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61.
SEED格式地震数据的快速转换软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CDSN台站的设备配置采用IRISGSN的标准,它的功能之一是能够直接生产出国际流行的SEED格式数据。SEED格式以其数据编排科学合理在地震学界广为应用。拥有生成SEED格式的地震数据的功能。则在地震数据管理方面向国际接轨迈进一大步,也使我国地震工作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数据服务,从而促进了地震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2.
63.
64.
辽东裂谷白云金矿载金黄铁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金矿是辽东裂谷区内重要的大型金矿之一,长期以来缺少直接的年代学数据。本次对白云金矿不同矿石类型中的8件载金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225.3±7.0 Ma(MSWD=5.8),187Os/188Os初始值为2.1±2.8。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次年代学研究得出:白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其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白云金矿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其形成构造背景可能为受蒙古–鄂霍次克大洋向南北两侧俯冲之后的陆内后碰撞造山环境。本次研究也为今后在辽东裂谷区寻找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时晓露  马玲  刘瑱  朱炳文 《安徽地质》2016,26(2):158-160
测定岩石类样品中的Zr含量,酸溶经常结果偏低,碱溶通常较难获得较低的检出限。本文选取了不同岩性的岩石类国家标准物质GBW07104、GBW07106、GBW07107、GBW07114、GBW07835、GBW07836、GBW07837作为实验样品,分别采用酸溶后复溶、Na2O2碱熔、赶硅后Na2CO3和Na2B4O7三种前处理方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参数优化后上机测定,结果表明:对样品赶硅后加入少量Na2CO3和Na2B4O7混合试剂高温熔融处理岩石样品后,锆的测量值准确度高,而且获得了最低的检出限,同时缩短了方法流程,操作快捷。该方法更适用于各类岩石样品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66.
对一类激励函数是Lurie型(包括有界和无界激励函数)的具有Markovian切换的时滞回归神经网络的Lagrange全局均方指数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回归神经网络在Markovian切换状态下的Lagrange全局均方指数稳定的充分判据,并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68.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国家气象站资料,统计了1961—2015年各站和全区月、季、年强冷空气的次数资料,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强冷空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1961—2015年强冷空气次数全年20站、春季11站、夏季17站、秋季12站、冬季8站,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在时间尺度上,1961—2015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减少0.401次,呈显著的减少趋势;该区域夏季和秋季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分别减少0.094、0.119次,也呈显著的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每10年分别减少0.087、0.076次,减少的趋势不显著。在时段尺度上,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1983—2014年呈显著减少趋势,而1962—1982年仅存在减少的趋势。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减少是由年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和年大风日数显著减少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69.
????1999~2009???IGS????????????????(TEC)????????????TEC???????I????dc????????????I????nc?????????仯??????仯????????о????????????????????????????????I????dc???????????????????????????????????????????????????????????????????????????I????dc?????????仯??????????????I????nc????????γ????????а???仯??????????I????dc???????I????nc????????仯????????????仯???仯????????????????85%?????????I????dc????????????????????????I????dc???????I????nc?????????仯?????澭γ??仯???????????????????仯??????????????????????I????dc????????I????nc?????????????P????????????????????????????0.9???????????D????st????K??p??A??p???????????????????????????С??0.4??????????????????????????????????????????TEC????仯????????????á?  相似文献   
70.
赵亚蓓  孥培君  时建新 《东北测绘》2012,(2):138-141,144
在介绍OpenGL特点的基础上,对系统框架设计、管网数据组织、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系统的可视化研究为领导部门进行管网规划、改造等提供了辅助决策功能,实现了地下管线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