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6 毫秒
51.
结合海事VTS系统的特点,根据雷电防护原则,提出了内外部结合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采用等电位和接地、屏蔽、合理布线、浪涌保护等措施,从而起到雷电防护目的,为海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2.
就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展开讨论,主要分析其防雷措施及接地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3.
北京地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预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自下而上的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即在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下,由下级指标综合核算上级指标系数。在第2级指标计算中,风险区划的危险性指数由历史降水量资料推算得出,风险预警则用实况及预报降水量来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暴雨敏感性指数综合叠加地形、不透水地表因子及河网密度得出;暴雨积涝的风险暴露因子侧重地均人口密度、地均GDP及重点防汛指标等因子,着重于城市地区人口、经济、防汛重点目标的暴露程度。然后在危险性、敏感性及暴露性指数的基础上叠加得出积涝风险指数。通过对比发现,得到的风险区划结果与2004—2008年北京地区暴雨积涝的历史灾情基本吻合。最后,选用北京2011年“6.23”暴雨作风险预警的实例应用检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下而上的快速风险评估结果与积涝的实际发生情况较为接近,无论是风险变化趋势还是风险区域分布情况均与当天的积涝发生情况基本吻合。即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快捷地圈定城市地区各级风险区域,能较好地满足风险评估、区划及风险预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海洋功能区划保留区选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功能区划中的保留区是后备的海洋资源,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未开发海域.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全国和省级区划编制中,对保留区内涵进行了调整,2006年颁布实施的《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 17108 2006)提出了功能区选划方法,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且不能满足保留区内涵调整后的需要.结合新一轮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保留区设置的意义和保留区内涵,分析了保留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目标导向法、排除法和综合分析法三种保留区选划方法,最后针对保留区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河南省淅川县位于我国重要绿松石产区——秦岭东部绿松石矿区东延部分,与淅川毗邻的许多早期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绿松石制品,因此淅川绿松石的矿料流布受到许多考古学者的关注。研究淅川绿松石的矿物学特征有助于完善我国不同矿区绿松石矿物学研究,为追溯我国早期绿松石文物的矿料来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粉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淅川绿松石进行结构研究,辅以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淅川绿松石的矿物组合。结果表明:淅川绿松石主要由细小的鳞片状、短柱状、板片状微晶集合体组成,可见环带状、结核状、碎斑碎粒状结构;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微晶结构,可知其微晶的大小、晶型和分布状态会影响淅川绿松石集合体的致密程度和颜色;淅川绿松石集合体中常见石英、玉髓和铁氧化物,部分样品含有硫磷铝锶矿。通过对比其他矿区绿松石矿物组合,发现淅川绿松石与湖北地区的绿松石矿物组成相近,主要杂质为石英、褐铁矿,明显区别于安徽地区以高岭石为主要杂质矿物的绿松石。  相似文献   
56.
云的存在会对遥感影像的处理及目标识别等产生影响,因此,自动提取云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高分影像上更加复杂的云的细节形态及似云目标的干扰,使得高分影像的自动云提取难以达到实用水平。本文以雪地为例,选取形状、纹理和边缘3个差异化特征作为云与似云目标区分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区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云和似云目标的云检测算法。首先利用Wallis滤波对输入影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影像中不同尺度的影像纹理模式;然后对影像进行快速稳定的均值漂移分割,利用灰度和纹理特征构成支持向量机的第一层分类器,将分割后的区域对象分成"云"和普通地物,再利用边缘、形状、纹理等特征结合灰度特征构成支持向量机的第二层分类器,将"云"区分为云区和似云目标;最后使用Grab-cut对云检测结果进行边缘迭代精化。本文算法取得了优良的试验结果,证明了算法在似云目标干扰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精确云检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7.
怡凯  王诗阳  王雪  姚洪莉 《地理科学》2015,35(3):365-372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降雨量、土壤、遥感影像等为基础数据,运用GIS与遥感技术,结合RUSLE模型研究辽宁省朝阳市2001~2010 年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如下:① 2001~2010 年土壤侵蚀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 年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54.02 t·hm-2·a-1,为10 a 间最低值;② 微度土壤侵蚀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以上2 个指标在2010 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③ 朝阳县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最高,为747.33 t·hm-2·a-1,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29.2%、32.67%、34.57%、31.41%。  相似文献   
58.
应用伯努利原理和CFD应用软件FLUENT,对影响北方民居通风排烟和CO中毒事件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气象条件的CO中毒事件预警方法。结果表明:影响民居通风排烟的气象条件主要有风速、气温(室内外温度差)、变压和相对湿度等。风速是影响通风排烟和CO中毒的主要气象因素;在弱风条件下,室内外温度差和气压的变化对通风排烟也有重要影响。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民居通风排烟气象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基于气象条件的CO中毒事件预警方法,经检验表明该方法对中毒事件有一定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59.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9,自引:9,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1~2000年北京2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4个时次(02:00、08:00、14:00、20:00)的温度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区和郊区多个站点的平均值对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和长期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指出:(1)北京城市热岛强度和总人口对数呈线性相关关系,其长期变化相关系数为076;(2)北京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与城市热岛影响范围呈同步变化趋势;(3)不同时次城市热岛强度的长期变化指出,北京城市热岛强度以平均每10年022℃的速率加剧,其中1999年北京热岛强度达113℃(夜间,02:00);(4)夜间热岛强度明显大于日间.就10年平均而言,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夜戒热岛强度均超过05℃;(5)一天4个时次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冬季强、夏季弱.并且,夜间02:00时热岛最强,中午14:00时热岛最弱.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广西隆林西南部一条线性影像带的成因,分析其与右江断裂带的构造关系,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及地面地质地貌调查的方法开展此项工作。在哨兵卫星影像中,一条清晰的北西西向线性影像带出现在弄桑屯至隆内屯之间,长度达5 km,且与控制水系同步拐弯的大古城断层谷成17°~20°夹角。野外调查显示,线性影像通过隆内断层谷地的南侧谷坡上方,且表现为倾向南的反坡向陡崖。在陡崖向东延伸的方向上可见倾向南南西的正断层。在其西部弄桑河河流拐弯点附近,线性影像带上有倾向北北东或北东的正断层发育。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支持下,弄桑河河流拐弯点的上游河段在河流纵剖面上存在裂点,其落差约78 m。裂点河段的上游和下游均有正断层出露。经分析后认为,控制线性影像条带的断层为走向北西西向的正断层(弄桑—隆内断层)。该正断层与控制水系同步左旋拐弯的大古城断层、右江断裂带旧州—泽屯小段构成了一个左旋走滑的里德尔剪切体系,它们分别是这个剪切体系中的T破裂、R破裂和Y主剪切破裂。该里德尔剪切系统至少在喜马拉雅期期间有过长时间的活动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