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领海基点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外磕脚领海基点的保护实践工作,从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方法、保护范围选划结果3个方面,开展砂质基点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的案例研究,据此提出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的选划依据和方法。研究表明:砂质基底领海基点的保护范围选划应依据海岛的特殊属性,由保护对象的边界向外延伸至潮汐水道,并充分体现地貌整体性和连续性。针对砂质基底领海基点保护,文章建议应加强工程手段实现基底稳定,维护领海基点安全;加强领海基点外业调查,夯实领海基点地形水文资料基础;加大领海基点巡查力度,持续推进领海基点实时动态监视监测;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领海基点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海洋海岛意识等保护管理建议,为领海基点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2.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①中晚燕山期-喜山期是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的主要时期,在其构造挤压、抬升的背景下,地层流体在晚侏罗世-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其中白垩纪及新生代末期是最活跃的2个时段;②在以喜山运动为主的构造活动时期,研 究 区各个层位都不同程度遭受大气水下渗的影响,且随着地层层位由老到新,影响逐渐增强,油气保存条件依次变差;③黄平凹陷及周缘古大气水下渗深度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其燕山期-喜山期的大构造背景相契合,佐证了古流体活动主要发生于该时 期,其大气水下渗深度为1400~4100m,其中余庆、黄平-凯里、凯里-麻江等地区大气水下渗深度较小,是油气保存的相对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33.
基于基岩海岛侵蚀研究,利用基岩海岸演变模型,界定浮山岛的海蚀岸类型,估算浮山岛基岩海岸侵蚀后退速率,并结合实地登岛调查分析,提出了浮山岛保护修复方案.建议采用生物屏障的手段达到消浪作用,减少海岸侵蚀,恢复当地生态系统;同时采用生态和工程结合的方式在浮山岛和浮山东岛两岛之间创造潮间带沼泽地,并栽种草本植物来稳定沼泽地,以...  相似文献   
34.
乐清湾口海域春秋季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12年春季和10月在乐清湾口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甲壳动物资料,对乐清湾口海域的甲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34种甲壳动物,隶属于2目17科23属,春季优势种仅有三疣梭子蟹1种,秋季为日本、口虾蛄、中华管鞭虾、三疣梭子蟹4种,两季优势种更替较显著;秋季物种数较春季丰富,调查水域中心区域物种数较多;秋季甲壳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春季;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乐清湾口海域的甲壳动物以季节性的广温低盐种类为主,该海域位于河口,受瓯江径流影响较大;春季受瓯江径流淡水水团影响,物种较少,而秋季受交汇水团影响,物种丰富;春秋季组内并无明显规律,地形、水深和水系等外部因素对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5.
冯冲  陈程  李梦瑶  张磊  朱涛  许涛  邹贤利 《地球学报》2022,43(5):689-697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发育异常高压, 异常高压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动力条件, 目前已经在超压带上发现大量高压油气藏。为了揭示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恢复成藏期古压力演化特征。利用测井方法和2D盆地模拟技术, 得到超压的分布和演化特征, 并讨论了超压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单井地层压力结构可以分为三类; 由古至今, 各地层超压逐渐变大, 超压由浅部地层向深部地层逐渐变大; 各时期平面上超压分布呈规律性变化, 整体上是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增大; 超压的分布和演化成为油气垂向运移有利动力条件, 对研究区高压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中国756个站点观测数据、Nio3区海温指数和74项环流指数等资料,应用EOF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西部山区夏季(6—8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和大尺度环流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山区夏季降水与冬季(上年12月—2月)Nio3区海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的相关关系与月份、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西部山区降水还与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西部山区夏季平均降水作为预测量,前期冬季Nio3区海温和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作为预测因子,分别对秦岭、巫山山区降水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对2009—2018年夏季降水进行独立样本回报检验,发现预测模型对秦岭、巫山山区的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0%和80%,相对误差绝对值通常小于10%,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土地整理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应是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土地整理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农业资源安全生产的平台,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在应用各种预报方法作每日的天气预报时,常遇到的各种预报方法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形,这时需集各预报结果为一体作为群体决策意见,作者介绍了后置群体评价方法在天气预报决策中的具体应用,用该方法进行决策,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张素金  富瑶  蒋丽交  赵飞 《测绘通报》2021,(10):103-10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实现了受众身份的重构,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让公众真正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地理信息作为信息的种属分支,势必会在全媒体时代的浪潮中发生变化。本文针对全媒体时代下地理信息的传播模式进行了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以信息的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地理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全媒体时代下去中心化、辐射扩散式的传播模式。结合全媒体的特点从传播主体、内容、形式、受众和方式上分析了地理信息的传播特征,对当下地理信息传播态势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40.
沉积物粒度与表面微形态特征是反映沉积环境及源区等信息的重要指征。基于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影像,研究广东省东海岛海岸大岭剖面的海岸风沙沉积物石英颗粒与微形态特征,以揭示其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结果表明:(1)大岭剖面的粒度特征总体具有典型风成砂的特点。(2)大岭剖面沉积物石英颗粒磨圆度适中,表面具有麻点/麻面、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水下磨光面、鳞片状剥落等特征。东海岛大岭剖面石英颗粒先受到流水磨蚀与搬运作用,再受到风力的二次搬运和改造作用,风力作用特征显著。(3)大岭剖面整体上记录了从温暖湿润环境向寒冷干旱环境演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