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主要变化范围为-6‰~4‰,平均值为0‰,峰值出现在0‰~2‰,呈塔式分布;无明显的重硫、轻硫富集,说明硫源较单一;矿石矿物及岩石的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8.13~18.74、15.38~15.68和37.1~38.93,其平均值分别为18.38、15.54和38.09。同时,数据结果显示:成矿带的东部与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铅同位素差异,西部矿床中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而东部矿床中铅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地幔和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  相似文献   
322.
为研究闽江下游沿岸湿地植物硅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闽江下游沿线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0月设置6个采样点,对植物生物硅含量及储量分配比、植物根冠比和硅素转移系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闽江下游植物枯体生物硅含量普遍较高(6.88~70.60 mg·g-1),地下根系生物硅含量普遍较低(2.02~16....  相似文献   
323.
上海天文台原子频标研究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58年开始原子频标的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氨分子钟和各种类型的氢原子钟,并实现主动型氢钟的商品化生产。迄今为止,已经研制生产主动型氢钟60多台,广泛用于科学技术各领域。该文简单介绍了上海天文台原子频标的发展、性能指标的改进和氢钟的应用概况,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4.
镰子沟金矿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金矿体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走向与矿区主要断裂方向(北东向)基本一致。在金矿体两侧由内向外可见以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现象。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氦氩同位素结果说明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点。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硫明显富集轻硫的特征,可能和成矿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可能来源于太华群围岩。氢、氧、硫、铅同位素均指示了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成矿流体在早期为富含K+的碱性热液,在上涌过程中与浅部流体逐渐混合,同时与围岩发生充分接触,通过水-岩反应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矿体和围岩接触带形成了以钾长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同时金可能以Au(HS)2-和Au(HTe)2-形式在流体中迁移,最终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25.
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中发育煌斑岩,呈脉状产于冀北寿王坟—五凤楼一带,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岩石化学属基性,富钠,富碱,高Mg#,高钛,属高钛、钠质钙碱性煌斑岩。岩石中富集LREE、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亏损HREE和Nb、Zr、Ta等高场强元素,基本无Eu异常。其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为(1352±13) Ma, 侵位于早白垩世,与寿王坟杂岩体是同一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五凤楼煌斑岩锆石εHf(t)值为-193~-133,模式年龄远老于其成岩年龄,表明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较高的Ba/Th值(12309~43634)和Sr值(9154×10-6~1 257×10-6),暗示源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俯冲带流体的改造;较低的Rb/Sr值(002~011)及较高的Ba/Rb值(108~809)证明其源区含有角闪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五凤楼煌斑岩由俯冲的古太平洋壳富钠流体交代形成的石榴石角闪二辉橄榄岩富集地幔的低程度(05%~15%)部分熔融上侵而成,起源深度为75~100 km。  相似文献   
326.
由于重力观测网点位分布不均匀,密度不够,在精细刻画区域重力场变化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需采用合理的插值算法。文中介绍Kriging插值算法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地区2011—2012年离散重力变化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各个理论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参数,并将实验变异函数模型用于Kriging插值算法,同时综合考虑交叉验证精度统计、插值精度统计结果,以此来研究Kriging插值算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的球形模型、指数模型拟合参数精度高,高斯模型、对数模型精度最差;基于球形模型、指数模型的实验变异函数用于Kriging插值算法得到的插值结果精度最高、图像平滑自然、异常区明显,是一种适合陕西地区重力离散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327.
低熔点亲铜元素(LMCE) As、Sb、Bi、Hg、Pb、Se、Te、Tl、Sn等,均具有亲铜性、低熔点、半金属的特性,在成矿过程中可以形成LMCE熔体,并对Au、Ag、PGE等贵金属的高效富集沉淀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作者对前人研究资料与LMCE热力学相图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浅成低温热液型、造山型、卡林-类卡林型、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探讨了LMCE熔体形成、类型及其对Au、Ag、PGE等贵金属富集成矿的机理,并提出了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矿物组合与结构特征标志。LMCE熔体可以在岩浆过程、(岩浆)热液过程及变质过程中形成,是贵金属矿床重要的成矿机制之一。LMCE熔体中存在大量原子团簇,团簇间的聚集生长会使熔体难以达到相平衡,形成许多非平衡矿物组合,如包含LMCE的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及含LMCE的多相矿物。Au在LMCE熔体中也可以团簇存在,金团簇聚集形成球状或片状,并形成巨富的金矿体。LMCE熔体形成的矿物常以浑圆状、近浑圆状、不规则状的单个或群体组合的乳滴、珠滴、气泡的微粒包体产在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内或沿矿物裂隙线形排列,这些LMCE微粒包体是熔体扰动导致熔-熔或熔-液间发生乳化所致,流体沸腾是引起熔体扰动的主要机制。LMCE熔体不能快速淬火结晶,通常在低温下缓慢冷却达到相平衡,形成复杂的矿物组合,该特点即使在微米到纳米级的矿物微粒中也显著存在。熔体-流体包裹体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作用最为直接的证据。固溶体分解结构、熔体退火结构、矿物-熔体二面角结构、溶解-再沉淀结构等也是LMCE熔体参与成矿的标志性结构。  相似文献   
328.
为有效模拟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水力裂缝随机扩展过程,基于单元节点的拓扑数据结构,利用网格节点分裂方式,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网格嵌入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水力裂缝随机扩展新方法。利用KGD模型解析解和2种室内试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水平地应力差和储层非均质性对水力裂缝随机扩展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1)该方法弥补了ABAQUS平台内置的内聚力单元无法有效模拟水力裂缝随机扩展的不足;(2)在较高水平地应力差下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越强,与水力裂缝相交的高角度天然裂缝越容易开启。所建方法能准确地描述复杂水力裂缝的随机扩展行为,可为裂缝性页岩储层的数值模拟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329.
西秦岭地区矿产丰富,金资源储量巨大。国内学者对于该区域的众多金矿床开展了大量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的研究工作,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此外,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合作—鹿儿坝—崖湾金、汞、锑多金属成矿亚带的成矿流体研究工作比较薄弱。鹿儿坝金矿床为该成矿带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其赋存于三叠统浊积岩建造中,属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主成矿阶段热液石英脉及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H2O气液两相包裹体,少见纯气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CO2-H2O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81~247 ℃,盐度范围为1.23%~10.98%。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水为主,还有少量的CH4、CO2、H2等。氢、氧同位素实验数据表明,流体中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84.4‰~-96.0‰、δ18O值的变化范围为-4.20‰~6.45‰,表明成矿流体来源并非单一,可能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来源。此外,构造体制的转换造成流体沸腾,导致了大规模金等物质沉淀、聚集、成矿。  相似文献   
330.
日前,投资2.5亿元的河南大指造纸集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套中高速宽幅成套造纸装备项目在武陟县如期开工建设。此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武陟县国土资源局又为一宗闲置土地找到了"婆家"。这是该局积极利用闲置土地招商,以存量引增量,提高工业化集约程度,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