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剪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kPa、100kPa和200kPa 3种固结压力下分别对饱和度为95%、92%、88%和83%的土样进行了循环单剪试验,得到了该土样在4种饱和度、3种固结压力下的最大动剪模量Gdmax以及动剪模量比G/Gdmax-γ归一化曲线。分析得出,同一固结压力下土样的Gdmax和G/Gdmax随着饱和度的增大相对减小;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两者数值上差异逐渐减小。最后对此种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2.
王越  于洪洲  熊伟  张奎华  张关龙  肖雄飞  汪誉新  薛雁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25-67z1126
正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地区二叠系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优质烃源岩层段(陈健等,2017),上二叠统梧桐沟组为有利砂体发育层段(王越等,2019),垂向上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组合,为研究区有利勘探层系。博格达山北缘西大龙口剖面梧桐沟组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童勤龙等,2017),  相似文献   
133.
薛雁  王千军  熊伟  于洪洲  王越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69-67z1070
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山前带形成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逆冲推覆叠加构造,断裂和裂缝非常发育,南邻玛湖生烃凹陷,成藏条件非常有利。近几年来,相继发现了春晖油田和阿拉德油田,哈浅101井、哈深2井等多口井也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勘探潜力非常大。但不同区段构造变形和油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挤压构造的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控藏作用(薛雁等,2017),对分隔不同区段的撕裂断层(杨勇等,2014;王勇,2010)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4.
王勇  熊伟  郝雪峰  朱德顺  张顺 《地质论评》2019,65(Z1):217-219
正细粒沉积岩是相对于常规储层的砂、砾粗粒沉积提出的,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粒级小于0.1mm/0.0039 mm的细颗粒物质组成的沉积岩。关于细粒沉积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Krumbein,1932),但受其沉积成因机制复杂、技术条件和资源潜力认识程度的限制,研究进展缓慢,尚未形成完整的沉积理论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直到现在关于细粒沉积的定义、术语、分类、沉积过程、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等仍存有争议。通过现代湖盆考  相似文献   
135.
熊伟 《地质科学》2019,(1):79-94
运用三维地震、钻井资料,揭示了埕岛-桩海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剖析了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主滑脱面为下古生界与太古宇之间的不整合面,表现为沿不整合面发育多条叠瓦状排列上陡下缓的低角度滑脱断层,倾末端收敛于不整合面,并未切穿下伏太古宇地层,致使滑脱断层切割形成的不同块体地层发生明显的翘倾旋转或缺失。平面上自西向东,滑脱强度、滑脱距离存在明显差异,西部滑脱作用强度最大,滑脱距离最远,导致下古生界地层严重缺失,中生界地层直接不整合覆盖于太古宇基底之上;中部滑脱作用活动强烈,滑脱距离较远,古生界潜山表现为一系列类似“飞来峰”的三角形残丘形态;东段滑脱作用活动较弱,古生界潜山被分割成一系列反向断块,各个断块地层保存相对较完整。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潜山滑脱运动主要发生在郯庐断裂左旋走滑向右旋走滑的转换时期;滑脱作用改善了潜山储层物性,主滑脱面、滑脱断层与主油源断层共同构成了本区立体输导网络,为该区整体含油连片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6.
通过鸡冠山隧道涌水实例及广泛收集岩溶地区隧道涌水案例,总结出岩溶地区隧道季节变动带涌水具有反应时间快、水量大、泥沙重的特点,并综合分析地下水季节变动带隧道的水文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一般山岭隧道及向斜构造地下水位变动带两种类型,且对两种类型涌水机理进行了阐述。岩溶地区隧道前期勘察应重点划分隧道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动力分带,查明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施工期和运行期应结合岩溶揭露情况和涌水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补充勘察,做好降雨、涌水过程和涌水压力监测,判断和预测最大外水压力和涌水量。针对涌水问题,提出封堵和排泄两种处理思路:施工开挖揭露的岩溶现象不可盲目封堵,需尽可能维持原通道的通畅,针对可能涌水的隧道衬砌设计不可仅考虑围岩结构,应充分考虑外水压力,做好围岩固结灌浆;常规隧道“环形排水系统+中心沟”排水系统可靠性差,针对大流量涌水,多采用泄水洞排水。   相似文献   
137.
影像金字塔是实现影像数据多分辨率组织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影像可视化性能的有效手段。传统串行金字塔构建算法,对大规模影像数据的构建性能已无法满足遥感影像快速浏览的预处理需求。故此,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利用多核、多节点的高性能集群计算环境和并行机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途径。本文在共享外存的高性能集群环境下,提出使用消息传递接口(MPI)的金字塔并行构建算法,对构建遥感影像金字塔过程中的重采样与I/O 过程进行并行处理,大大缩短了遥感影像金字塔构建时间。实验结果表明:(1)该算法比传统串行构建方法的加速效果明显,对于单波段遥感影像,其加速效果可达到GDAL的5 倍以上,而对于多波段遥感影像,加速效果可达到GDAL的2 倍以上;(2)遥感影像数据量越大,并行构建算法加速效果越显著,对于大规模的遥感影像,本文提出的金字塔并行构建算法的速度可达到GDAL的10 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8.
我国黄土高原的六盘山林区在过去30年中实施了大规模造林工程,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并由此导致生态水文过程特征和功能的改变。本文选择泾河支流香水河的二级支流草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TOPOG模型对造林可能导致的景观变化及其造成的生态水文影响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六盘山地区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植被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另外还探讨了应用该模型在研究区进行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的适用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此模型未来可能作出改进的一些方面。初步情景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的增大如果以砍伐天然阔叶林和开垦灌丛的方式进行,将造成径流的减少,当落叶松林面积从11.5%增大到流域面积的58%,径流可减少28%。开垦灌丛还将引起径流波动加剧,降低水资源保证率。六盘山及其周边的山地林区作为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景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植被格局改变对径流量造成的影响,在水土保持和维持一定径流量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作出最优规划。  相似文献   
139.
总结了测绘地理信息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分析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重大项目布局的基本思路,凝练出一批事关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以期对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决策有所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0.
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呈现多样化,其数据集每天以PB级的速度在增长,如何高性能地存储、高效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成为重点问题。基于空间数据库集群系统,提出了Geohash的矢量空间数据分片存储方法,通过该分片方法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并行导入、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查询。通过实验分析了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在真实数据集以及虚拟数据集下的读写性能。实验表明:考虑空间分布特征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集群在空间查询性能和并发访问性能方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