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在讨论铜街子水库诱发地城发生的基本条件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水库下游福禄-带的典型地震事件发生的构造-应力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认识到该区存在顺层型传导空隙水压的结构,并对此结构类型的空隙水压传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顺层型空隙水压的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32.
滇西北玉龙雪山隆升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玉龙雪山东西两侧断层的系统研究,发现其东西侧的断层均为倾向山内的逆断层。因此高耸的玉龙雪山是在主压应力方面为近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治双剪型逆冲断裂而迅速抬升的,而非前人认为的“地垒”式正断隆升。  相似文献   
33.
在滑坡的变形迹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岷江上游汶川-较场河段内28个典型滑支的稳定性进行评判,评判结果表明:目前岷江上游汶川-较场河段内共有10个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堵江。  相似文献   
34.
隧道的埋深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大埋深特长山岭隧道的日益增多,过去关于隧道埋深的划分显得过于粗糙,有必要进行更详细的分类.隧道按埋深分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围岩的变形破坏方式,而后者与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密切相关.大多数山脉的初始地应力架构基本类似,即,σHmax、σHmin分别与山脉走向垂直和平行,σv/σHmin随标高的变化而变化.鉴于大多数长隧道都与山脉走向垂直,根据σv/σHmin、围岩变形方式、变形破坏位置及围岩自承能力等,将隧道划分为浅埋隧道、深埋隧道和超深隧道三大类,它们的临界深度分别为(2~2.5)hq和500m.  相似文献   
35.
某工程岩体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某工程岩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一种逆冲推覆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弹塑性的有限元模拟和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工程岩体在天然或有蓄水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在天然与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共同作用下,它也是稳定的,在有540-600m蓄水位及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时,它将有可能发生破坏,在610m蓄水位及地震烈度为Ⅷ度的情况下,它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6.
工程水文地质学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岩土体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分散的单一研究状态,缺乏系统的从地质机制分析到地质模型抽象,进而由模拟再现到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治理措施论证的全过程研究。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水电工程中水 -岩和水 -工程建筑的作用类型及特征基础上,认为可能出现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渗漏、库岸及高边坡的稳定、坝基、坝肩抗滑稳定、枢纽区深层承压水问题等。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对龙羊峡水库地震活动期间的水压位移场、水压应力场和固体潮应力张量进行了计算;然后分析了此期间的微震活动与各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出本区水库地震的诱发过程是“库水渗透——提高岩体局部段的现今应力水平——库水荷载效应和固体潮该为张量的联合激发作用——裂纹串通(或扩展)——发震”的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对龙羊峡未来水库地震危险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8.
川西地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本文通过区域活动构造格架、地震活动性及现今地应力场的研究,建立了该区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首先根据震源机制解、实测地应力及地形变测量等资料,对现今地应力场及力源机制进行了反演。然后通过不断调整模型的边界力量值及介质力学参数,模拟了1893年以来四个地震幕地震的迁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地震幕的地震危险区。最后从断裂力学观点出发,建立了震级与地壳应变能密度和地震破裂带长度的近似关系,估计了川西未来地震幕地震危险区的最大震级。  相似文献   
39.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地壳岩体内各种破坏事件的发生,无论是由内动力引起(如地震)还是由外动力造成的(如滑坡),都是某种岩体力学作用在地壳岩体内长期累进性发展  相似文献   
40.
滑坡灾害的空间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可靠性理论在滑坡灾害空间评价中的应用,这种方法分区标准统一,清晰地标识出科技的稳定性,有利于计算机处理;介绍了确定影响因素相对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