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气(气候)系统可预报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大气(气候)系统可预报性问题,并指出:1.线性系统、一维自治动力系统、二维自治动力系统和部分可化为二维自治动力系统的一维非自治动力系统是可以进行数值预报的,其预测结果要比统计方法更为科学。而对浑沌动力系统的预报,统计方法则比动力方法更为严谨。2.非浑沌动力系统或浑沌动力系统在非浑沌区的演化行为客观上存在着可预报期限。  相似文献   
42.
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小麦生态实验资料建立了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发育阶段模式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模式,由这些子模式连结成为一个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的,充分考虑了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的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模式.运用该模式研究结果证明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可达到800kg/亩~1 000 kg/亩,与牛文元计算结果相近.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存在3年~4年和9年~10年的变化周期.此外,文中还给出了CO2升高后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的可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3.
经验模态分解下中国气温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孙娴  林振山 《地理学报》2007,62(11):1132-1141
用经验模态分解(EMD) 方法对中国700 多个站(1951-2001 年) 月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 提取气温变化趋势项, 作空间分型, 并计算各站气温变化率,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 以1km×1km 分辨率的DEM 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 得到了中国平均气温空间分型和变化率精细化分布图。结果表明: 近50 年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率多在0.4 oC/10a 以上, 西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气温变化率较小, 气温变化率为负值区零星状散落 在西南等地区。同时, 1881-2001 年中国9 个区域的气温资料分析表明, 近百年来中国气温变 化趋势以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新疆区是持续上升, 西南区呈下降型; 华中区呈倒"V" 型变化, 西藏区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民国时期至1982年前后,田黄的界定基本是遵循张俊勋在1934年提出的田黄"中牵萝卜纹"和陈子奋在1939年提出的"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纹不成田"的鉴定标准。众所周知,切开白萝卜后,其具有丫形或不规则网状纹理结构(经笔者切开数以百计的白萝卜后发现,该特征无一例外),而后者是前者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5.
HHT新技术及其对ENSO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娴  林振山 《气象》2006,32(9):17-22
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变率是当代气候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近百年Nino3区月平均海面温度(SST)资料做HHT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SST的变化包含了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准周期振荡和一个世纪尺度的气候态,SST的主周期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化:1891-1943年主周期是准2a,1944-2002年的主周期是3~4a;分析不同模态对ENSO事件的作用表明:3~4a和6~8a分量决定了ENSO事件发生,具有相位锁定的作用,而其余尺度上的分量起着振幅和持续时间的调制作用;近百年来,冷、暖气候态变化对ENSO的冷、暖事件的影响并不显著;一些研究认为的1977年以来的“暖态有利于ENSO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准18~20a、40a和平均气候态三个时间尺度振荡的共同作用在1977-2002年期间呈强暖相位的缘故。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三个尺度的共同作用在暖相位的振幅显著的减弱,对ENSO暖事件的影响可能会减小,这在ENSO的预报中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6.
近四百年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分析:EMD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一个二维非弹性非静力的数值模式,讨论了初始扰动的尺度对于对称不稳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对称不稳定是β-中尺度的不稳定,但其不一定必须由β-中尺度的扰动来激发;由不同水平尺度的扰动所激发的倾斜环流有不同的特点;对称不稳定倾斜环流可能存在最小临界尺度;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存在最优扰动水平尺度,而扰动的垂直尺度对于对称不稳定的发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7.
利用福建泉州地区共九个测站1961~2003年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EM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沿海和山区两区域,分别对两区域近44年来降水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 (1) 沿海和山区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都呈上升趋势,沿海上升趋势较山区更加明显.(2) 春雨期、夏季和冬季两地区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与年变化一致,而霉雨期和秋季,则呈相反趋势.(3) 1980年代之后,沿海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趋势的变幅明显大于山区,山区年代际降水量正距平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沿海地区.(4) 泉州年降水量总体单调增加,并且呈现出4种不同尺度的变化周期,分别为2~3年、6年左右、10~11年和23年左右的波动周期.  相似文献   
48.
江苏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首先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因素为基础,建立江苏省主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指标类、指标组、单项指标。根据36个单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把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居环境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南京、无锡、苏州;第二类是连云港、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扬州、盐城、泰州;第三类是淮安和宿迁。最后分析了该省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天文气候学10万年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第四纪晚更新世(约100万年前到2万年前)古气候的周期变化以及在轨道尺度上气候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响应,本文发展了适合于非线性非平稳数据的分析方法即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太阳辐射古气候记录进行了分析,进而重新认识了地球轨道周期变化影响下的太阳辐射的气候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中偏心率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不到1%的影响,至少它是和太阳辐射的黄赤交角,岁差波段的信号是可以相比拟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