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0篇
天文学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地区,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近年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该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于重大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实施、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方法,以构造稳定性为主,突出地球物理场、活动断裂、现今构造应力场、地震危险性、现今地壳变形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并配合岩土体结构及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1)地壳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张家口及邻区以稳定和次稳定为主,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22.6%和55%,少量次不稳定或不稳定区,分别占19.1%和3.3%,不稳定区主要分布于延矾盆地和怀涿盆地北缘,应为京张高铁重点设防地段;2)张家口及邻区可划分为8个稳定性差异大的一级分区,19个差异明显的二级分区,以及42个三级分区;3)崇礼和延庆冬奥会场区地壳稳定性主要次稳定级—稳定级,具有很好的地质安全保障,为冬奥会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二维离散付里叶变换(DFT)进行图象复原的方法。文中给出了一种利用频谱拟合来准确地求得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的方法。在云台CCD系统上进行实际试验的结果表明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2.75倍,将原来连在一起的双星明显地分开了。最后,文章还对DFT图象复原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对线性系统的模糊进行复原的原理和方法。指出在离散格点上实现复原的可能性。线性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由一个卷积关系互相联系。任何对实际系统的测量结果都得到一个离散的序列,因此可以用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方法或用离散付里叶变换(DFT)的方法来复原被系统模糊了的输入。文章在对复原过程的误差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之后,给出了一个关于复原的分辨率的判据,使我们对于复原结果的可靠性有一个较严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论述了图象质量的各种定量测度,包括连续的和离散的形式。着重讨论了基于视觉特性的图象质量测度,它们与主观评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提出了用图象信息量作图象质量测度的方法。这些测度在图象压缩、图文传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图象质量的测度是对图象质量的评价,它对复原算法优劣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空背景、平场改正和噪声对重心法测量恒星位置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相应的误差公式。针对CCD图象的离散特点,推出了分辨率和星象大小的关系,从而证明了重心法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几象元。对云台一号CCD进行保守估计得到误差小于0.1角秒。  相似文献   
57.
夯实地基土的微结构特性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基土强夯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从微结构角度解释了强夯时地基土的变形破坏机理。世纪花园高饱和度地基土由于存在粘粒及集聚体 ,强夯后使土的渗透性变差 ,超孔隙压力难以快速消散 ,致使土发生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58.
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为民  黄文辉 《现代地质》2002,16(3):251-256
对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 3条主要断裂 (舜耕山断裂、阜凤断裂、尚塘集断裂 )分带性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由断裂带外围原岩至断裂带中心的化学组分如SiO2 、Al2 O3 、CaO、MgO、TiO2 的含量、灼失量等表现为渐次递增或递减的趋势 ;而Na2 O、K2 O、Fe2 O3 的含量等则呈现单峰或双峰、多峰的变化。这些特点不仅与构造岩本身的组分有关 ,而且也与断裂的力学性质、风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反映了 3条断裂均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断裂 ,且 3条断裂都处于晚期的演化阶段。淮南煤田南缘断裂带中应力矿物的形成以及南北缘断裂带中Fe2 O3 含量的变化特点 ,说明淮南煤田南缘的断裂较之北缘断裂的生成深度大 ,且滑脱距离远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湖山背斜构造变形的野外观察,认为背斜两翼地层在厚度、变形特征及个别层位岩性上的差异,非沉积作用形成,而是由于各层之间的韧性差异以及不同岩性组合在褶皱后期的压肩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小范围内不同构造部位同一地层的变形差异,应按构造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手段去认识。  相似文献   
60.
京西矿区地貌上属中低山,发育石炭系和侏罗系2套煤系地层,采用平硐和斜井开采方式回采煤层,经过多年开采地表塌陷普遍、现象独特。通过野外调查和实测,研究了京西矿区地面塌陷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特征,依据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矿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京西矿区地面塌陷危险性区划,将矿区地面塌陷划分为危险区、较危险区和稳定区。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区内地面塌陷危险程度有明显的分区性,地面塌陷危险区与矿区采空区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