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城镇用地扩展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中国1990—2000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自然区划图,将中国分为6级城镇用地区。第一级城镇用地分类包括辽东胶东山地丘陵、华北平原、鲁中山地丘陵、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粤桂闽丘陵平原、华北山地丘陵。这些地区城镇用地比重高,城镇扩展速度快,城镇扩展面积占全国城镇扩展面积的71.47%,城镇扩展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占全国的69.88%;其中华北平原占全国的24.54%,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占20.15%。城镇扩展占用的主要是耕地资源,占其扩展面积的78.96%;其次农村居民点用地占10.2%,林地占4.48%,草地占2.6%,水体占1.56%,独立工矿用地占1.43%,未利用地占0.77%。城镇居民点用地扩展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从而造成耕地资源的大量减少,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利用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期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的来源、去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生态退耕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城镇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上海;农村居民点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河北、安徽、山东、广东、新疆、河南。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西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退耕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宁夏地区。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部分耕地被转变为库塘。新开垦耕地资源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毁林开荒主要发生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垦草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地区。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的减少及东北、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开垦,耕地开垦的结果是对西北及东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