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2.
王擂然  刘雪明  宫永康 《海洋学报》2010,32(9):6200-6204
在正色散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技术实现自启动锁模,得到了具有极大光谱宽度的高能量、无波分裂耗散型脉冲.该耗散型脉冲的形成是腔内增益、损耗、非线性偏振旋转、正色散和其他非线性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与传统的负色散激光器完全不同.当抽运功率为500 mW时,该类型脉冲的光谱覆盖了1530—1660 nm范围,半高全宽光谱宽度可达42 nm以上.脉冲具有极大的正啁啾,其时间带宽积为483,而单脉冲总能量最大可达34.4 nJ.  相似文献   
473.
本文基于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采用地表覆盖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方法,分析了番禺区2000—2020年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相互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人造地表持续占用耕地、森林和草地,其中耕地最为明显。同时,2010—2020年人造地表扩张速度较2000—2010年更为迅速。从相互转化的空间分布上看,番禺区人造地表在2000—2010年呈点状增加,之后10 a快速蔓延至全区。人造地表和水体的重心向东迁移,耕地的重心转移则逐步西移,呈“一进一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4.
为研究在昆明市河湖相软土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昆明市某地铁站深基坑的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监测数据,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全过程整体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相比,两者结果差值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运用具有可行性;地连墙顶竖向位移和墙顶附近土体沉降受基坑坑底软土隆起的因素影响较大;各监测点变形均小于控制值;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和地连墙体变形符合基坑开挖变形规律,验证了基坑设计支护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昆明河湖相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75.
为了快速、有效探查堤坝隐患,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台阵的微动B超技术。大多数堤坝(土坝)兼顾公路功能,车辆运行产生的震动信号沿堤坝方向传播,基于此,沿着堤坝布设线性台阵,震动传播方向与接收方向一致,为堤坝隐患检测提供了丰富的震源。研究表明,在线性台阵的基础上利用多道采集技术,采集一次可获得多个勘探点数据,提高了野外数据采集效率,避免了震源差异性的影响,提高了横向分辨率以及勘探成果的准确性。将该技术应用于江西九江某堤坝汛前的安全检测,查明该区段存在3处低速隐患,推测为坝基软弱层隐患和堤身介质疏松隐患。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弥补了以往微动勘探效率低、横向分辨率低的不足;并可进行每1 m间距或0.5 m间距的速度扫描,提高了横向分辨率,为堤坝安全治理提供高效、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476.
根据数百件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zhaoianus)、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和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标本的观察研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获得几点认识:(1)顾氏小盗龙与赵氏小盗龙为同物异名,赵氏小盗龙为有效名称;(2)在研究的标本中,只有部分标本可以观察到这些物种的跖骨部分保存有羽毛印痕;(3)此种现象应该是恐龙的性双形现象,而不是所谓的"四翼恐龙";(4)这种现象表明,这些物种与今鸟类的关系较远,它们应该是恐龙向鸟类进化中的绝灭旁支;(5)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一个"滑翔"阶段,而不是"四翼恐龙"阶段。  相似文献   
477.
根据黄河下游干流高村以下河道50个断面底质样,尾闾清8断面到口门附近的10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2000年7—9月黄河三角洲滨海区18个断面123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结合动力条件和水深资料,探讨沉积物性质和粒度特征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村以下河道河床沉积物呈现由粗到细的变化趋势;黄河三角洲滨海区的沉积物分布显示出"侵蚀区砂多、堆积区泥多,近岸砂多、岸外泥多"的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可知,20 m水深为黄河入海泥沙分选粗化的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