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根据海湾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等实际资料,将海湾冰海沉积物划分成残留古冰碛物、残留副冰碛物和混合副冰碛物三类,对比了它们的特征,分析了它们的成因。此外,对海湾沉积物来源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东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东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及其地质意义,首先有必要概略地了解东海海底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及近期演化史.东海陆架范围广阔,地形平坦,最宽处达960公里,我所实测资料表明,陆架区平均坡度58″,冲绳海槽西坡平均坡度1°10′00″,为世界上典型宽展陆架之一.陆架水动力条件复杂,既有低温低盐的沿岸流,也有高温高盐的暖流;既有周期性的潮汐流,亦有偶发性的风暴潮.著称世界的长江、黄河为本区带来了大量的陆源物质.据地震资料揭示,东海陆架新生界的厚度达6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粒度分析资料,研究了长城湾、南阿德雷湾及长城站区周围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类型与分布,讨论了采样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如物质来源、地形地貌、风暴或极地气旋、海湾水动力条件、冰川与浮冰、冰冻与融冻现象等)对碎屑沉积物的性质与分布的影响,从而揭示了冰海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23个表层沉积物中碎屑矿物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主要矿物有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橄榄石,玄武闪石、石榴石、磷灰石、锆石、金红石及火山玻璃、斜长石、石英等;2.根据矿物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本区可分为三个矿物区和三种矿物组合类型:①基性火山碎屑矿物沉积区,矿物组合类型为辉石-火山玻屑型;②中酸性火成矿物沉积区,矿物组合类型为辉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③基性火山碎屑矿物和变质矿物混合沉积区。矿物组合类型为辉石-绿帘石-石榴石-石英-火山玻屑。  相似文献   
15.
对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及其中稀土、微量元素的定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Q型因子分析结果得出调查区重矿物组合的因子模式,它们主要受物源和海流的控制。R型群分析把22种元素划分为3群和9个亚群。元素的分群现象显示了元素与岩石在成因上的专属关系,而亚群则反映了元素地球化学习性的差异及元素共生组合或伴生关系。讨论了元素亚与重矿物组合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了南极长城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定量地给出了Au、Ag、La、Ce、Nd、Sm、Eu、Tb、Yb、Lu、U、Th、Cr、Ir、Zr、Hf、Ba、Sr、Cs、Ni、Sc、Rb、Zn、Ta、Co、As、Sb、W等28种元素的含量,测定不准确度为3~5%。根据测定数据所做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表明,不同地段沉积物的组成有所不同。有些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克拉克值,有的站位Au、Ag的含量接近工业边界品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矿产研究与开发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兰 《地质论评》1991,37(5):465-467
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动力、空间资源,而且储存着极丰富的矿产资源。在80年代,由于开发海洋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海洋矿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进入了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陆架石油与天然气中国海陆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研究表明有12个盆地很有远景,目前主要在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璩东南、莺歌海和北部湾和台湾近海等11个  相似文献   
18.
冲绳海槽陆源碎屑峡谷通道搬运与海底扇沉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应用“向阳红16号”1992年地质调查和“向阳红9号”1995年地球物理调查的实际资料,并参照8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成果,对冲绳海槽沉积物类型、陆源组分的堆积形式、沉积速率、物质通量以及沉积环境状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冲强海槽陆源碎屑主要集中在海底峡谷口外,形成海底扇沉积,海底扇以其与峡谷伴生而地势和缘、陆源组分含量高、沉积通量大、沉积物楔入体复合叠置为标志,揭示出海底峡谷在陆源碎屑向海槽输送过程中的通道作用;提出陆架潮流与海底峡谷内波、内潮汐的联合作用是陆源碎屑经峡谷通道向海槽持续搬运的主要动力因素,而黑潮摆动及其涡旋分支对峡谷上游沉积物的供给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夏季航次冲绳海槽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对海底岩石实施拖网取样,在与那国海底洼地西南边线采集到新鲜玄武岩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银同位素分析等。结果表明,岩石为橄榄拉斑玄武岩,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具有地慢柱洋中脊玄武岩的特点;成岩熔浆来自上地慢,分异程度较低,混合作用较弱,结晶液线温度为1150-12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讨论了长城湾现代滨岸砾石沉积的形态、规模、粒度和组构特征及滨岸带沉积动力环境。认为砾石堆积体系中高纬滨岸风暴沉积的产物。堆积体规模较小,形似堤坝,走向与海岸线大体平行。砾石主要由玄武质火山熔岩的岩屑组成,颗粒表面新鲜,多为扁度差的多角体,保留着冰碛砾石的粒态特征。粒度组成和粒级分配上具有冰川-海洋作用双重性质。砾石堤中砾石排列杂乱,层序不清,层理构造不发育,形态分带不显著,仅在堤的向海侧稍显粒度分带现象,由堤的顶部到上中部至基部,分别为砾石带、粗细砾带和砂砾带。滨岸带不同地貌部位,沉积动力环境存在一些差异。从风暴高潮位至大潮低潮位,水动力的簸选作用具有好→差→较好→较差的规律性变化,沉积物随之出现:较粗较匀→粗细混杂→较细较匀→粗细颗粒较混杂的韵律式波动。并指出这些特征与极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