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作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的监管者,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深化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改革是促进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不仅涉及科学分类,而且需要优化事业单位布局。在系统梳理和分析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等多个实际角度出发,研究提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单位布局调整的设想。  相似文献   
93.
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发展现状仍不清晰。通过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内涵、调查统计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分析得出测绘地理信息类知识产权的创造数量相对偏少、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抑或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创造与运用能力缺乏评价手段、发展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快构建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符合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特点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4.
自然语言空间查询是智能信息检索在GIS领域的扩展。自然语言的自由灵活性在降低用户查询难度的同时,也对查询语句的规则匹配增加了难度。鉴于此,提出基于编辑距离的规则匹配模型。在词语层面,计算编辑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提供候选项,通过用户选择来建立未登录词与空间词库的匹配关系;在语句层面,应用编辑距离的思想来实现未登录句式的规则匹配。最后,开发了规则匹配工具,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在R*-树的构建过程中引入聚类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索引的性能,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初始值非常敏感,聚类过程较为复杂。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改进聚类分裂的动态R*-树实现方法,在节点分裂的过程中引进聚类技术,对R*-树的基本结构加以改进,从而获得动态的结构重组。实验表明,动态R*-树以略高的构建开销换取较高的查询效率,大幅度提高索引树的空间利用率,在批量数据动态加载和处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针对医疗资源分布现状问题,通过量化分析,本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现有社区的划分,以两步移动搜索算法为基础,引入路网车程对评估模型进行改进。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地评价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并为医院选址规划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7.
熊伟  田占成 《探矿工程》2008,35(6):30-32
针对蔡家营锌金矿区钻探施工中存在的钻孔弯曲度超差严重的问题,选用φ75 mm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方法,并采取相应的钻头、冲洗液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相似文献   
98.
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本文总结了云南省测绘基准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云南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设想及相应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决逆断层参与下煤层顶底板不易生成TIN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以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使生成TIN满足约束Delaunay原则,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生成TIN的问题。通过大量煤层正/逆断层和多期叠加断层数据的检验,该算法容易实现,稳定可靠,效率高,并对将来自动生成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0.
晚更新世以来西藏古人类迁移与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建林  熊伟 《地理学报》2004,59(2):174-182
根据西藏地区50 KaBP以来18处古人类遗址的发掘资料,整理西藏旧石器中期以来石陶文化的特征,提出了一个“晚更新世以来西藏古人类三次迁移”假说,即五万年以来西藏古文化发生过三次迁移与融合:第一次,50KaBP~10KaBP,居住在藏南定日苏热一带的旧石器古人类向藏北迁移与扩展,形成了藏北旧石器与中石器文化区;第二次,6 KaBP~3.6 KaBP,居住在藏北申扎、双湖一带的中石器古人类沿唐古拉山南麓向东迁移,形成了新石器早期著名的昌都卡若文化,而生活于普兰霍尔的中石器古人类则沿雅鲁藏布江流域向东迁移,形成了林芝文化;第三次,3 KaBP~2.2 KaBP,居住于昌都和林芝的古人类向拉萨和山南一带迁移,促进了藏南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繁荣和以雅隆为主的藏文明的兴起,气候变化是这三次文化变迁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