁省M5.0±0.5震级档重力异常判定指标,同时对M6.0以上强震预判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87.
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ENSO事件对亚洲季风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东亚夏季风环流有较大影响。许多观测事实表明,在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的夏季,江淮流域往往发生洪涝,黄河流域往往发生干旱,东北地区往往发生冷夏。本研究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对ENSO事件发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ENSO事件发生前,在热带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明显的西风异常;这个西风异常将会加强东传暖Kelvin波和西传冷Rossby波,为ENSO循环提供必要的赤道海洋波动条件;并且这个西风异常与东亚季风区西风异常向南传播有密切关系。通过遥相关分析表明,东亚季风西风异常的南传是通过欧亚型遥相关的波列来实现。通过分析,本研究提出一种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588.
本文采用基于ENA(Energetic Neutral Atoms)次生电子起始脉冲高度分布,统计拟合分离中能段ENA两种主要成分氢和氧的方法,研发了实现ENA氢与氧分离的TWINS卫星原始数据处理软件;其中所需要的脉高分布模型,参照已有理论公式,利用TWINS(Two Wide-angle Imaging Neutral-atom Spectrometers)卫星标定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未知参数,再加以计算得到.将上述方法用于TWINS卫星实测数据,分离得到一次大磁暴主相期间ENA-H和ENA-O微分通量随观测视线的分布及其随主相增长的变化.分析发现:(1)ENA-H与ENA-O微分通量的强度和随观测视线的分布特征都有明显差别,从某种角度反映出ENA之源的O~+与H~+离子强度和分布之间的差异;(2)接近主相极大时,ENA-H有很强的低高度发射(LAE,Low Altitude Emission),出现在磁地方时午夜前极光和亚极光纬度区,意味着该区域较强的等离子片和环电流质子沉降,进入到外层基底以下较低高度大气层;而ENA-O则未有明显LAE产生;ENA-O强通量观测视线主要穿过广大环电流区,磁地方时主要在午夜之后以及黄昏前和黎明前后;(3)在磁暴主相快速增长期,ENA-O平均总通量持续增大,而ENA-H同步减小,ENA-O与ENA-H平均总通量的比率随环电流指数Dst绝对值的增大而大致成正比增长.  相似文献   
589.
网格环境下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臧淑英 《测绘工程》2010,19(3):63-66
在分析我国地理信息集成服务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现有网格环境下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模式及其问题,讨论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地理数据集成模式的优势。并将Web Service技术引入到传统的地理数据服务集成中,构建一种基于网格的分布式地理数据集成模式,提出地理数据服务集成框架。  相似文献   
590.
CAWS600-S型自动站故障检测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温出现故障,首先检查是所有的地温都不正常还是个别地温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