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分析了数字栅格地图制作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和类型,提出了一套能够同时改正系统和局部几何畸变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开发了半自动、高精度的制作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572.
样子哨盆地北缘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盆地北西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叠加有后期脆性构造,带内发育有串珠状Au元素化探异常,且与已知金矿床(点)吻合较好,类比认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南东侧盆缘断裂表现为多期次活动叠加的特点,沿断裂带充填有含金硅化蚀变岩,应注意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盆地中早侏罗世闪长岩、花岗斑岩侵入灰岩中,在其周围相应伴随有Au、Ag、Cu、Pb、Zn、W、Mo等元素化探异常,矽卡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73.
硅元素是地球第二大组成元素,深刻影响着地表物质循环,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元素之一.从自然风化、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表过程对硅产出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在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分析指出,应着重开展生物参与下原生/次生硅酸盐矿物风化速率的研究,重视高等植物在区域硅循环中的作用;富营养化与筑坝对于河流硅的滞留都十分重要,因筑坝产生的水库清水下泄在中下游河道产生的潜在效应很可能对河口硅输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应采用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加强这方面的定量研究、模型研究、过程研究以及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对流域地表过程的改变以及与筑坝、富营养化过程的联合作用,应进行深入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74.
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指标及方法是海洋溢油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文章依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机制,结合溢油损害机理和特征,探索识别了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渔业资源供给、气体调节、废物处理、灾害抵御、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修复等共7个指标的溢油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前6项指标的受损量表示为原有价值、受损程度及恢复速度的积分函数。针对每一评估指标的性质及特点,筛选了衡量其原有价值的环境经济学方法,确定了衡量其受损程度和恢复速度的生态标尺。这一研究可为我国溢油生态损害评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5.
576.
为了探索北极陆域真菌的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角色,本研究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黄河站区附近的24份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样品涂布划线后共分离得到60株真菌,其中腐殖质样品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对选取的28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真菌ITS区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4个纲,12个属,分别为散囊菌纲、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和微藻菌纲,其中地丝霉属为优势类群。该结果表明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真菌物种多样性。通过对代表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究了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其中有机碳氮及可溶性营养盐含量是影响北极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77.
2012年ENR225家全球最大承包商的总承包收入(国内和国外承包收入)其计1271092.6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2006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为12.92%。上榜的225家承包商主要来自亚洲、北美洲、欧洲。2012年榜单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79851.6百万美元首次位居榜首,前10企业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578.
积雪深度是表征积雪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敏感因素。利用1979—2010年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对西藏雪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2 a来,西藏雪深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 cm/10 a;1999年以后,雪深则表现为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5 cm/10 a。四季平均雪深中,春季雪深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88。高原雪深异常偏多年份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但并未发生气候突变。周期分析表明,西藏雪深存在准6~7 a振荡的显著周期。西藏雪深呈四周山地雪深大,中部腹地雪深小的空间格局,且受海拔影响有明显的陡坎效应,绝大部分地区雪深变化趋势倾向率在-0.08~0.08 cm/a,百分比达到74.6%;逐像元回归分析表明,雪深呈增加趋势的像元数占全区像元总数的76.9%,有减少趋势的仅占23.1%。西藏雪深与气温、降水、风速和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统计和空间相关性,整体表现为雪深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呈负相关,而与降水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春秋季雪深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达0.6以上,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夏冬季雪深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只有0.4~0.5,且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79.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量元素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文章主要描述了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大洋加铁实验的主要进展。其主要结论如下:铁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大部分以水合形式存在,因此大洋水体中具有活性成分的铁浓度偏低限制了高营养低叶绿素区生物量;大洋加铁实验证实了在该海区铁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大洋添加铁后,叶绿素的含量、初级生产力均有大幅增长,并致使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细菌拥有比真核生物更高的铁配额,铁对细菌也存在限制作用。大洋加铁实验可以提高生物泵的效率,并可能影响全球碳循环;因此大洋加铁实验对于深化认识大洋微生物环等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80.
为了研究藻蓝蛋白和高等植物类囊体膜之间的光能传递,本实验将诱导表达的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混合孵育后,检测其77K荧光发射光谱以及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量子产量,结果表明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膜光系统I之间存在能量传递使得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本研究为利用藻胆蛋白构建新型光合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