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为摸清驻马店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查明地震构造特征,文中在分析深地震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成像技术跨驻马店-淮滨凹陷完成了1条长约22km的浅层地震剖面,获得了驻马店-淮滨凹陷的近地表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驻马店-淮滨凹陷形成于古近纪南华北盆地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控制凹陷西边界的驻马店-息县断裂由4条E倾的正断层组成,表现为一组由西向东层层下掉的断阶带,推测为古近纪末期活动断裂;控制凹陷东边界的宿鸭湖断裂由3条W倾的正断层组成,控制着现代河流的走向,推测为新近纪中晚期活动断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驻马店-淮滨凹陷近地表构造特征和控盆断裂活动性提供了地球物理学依据,对驻马店市的防震减灾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12.
对太原基准地震台记录的核爆及天然地震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天然地震相比,核爆震相特征相对独特;②地震优势频率较窄,而核爆优势频率则较宽,即对于震中距相近、当量不同的核爆波形,太原台记录的时频变化特征相似;③对于震中距相近的天然地震与核爆波形,太原台记录的时频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13.
<正>15日王富贵家王富贵正在桌前拿着笔勾画自己的回村创业蓝图,本子上画着稚嫩的草稿,嘴里念念有词。王富贵:(一边碎碎念,一边思索)这里呢到时候挖鱼塘,开挖了估计得请几个帮工,现在人工费也贵了,儿子算上一个苦力好了……王东东:爸!爸!爸!(从门口声音洪亮煞有介事地跑进来)  相似文献   
614.
已有活动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缘具有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构造特征,表现为多排平行山体的背斜和逆断裂.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坳陷区的地壳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2004年底,在乌鲁木齐西部的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过渡带上,完成了一条近SN向的长度为78 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双程走时9~10.5 s左右的强反射带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26~28 km,下地壳厚约23~25 km.双程走时5 s以上,反射层位丰富,构造形态清晰,且在剖面横向上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特征;在西山以南的区域,为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向排列的逆冲背斜构造和一组自南向北逆冲的断裂,它们在深部均受到滑脱带的控制;在西山和王家沟一带,为一套向北陡倾的反射层系和一组沿层间滑动的断裂;剖面北部显示出了典型的沉积盆地图像,沉积盆地最深处约为10~12 km.双程走时6~9 s之间,为一些延续长度较短、反射能量较弱、且无规律可寻的凌乱反射,表明这部分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反射透明”性.Moho过渡带出现的时间位于双程走时14~17 s,对应壳幔过渡带厚度约为9~10 km.本区Moho面自北向南逐渐加深,剖面北部其深度约为50~52 km,在靠近北天山附近,其深度约为54~55 km.在剖面中部的西山附近,上、下地壳分界面反射和Moho过渡带反射变得模糊,且浅部地层还出现隆起和褶皱,推测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的挤压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15.
???????????????п????????????????????????????????????н???????л???????????顣??????????????????????????顢???????????????????????????????顣???????????????????????????????????????????????????????????????????????????????????л?????????飬????????????????????????????????  相似文献   
616.
早春二月,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遭受了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旱情.鹤壁市的十地整理复垦项目在抗旱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旱麦田基本上可达到全部冬灌一遍,缓解了全市的旱情.  相似文献   
617.
几种胁迫方式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 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duction of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in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by three stress conditions was studied, which including nitrogen deficiencies, salt stress and illumination with different wavelengths. Nitrogen deficiencies (NaNO3≤0.012 g/L) are not favorable to the growth of the H. pluvialis, but they can promote the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in the planospore and reduce the ratio of aplanospore to no more than 15%. High salinity could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astaxanthin in H. pluvialis in a short time, with the highest levels of astaxanthin under the NaCl concentration of 2.5 g/L. However, such increases in salinity were accompanied by high rates of cell mortality. The illumination with different wavelengths have quit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of H. pluvialis: red light is favorable to the growth of the alga, while blue light enhances the astaxanthin production. The effects of the illumination with different wavelengths enhanc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blue light, red light, green light and white light.  相似文献   
618.
我国藻胶原料的生产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19.
1:1万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日常更新、查询检索、汇总统计、打印输出、空间分析、动态监测等功能,在改变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提高土地管理效率、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0.
新疆伽师及周围构造应力场区域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利用伽师及周围58次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对这一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聚类和应力场反演计算结果,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区域地震以走滑错动为主,柯坪块体逆冲作用更为明显。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SN,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主压应力方向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乌恰-喀什地区P轴基本近SN向,但存在着由NW—SN—NE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柯坪块体内部长期以来受较为一致的NW-SE向压应力作用;伽师震区P轴方向为NE-SW。1996年区域应力场方向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P轴方位向NE偏转,倾角增大。结果表现出不同构造环境下应力场分布格局的特征或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