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中下侏罗统)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相与三角洲相环境。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中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发现,有3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差异显著,包括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重排藿烷的丰度以及规则甾烷的相对组成。其中,不同时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则甾烷组成上;而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及重排藿烷的丰度。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生源组成有密切关系。据此,初步将这些参数应用于两方面研究,一是为划分地层沉积环境提供“生物标志物相标志”,二是研究油源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2.
华南扬子板块分布广泛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富含Ni、Mo、Cd、V、Cu、Zn、Ba、REE和铂族元素(PGE),多处Ni-Mo-PGE矿化已形成了矿化体。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时代及特殊的多金属组合特点,其成因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作者以贵州遵义黄家湾矿区的黑色岩系硫化物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围岩及矿层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及不同形态硫的分离、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钼矿层处亲硫元素Ni、Mo、Cd、V、Cu、Zn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Hf、Zr、Ti亏损。在剖面上U/Th比值大于1,在矿层处接近70,代表了一种非正常的海水沉积作用,各形态硫与金属元素沿剖面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在矿层处异常富集。镜下观察发现红藻囊果与金属硫化物之间有密切的共生关系。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镍、铜、锌等金属元素的来源与深部基岩物质有关,这些成矿元素在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下,通过有机硫和硫酸盐还原细菌提供的S2-,富集形成Ni-Mo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红藻囊果的发现及其与各种金属矿物之间密切的空间关系进一步证实生物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3.
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以ArcGIS Engine 9.3和MapGIS 6.7为开发工具,实现了软件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54.
底栖宏观藻类能否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烃母质是烃源岩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根据典型生殖器官(囊果)的形态,结合重排藿烷类特征生物标志物,新鉴定出了底栖宏观红藻类生烃母质.鉴于该区很多原油中富含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由此说明原油可能有来自红藻的贡献.为查明此,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藻及其相关生物对区域油气生成/聚集作出过贡献,即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可能存在底栖宏观红藻类生烃母质,这提供了新的底栖宏观藻类生烃典型实例,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科学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5.
本文针对城市防洪的特点,论述了基于3S(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防洪管理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体系结构设计等内容。总体设计思路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化要求,按照层状结构划分为决策层、业务层、管理维护层和技术支撑层4个层次。总体结构设计包括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和软件体系设计,并以深圳市防洪管理支持系统为例,介绍了提出设计思路的具体实现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6.
粤东北嵩溪银锑矿有机质特征及成矿元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区的有机质特征有有机碳与成矿元素银、锑关系的研究,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对有机碳与成矿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以及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初步的探讨。有机显微组分中的大量落质体及藻碎屑体指明了成矿早期的海相环境,在对矿区内黑色页岩系中的有机碳、硫、银、锑含量对比分析之后发现,有机碳与其三者存在着良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有机质在银锑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工作的结果初步表明了  相似文献   
57.
对于指数1且关联可测的不确定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将反推方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研究了其鲁棒渐近镇定控制问题.基于反推方法来构造镇定控制器,利用3层的神经网络来逼近每一步控制器构造过程中的不确定项.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进行在线调节,并适当选取每一步虚拟控制器的参数,最终得到的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58.
我国早古生代煤主要蕴藏在煤炭资源贫乏的南方各省,因坚硬似岩石又称之为石煤,储量极为丰富,仅浙江至广西就分布有长约1 600 km的石煤矿,石煤中含有或富集了多种金属元素,目前已发现的伴生元素达60多种,如钒、钼、磷、钡、镍、铀、金、银等,局部可形成工业矿床而作为某种矿物资源单独开采,是我国有待系统开发的潜在的多矿产资源。研究表明:石煤形成于以菌藻类为主的生物堆积和浅表海或古陆边缘的海相还原环境,含有大量的菌藻类(如蓝绿藻和褐藻)、古孢子、海绵骨针及一些分类尚不明确的原始动、植物等生物化石,具有低碳、高灰、高硫的特点,海相沉积环境和藻类对硫的机械富集与捕集是造成含石煤岩系中硫含量高的主要因素。石煤中富集的金属元素绝大多数是亲硫元素,早期聚煤作用过程是石煤中伴生元素富集的重要阶段,多金属硫化物是石煤中金属元素最重要的赋存形式,主要有硫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硫镍矿、辉镍矿、辉砷镍矿、针镍矿、含镍黄铁矿和硫钼矿等,大量实验及同位素研究资料揭示了细菌还原硫酸盐作用是导致大规模金属硫化物矿化最可能的生物营力,也是石煤和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的成煤和成矿机制,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直接影响了金属元素的富集与赋存状态,但早...  相似文献   
59.
宽级配砾石土广泛分布于泥石流易发区,其强度特性是正确评价泥石流启动和防治设计的关键性问题。为探讨宽级配砾石土强度参数与最大颗粒粒径和颗粒级配的关系,针对3种不同颗粒级配缩尺处理后最大粒径分别为30mm、20mm、10mm和5mm的宽级配砾石土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宽级配砾石土具有液化特性,试验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硬化3种形态;对于出现液化的土体,有效内摩擦角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有效内摩擦角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特征粒径的增大呈分段线性增大。研究结果为泥石流启动预测和防治工程设计的参数选取提供一定参考支持。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河南省陕县铧尖嘴重晶石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研究,并与邻近已知矿区类比,认为该区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