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641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广西英罗港内滩和中滩红树林中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离及酶活力测定,同时测定了红树植物采样点土壤的Mn、Cr、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内滩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的POD同工酶的带数或酶活力均大于中滩;桐花树和秋茄SOD同工酶的变化趋势与POD相似,但酶活力变化幅度小于POD。(2)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是Mn>Cr>Zn>Pb>Cu>Cd,中滩高于内滩。(3)桐花树POD同工酶活力变化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起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南海珊瑚礁周围过渡性水域主要鱼类食性与食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路氏双髻鲨Sphyrna lewini、侧条真鲨Carcharhinus limbatus、大眼六鳃鲨Hexanchus vituius、灰六鳃鲨Hex-anchus griseus、及达尖犁头Rhynchobatus djiddensis、灰三齿鲨Triaenodon obesus、裸狐鲣Gymnosarda unicolor、扁舵鲣Auxis thazard、黄斑胡椒鲷Plectorhynchus flavomaculatus、密点胡椒鲷Plectorhynchus gaterinus、尖嘴Dasyatis zugei、星点Caranx stellatus、黑Caranx lugubrisr等13种南海主要珊瑚礁周围过渡性水域鱼类进行食性分析,根据其胃含物中饵料生物的重量组成和出现频率,分为4种食性类型。同时还分析了13种鱼的食物关系和营养级,为该海域渔场生态系食物网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3.
详细介绍了倾斜法标定格值,并利用自主研发的CHZ-Ⅱ海空重力仪进行格值标定实验,得到格值最终的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994.
以三维模拟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系统为例,介绍系统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准备处理、三维建模技术搭建博览会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桂林市1991年和2013年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提取两个时期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3个地表典型参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3个地表典型参数与利用Landsat卫星(热红外波段)反演的地表温度(LST)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中、高、极高温区3个温度类别的变化趋势与桂林市城市扩张趋势基本一致;NDBI与LST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NDVI、MNDWI则与LST成负相关关系,且各参数对地表温度响应的程度各有差异。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桂林市热岛效应现状、缓解热岛效应及推进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西藏地热异常区热储温度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水热活动区处于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关键地带,隶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水热资源丰富,作为了解地质构造演化、地热系统、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之一,一直是地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36个温泉水化学数据,采用多种地球化学温标对区域内热储温度进行了评估,揭示了地热异常空间分布规律,并探究其地质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泉口热水温度介于10.12~97.64℃,其中60℃以上占总样本的38.9%;热储温度介于87.12~277.64℃,其中87.12~120℃的占18.7%,在120~200℃的占40.5%,高于200℃的占40.8%,显示区内中高温地热系统分布广泛。高温热储区集中于藏南,有南强北弱特点,并沿着断裂带以"簇丛"状分布,可初略划分为狮泉河—玛旁雍区、措勤—搭格架区、当雄—羊八井—定日带、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4个区。温泉密度和高温热储区与SN向的断裂带及地震活动性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福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以陆相盆地沉积为主,仅闽西南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分区大致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分为闽西地层小区和闽东地层小区。根据各盆地地层序列及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为陆相沉积的大坑村组、文宾山组、焦坑组、梨山组及漳平组和以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象牙群,包括下村组和藩坑组。其中大坑村组相当于年代地层单位的上三叠统卡尼-诺利阶,文宾山组、焦坑组相当于诺利阶上部-瑞替克阶,梨山组相当于下侏罗统赫塘-托尔阶,漳平组相当于中侏罗统巴柔-卡洛阶中下部,下村组相当于下侏罗统赫塘-辛涅缪尔阶,藩坑组相当于辛涅缪尔-托尔阶。此外,文中还论述了各门类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试图将地震活动空区划分为三类,并以川滇地区大量强震和中强震为例,着重研究第三类空区——环形图象及与之伴生的前兆震群的特征,给出了有关的经验公式。并对环形空区的出现与地震前兆阶段的关系及预报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作物最大生产潜力,是指选用最适应其生长环境的高产品种,并假定在不受水分、养分、盐渍度及病虫等限制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影响小麦达到最高产量的气候因子,除作物发育所需要的特定温度和光照长短之外,还有生育期间的平均气温,辐射及生长期的长短。其影响最大的是辐射。一般讲,温度决定作物的发育速度,并进而影响作物形成产量所需要的生长时期的总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