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大连新港"7.16"输油管道爆炸溢油事故发生后,为探究石油污染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在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菌群,本研究对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和细菌宏基因组16SrDNA V3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溢油初期2010年8月DLW01站位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高达1 492mg/kg,符合第三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随着时间推移,2011年4月、2011年7月、2011年12月航次各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且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16S rDNA PCR-DGGE方法分析表明,石油烃含量高的区域优势细菌种类少,反之则较丰富;海洋环境中同一地点的细菌群落能保持一定稳定性;大连湾石油污染沉积物中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门一直保持较高的优势度,是在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菌群,而厚壁菌门只在石油烃含量低的区域出现;此外,出现的对污染物敏感的嗜冷杆菌可作为石油污染指示生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研究对2011年7月采自印度尼西亚卡利安达岛近岸热泉的样品,进行了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和细菌氢酶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序列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热泉系统的细菌和古菌由16个门组成,Proteobacteria为热液流体和沉积物的优势类群,丰度分别为59.5%和73.3%,Cyanobacteria为菌苔的优势类群(丰度,56.5%);具有氨氧化作用的Crenarchaeota为古菌的优势类群。热泉系统中,70%以上的种类与海洋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该系统具有海洋特性;约20%的种类与陆地热泉中嗜热或中等嗜热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些种类可能来源于高温地层内部,并参与了铁氧化还原、氢氧化、硫氧化和硝酸还原等过程。热泉系统中,NAD(P)-关联的双向NiFe-氢酶基因和FeFe-氢酶基因的组成分布也受到温度和盐度分布变化的影响。研究为揭示浅海热液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3.
An exopolysaccharide (EPS)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an Antarctic psychrophilic bacterium B-3, identified as Psychrobacter sp., and the activation of RAW264.7 cells by B-3 EP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3 EPS, over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range, promoted cell viability,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secretion, and phagocytic ability. Furthermore, TAK-242, an inhibitor of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significantly reduc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these cells after stimulation with B-3 EPS. Moreover, B-3 EPS induced p65 phosphorylation and IκBα degradation in these cells. In conclusion, B-3 EPS might have activated RAW264.7 cells by combining with TLR4 on cell surface and triggering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implying that this EPS could activate macrophages and regulate initial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44.
可视水印是矢量地图数据版权保护的一项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矢量地图数据和栅格数据可视水印实现机制的异同,并根据矢量地图数据特点,设计了插件式可视水印模型,并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可视水印插件原型系统。实验效果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保护矢量地图数据版权。  相似文献   
145.
根据物体围绕原点转圈产生离心力及离心力的合成与抵消原理,采用2台伺服电机同时驱动2个偏心块转动,通过北斗授时的控制系统线性改变伺服电机转动频率,研制出一种精密可控震源,并向地面发出线性调频信号。线性调频信号能量具有良好的聚集性特征,采用Wigner-Hough方法计算其初始频率和调频速率。精密可控震源是一种可长期运行并具有高度重复性的绿色环保震源,可用于探测断层活动性,接收不同深度分界面反射到地面的线性调频信号,定量分析相同路径上波速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断层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探索数值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46.
许媛  李玉全  李江  沙玉杰  张曲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19-1626
采用响应面法对1株高产琼胶酶的南极海冰菌Pseudoalteromonassp. NJ2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分别以温度、pH、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金属离子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 筛选出对酶活有显著影响的单因素取值范围; 参考单因素实验结果, 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酶活主要因素, 再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 D-甘露糖、蛋白胨、CaCl2和培养温度与酶活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Pseudoalteromonassp. NJ21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D-甘露糖5.52g/L; 蛋白胨7.4g/L; CaCl25.84mmol/L; 最佳发酵温度为15℃; 优化后发酵液中琼胶酶酶活由3.5U/mL提高到25.76U/mL, 比优化前提高了6.36倍。  相似文献   
147.
尹飞  李江应  杨波 《云南地质》2023,(4):490-496
永善金沙厂磷矿矿床产于寒武系下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含磷岩系中,磷基粗砂屑磷块岩及云基细砂屑磷块呈互层状。矿区为近东西向短轴背斜,核部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含磷岩层围绕核部分布,背斜核部断裂南侧为金沙逆断层,北侧为正断层,东西两侧为正断层。为磷矿层生成后构造,矿层在断层下盘连续分布。本文着重详细论述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及矿石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48.
李江 《岩土力学》1990,11(2):38-38
(一)前言应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派遣,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助理研究员李江及中科院北京地质所助理研究员盛祝平,于1989.2.6-4.16赴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简称ICIMOD),参加为期十周的山地灾害工程学习  相似文献   
149.
云南马关县李子坪林场锡多金属矿处于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基西侧,该矿区有两种类型的锡矿,一是受断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型矿床,二是受地形地貌控制,面状分布的残坡积矿床。断裂构造及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0.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成矿省和全球三大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之一, 资源潜力巨大。中蒙合作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采集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 为该地区研究元素分散富集、成矿趋势、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依托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 探讨铜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地球化学参数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全区铜元素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是 20.1×10–6和21.6×10–6; 东西准噶尔弧盆系、阿尔泰构造带、阿尔泰南缘弧盆系、戈壁阿尔泰弧盆系、准噶尔地块、北山—戈壁天山弧盆系6个构造单元铜含量中位值和平均值均高于全区铜含量, 是铜元素的富集构造成矿带优势区; 根据85%累积频率, 圈定出91个铜地球化学异常区, 其中34个铜地球化学异常达到地球化学省规模, Oyu Tolgoi、Tsagaan Suvarga等大型铜矿均产在地球化学异常内, 根据铜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模式为该区寻找铜等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选区。本项研究填补了中蒙边界地区铜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空白, 同时为两国边境地区铜等多金属矿床对比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