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21.
河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学研究基地之一。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的相关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30多年来河南地理学研究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扩充、研究思想转变、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视野扩展、研究水平提高。目前,公司地理与产业集群、农户地理与农区发展、城市地理与城市群发展、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典型地域自然地理研究已成为河南地理学研究的优势领域。未来高层次成果将继续增长,研究将更加注重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更加侧重环境化和综合化,人文地理研究将侧重全球化和地域化,新方法将被进一步利用,农区发展、城市化、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等重点研究领域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22.
灰土的浸水强度及残余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海珍  王昊  高春  朱浩稳 《岩土力学》2010,31(9):2781-2785
灰土的浸水强度和残余强度在续建工程、改建工程及工程事故分析中经常遇到,故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笔者对40余件2:8灰土(兰州黄土与石灰配制)试样进行静三轴试验,探讨其残余强度和浸水条件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灰土的残余强度? R与其围压? 3呈线性关系:? R =A? 3+B。其规律类似于岩石,原因是由于残余强度阶段灰土碎裂成块,破裂面上的摩擦作用类似于岩石碎裂时的作用;灰土首次浸水后强度有所下降,但随着浸水次数的增加其强度有所回升,最后稳定于一个不高于其原始强度的值;另外还观察到,灰土不可简单地判断为一种脆断性的材料,其脆断性受围压和含水率等因素的制约,围压越大,脆性越不明显,当含水率降低到某一值时灰土表现为脆断性。  相似文献   
323.
还原论与农户地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小建 《地理研究》2010,29(5):767-777
依据科学研究的还原论方法和数学逻辑,分析指出农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单元是农户。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组织学相关原理,建立了农户地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农户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研究、农户区位研究、农户发展环境研究、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研究。除了单一农户研究之外,农户地理还包括通过正式联系或非正式联系所形成的农户群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户在农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农户与地理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轨迹及其相互印记又决定了农户地理研究在地理学中的特殊意义。沿着这一方向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理论。  相似文献   
324.
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李小建  苗长虹 《地理学报》2004,59(Z1):153-161
从地理学家的制度、文化、关系和尺度转向及主流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诸方面,评述了西方经济地理学近年的研究进展,指出这两支脉络交互学习有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应科学借鉴西方经验,注重在研究中分析和提炼理论问题,不断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合理使用模型和计量方法,加强微观视角和政治经济研究;在此基础上,应重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科学看待已有研究特点,发掘特殊的思维方法.中国国情下的独特问题的研究,比如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对于推出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5.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定量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区域差异,表现为沿海地区、南部地区和三大工业较为发达的直辖市明显高于其它的地区;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其中,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多面性。对中部农业地区的案例研究,证实了即使在外部力量影响较弱的地区,其不利方面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6.
宋志军  李小建  郑星 《地理学报》2021,76(12):2909-2928
城市空间具有市场、规划双向驱动的特点,但中国学界对两者空间影响尺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以1980—2010年浙江10个城市的城乡过渡带为案例,以其兼有市场、规划驱动的院落组级、街坊级、小区级、居住区级约60 m至约800 m的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利用5年期数据对这一微中观空间进行了广义空间多重分形分析。整体分析显示,规律化、趋势化和无序化土地斑块演变组分的耦合,在城乡过渡带形成了3个基本尺度区间:市场驱动为主的院落组级空间,规划驱动为主的居住区级空间,两者过渡的街坊级、小区级空间。空间拓展的主导性分析表明,因市场、规划在各尺度上引领作用的不同,院落组级、小区级、居住区级空间演变的趋势化与规律化相复合的特征明显,街坊级则偏于趋势化与无序化复合下的空间演变。主体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各尺度区间在相应驱动力的作用下,院落组级空间以趋势化的集聚、小区级、居住区级空间以趋势化的扩散为主;街坊级则突出表现为无序化的空间拓展。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f(a)-a(q)曲线上规律化、趋势化、无序化区间的组合及时序变化,量化地认识了城乡过渡带常为趋势化与规律化相复合的空间拓展所主导、但却以趋势化的空间拓展为主体的客观现象,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市场、规划的空间影响尺度划分、“多层级特征的系统辨识”提供具体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7.
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过程与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沙漠旅游主导型省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沙漠旅游主导型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以及ArcGIS空间可视化表达方法对2009—2018年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过程与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各市发展程度差异显著;耦合协调度指数由2009年的0.3121上升至2018年的0.5655,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改善,趋向于协调发展,耦合协调程度由低水平失调的旅游经济滞后型发展为高水平协调的生态环境滞后型;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变化明显,且差异显著;剪刀差整体演化速率较为稳定,波动趋势极为平缓,表明两系统演化速率差异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耦合度夹角在45°—90°波动变化,表明两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28.
乡村振兴下的聚落研究——来自经济地理学视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文首先从人地关系视角分析了乡村问题的背景及乡村振兴的内容逻辑,提出乡村衰退是人地关系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结果,乡村振兴最终目的就是调整人地关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产要素价值变化。对乡村振兴地理研究的评述发现,多数关注其战略内容的实施,而对乡村人口重要载体的乡村聚落重视不够。事实上,乡村聚落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密切,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场所,是乡村人地关系调整的核心和关键抓手,在乡村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而已有的乡村聚落地理研究多聚焦空间变化,并且重实证轻机理,尤其是与乡村振兴相关联的聚落演变机理研究尚无成果问世。最后,基于乡村聚落在乡村振兴中关键作用,提出从人地关系协调出发,加强乡村聚落演变理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趋势、乡村聚落专业化转型、乡村聚落整治优化及乡村聚落风貌景观等5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9.
韩城西山基岩破裂带位于古生界地层组成的倒转背斜顶部,南起韩城市西北的盘道川,北至禹门口,长约16公里,宽约300~600米,总体走向北30~40°东。  相似文献   
330.
加里寧[參1]所提出的根據總來水及用匯流曲線來推算和预報逕流的方法。已得到廣泛的採用醒朐笱芯克透鞯胤剿臍庀蠊芾砭炙霭娴脑S多著作證實了這點,這些著作都以上述方法爲基礎。但是至今這種方法僅限用於情况較爲類同的河流——蘇聯歐洲部分的平原性河流。因此把這種方法試用於其他對象,特別是試用於多山區流域內的各河流以求其實践結果是有意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