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坡面散射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其计算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占清  翁笃鸣 《气象学报》1988,46(3):349-356
本文应用安装在经纬仪上的天空辐射表所观测的坡面散射辐射资料,对散射辐射的各向异性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揭示出坡面散射辐射随坡向、坡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文中还对前人所提出的计算坡面散射辐射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检验、评述。最终提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坡面散射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模式。其物理意义和计算精度都较国外同类模式优越。  相似文献   
62.
丘陵山地总辐射的计算模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占清  翁笃鸣 《气象学报》1988,46(4):461-468
本文根据对丘陵山地地形参数(平均坡向、坡度和地形遮蔽角)的数值模拟结果,应用试验观测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山地总辐射的理论计算模式。文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山地总辐射理论模式的建立;模式参数的数值试验;模式在大别山南部局部地区的模拟结果及其分析。结果表明,山区总辐射受地形影响非常明显。本模式原则上适用于任何地区各种地形下总辐射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3.
翁笃鸣 《气象》1985,11(10):39-43
三、风资料的超短序列订正方法 风资料包括风向和风速资料。一般说,在水平距离不太远的山区两测点间,大气环流背景是一致的,它们之间风状况(风向、风速)的差异主要由两地的地形条件所造成,并且相对比较稳定。换句话说,两者之间的联系形式的随时间变化,较之各站风向、风  相似文献   
64.
我国散射辐射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61个日射站的实测资料,讨论了太阳散射辐射的气候计算方法。在详细分析云对散射辐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理论、半经验散射辐射气候计算式,并利用全国206个站的云量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散射辐射的全国分布。  相似文献   
65.
中国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ERBE的OLR资料以及地表有效辐射气候计算资料,探讨了全国大气有效辐射与气温,大气含水量,总云量等因子的关系,以及纬度,拔海高度对它的影响,得出了大气有效辐射的气候计算式。分析了其在全国的分布,指出,1,7月和年平均大气有效辐射场大致为一不对称的鞍形场,其高值区分别位于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青藏高原为主要低值区。  相似文献   
66.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讨论了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及其年较差在全国的分布,分析了其与总云量、行星和地表反射率以及地面吸收辐射的相互关系。发现在冬季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分布主要呈南高北低型,夏季分布形势为一不对称的大鞍形场,大致与行星反射率分布反向对应。地-气短波吸收辐射与总云量呈负相关,高相关区在我国东部。各站地-气短波吸收辐射与地面吸收辐射的相关系数普遍高达0.900以上。此一特点为从气候上利用地-气吸收辐射反演地面吸收辐射提供初步可能。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1979年5~8月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日射观测资料.对高原夏季大气透明度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并对高原上大气透明度的表征方法以及各种特征量的物理含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给出了计算高原上大气透明度的经验方程和大气透明度的空间分布。最后,还对卡斯特罗夫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中国坡地净辐射的气候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Based on the simulations of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mean orientation,slope,and terrain screenangle)in a hilly land,discussion is made term by term of the technique for modelling of all components isdone in the surface radiation balance over a rugged terrain,thus presenting a computer model for each com-ponent.In terms of experimental data,the components is calculated for the mesh grids of 100m×100 meach over 3.0×3.5 km~2 in the Zhaogongling,southern Dabie Mountains and a map is prepared showing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components for January and July.Results show that the hilly-land surface radiationfield matches the terrain element field quite well,which reveals the determining function of the latter,withorientational effect dominant in winter and terrain screen effect most significant in summer.The simulationtechnique presented is in principle applicable to the calculation for a radiation field in any kind of topogra-phy,thus providing a mea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hilly-land climate resource.  相似文献   
70.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各季和年平均云量对地气系统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季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受云量和云状的影响较大,它们的年变化一般呈弱双峰型,峰值在春、夏季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