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北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震剖面显示华北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演化史,大体上形成有三层“断-坳”结构:(l)中新元古界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2)侏罗系的“断”上白垩统的“坳”;(3)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2.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胞质内出现致密的前顶体颗粒;精子形成早期,前顶体颗粒融合、增大后逐渐成为前顶体;最后,前顶体覆盖在细胞核的前端形成锥状的顶体,与此同时,细胞核发生致密,体积逐渐缩小,由圆球形变成长柱状的精子核。  相似文献   
63.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铁-苏木精染色、整体封片的方法对栉孔扇贝受精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受精前,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入卵后,成熟分裂重新启动,过程如下:⑴精核去致密,体积迅速增大,卵子染色体变粗。⑵第一次成熟分裂结束,放出第一极体,精核扩散速度减慢。⑶卵子发育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精核膨胀至至最大体积,然后开台弥散。⑷第二次成熟分裂结束,雄原核出现。⑸雌原核出现。⑹雌、雄原核以质相互融合,然后凝缩形成染色  相似文献   
64.
中国西部5大含油气盆地边缘断层均是上冲到顶,前第四系地层逆冲到第四系地层之上,说明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和周边时代老的山体最终的形成是在第四纪时期。由于盆地是伴随着第四纪构造层中形成挤压背斜而最终形成的,故而在柴达木盆地第四系构造中成功找到天然气,因此对第四系油气藏的勘探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牙鲆弹状病毒(HIRRV)对敏感宿主牙鲆肾脏原代细胞的敏感性,本研究分别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和胰酶消化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肾脏细胞进行分离和原代培养。研究显示,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培养后,会出现较多的成纤维样细胞,而采用胰酶消化法进行培养后,细胞呈现上皮细胞样且形态完整,7天后细胞的汇合率可达80%。采用胰酶消化法对牙鲆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后进行病毒敏感性实验,实验表明牙鲆肾细胞接种HIRRV后,第3天出现了明显的CPE,病毒滴度达1×105.8 TCID50/mL;RT-PCR可从感染3天的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HIRRV的特异性mRNA;利用抗HIRRV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荧光试验可从感染24h的细胞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信号,信号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胰酶消化法建立的牙鲆肾脏原代细胞对HIRRV较敏感,HIRRV可成功侵染该细胞并在细胞内实现快速增殖。本研究为牙鲆弹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材料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论河西走廊陆盆的演化和最终形成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酒西、酒东、民乐三盆地,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拉张、翅倾运动形成的箕壮断陷被新近纪挤压坳陷所覆盖,形成统一的河西走廊北西西向的盆地,特点是第四纪印度次大陆强烈的推挤欧亚大陆,使祁连山强烈回返,向河西走廊逆掩、逆冲,最终形成河西走廊陆盆。各箕壮断陷之上,上覆古近纪—第四纪地层,使断陷内埋深已超过3.5km。古地温大于60oC,使下白垩统烃源岩达到生烃成熟阶段,部分烃源岩目前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处于新近纪,挤压坳陷阶段形成的背斜和非背斜岩性圈闭,受第四纪强挤压,与具有异常高压的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相匹配,可形成自生、自储、自盖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地震信息为基础,应用多旋回先张后压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史理论[1,2],系统阐述了渤海湾盆地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应用高质量的勘探地震信息,将渤海湾盆地海域石油构造样式划分为透入、拆离、渗入式三大构造样式,13类亚构造样式。最后以复合构造样式和复式油气藏(田)的描述作为构造样式的结语。  相似文献   
68.
69.
《浙江古旧地图集》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组织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下卷,收录了从南宋到民国期间的古旧地图共800余幅。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收录最为全面、完整的一本古旧地图集。  相似文献   
70.
东营油气开采区土壤环境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营油气开采污染区土壤环境状况的研究,发现井口附近土壤中Cr、Pb、Zn含量较高,随着离井口距离的加大向两侧有降低的趋势;Cd含量基本上在井口处表现为高值,在井口两侧的土壤中含量降低并趋于稳定;Cr、Zn含量受落油污染的影响较大,影响范围在1 m以内;Cu、Ni、Pb和As的含量随深度变化不大,仅在80 cm或1m深度处略有增加;多数采油井附近的土壤中,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含量最大值存在于采油井口处,这与油田开发过程中落油易在井口处富集的现象相吻合;采油井附近土壤中烃类含量有随时间而逐渐减弱的趋势,说明开发时间越长烃类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