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青藏高原是全球高寒自然环境最为典型的地区,同时它又是人类最早进入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高原史前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分析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特点,即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具有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特殊性、其文化遗存保留的特殊性和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的密切性,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石器与细石器阶段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其历程明显分为由高原东北缘向高原腹地深入,表现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由东向西和由高原边缘向腹心的三级跳扩张过程;第二阶段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在高原的活动,表现为农业活动在高原东部河谷地带的扩张,人类在高原定居聚落的诞生,调整种植结构、畜牧业的主导地位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92.
对山西地区水井观测网水位、水温测项在汶川8.0和日本9.0级地震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地震各观测井水位、水温测项变化形态不尽相同,表明同一地震对不同观测井造成的响应特征亦不相同;对比两次地震各观测井的响应特征,发现具有不固定的变化模式,可能与各观测井所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观测含水层深度及地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3.
郭敏  薛超群 《盐湖研究》2019,27(3):100-103
利用石灰石中游离氧化钙可与蔗糖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蔗糖钙,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及其它钙盐不与蔗糖起作用的原理,将其进行分离。再通过对仪器分析条件的研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石中游离氧化钙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21μg/m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7.6%~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1.34%。方法快速简捷,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4.
结构面分布特征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面对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三维离散元方法(3DEC)研究结构面分布特征,重点是结构面线密度1/λ、强度和倾角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总结了结构面分布与围岩变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结构面强度较低的情况下,结构面线密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较大,其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①λ≤0.2时,围岩的弯曲变形大于沿结构面的剪切变形,属于应力型大变形;②0.2〈λ≤0.4时,沿结构面的剪切变形大于围岩的弯曲变形,属于结构型大变形。结构面倾角主要影响围岩大变形发生的位置。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国内工程实例实测变形资料相对比,发现一致性较好。本研究结果对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设计具有借鉴意义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
林吉焱  段永红 《地震学报》2016,38(2):179-187
基于甘肃省夏河县—陕西省靖边县剖面的8次人工地震初至波数据, 利用有限差分走时方法反演得到了沿该剖面长约650 km的上部地壳速度结构和结晶基底的深度分布. 反演结果显示: 海原构造区西侧的西秦岭—祁连山褶皱区上部地壳的横向非均匀性明显, 基底深度从1 km到5 km不等, 反映了褶皱区改造变形强烈的构造特征; 其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深度约为5—6 km, 其速度均匀、 稳定, 上地壳呈弱速度梯度特征; 海原构造区及海原弧形断裂带附近上部地壳的破坏变形最严重, 区内横向高低速相间分布. 综上可知, 海原构造区东西两侧上地壳结构的显著差异揭示了其结构复杂性的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薛春晓  石龙  火明彩 《冰川冻土》2014,36(4):1026-1030
通过对寒旱区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创新,结合寒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生长条件特点,提出了适合矿区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 选择典型煤矿排土场展开现场试验,观测人工种植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分析手段,对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防止风力侵蚀和降雨冲刷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边坡穴植植物装置实施的排土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良好,施工1 a后其边坡植被覆盖度达到95%,且边坡植物群落较为稳定,有效地消除了该地区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降雨冲刷,彻底解决了排土场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97.
在2007年7—8月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通过简单的试验方法确定了棉冠内叶片丛聚指数(clumping index,Ω),以此区分计算出田间各层逐时阳叶(受光叶)和阴叶(被遮荫叶)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值。在8月23日用LI-6400R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分多层分别测定阴、阳叶单张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结合阴、阳叶面积权重,探讨利用Ω区分阴阳叶之后对整个冠层日总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花铃期棉花冠层内Ω约为0.68;(2)利用Ω计算得到8月23日冠层日间(09:00—18:00)总净光合作用日平均值大约为20.3μmol·m-2·s-1,其中阳叶贡献约占总量的72%,阴叶约占总量的28%;(3)上层叶片贡献约占总量的75%,中层叶片约占总量的22%,下层叶片约占总量的3%。  相似文献   
98.
沙棘是新疆伊吾县的特色产业,沙棘的优质高产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品质认证是一个新兴产品,通过开展沙棘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将有利于保护特色种质资源、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伊吾县1991—2020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和2010-2021年池镇区域自动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沙棘发育期资料,根据沙棘的生长习性、种植区气候适宜性和管理状况对品质影响的分析,构建沙棘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伊吾县种植的特色气候品质的沙棘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伊吾县沙棘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99.
该文重点研究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粗糙地表的表面二向性反射测量。这里将不同二向阴影函数和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了对比,所用到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包含射线追踪和基于人造表面和30mDEM数据的辐射通量法等。所有算法都显示出地形对辐射度量有显著影响,然而,它们同时揭示了诸多模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想准确估计地形对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的影响,就必须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人机对话拟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差函数的研究在地质统计学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界面图形图像处理强的C^++语言实现了界面友好汉化人机对话变差函数的拟合,主要包括管理菜单的生成,实验变差值的求解,变差图的图形显示,标准函数模型的计算及变差函数人机对话求解等部分,最后对比一下回归分析与人机对话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