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硫磷对扁藻和杜氏藻膜脂的过氧化与脱酯化伤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94-1995年,运用急性急性实验及生化方法对扁藻和杜氏藻的对硫磷毒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硫磷对扁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杜氏藻,在对硫磷的胁迫下,两种微藻细胞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相对含量上升,膜透性增大,微粒体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同时,扁藻微粒体膜的磷脂减少,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淋巴器官的盲管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内充满着大量的以颗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23.
海洋中尺度涡是一种常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研究海洋中尺度涡的分布及运动特性对航运、气候、军事等具有重要作用,海洋中尺度涡的识别是海洋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和框架,对中尺度涡的二维识别和三维结构构建展开研究分析。首先,获取全球海洋再分析数据并进行流线可视化,构建涡旋流线数据集;其次,利用YOLO v5s卷积神经网络对涡旋流线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对南海区域中尺度涡进行有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YOLO v5s训练后得到最优模型经过测试,平均检测精度均值达到了86.10%;最后,根据涡旋检测结果,对检测出的同时刻不同深度的涡旋判断是否属于同一涡旋,确定后进行该涡旋的三维结构构建。  相似文献   
24.
We isolated a strain of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LCDV) from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cultured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published sequences of major capsid protein (MCP) gene of LCDV-cn (GenBank: AF126405), we designed two primer sets P1/P2 and P3/P4. We then used one-step or nested PCR and in-situ hybridization (ISH) to detect LCDV and identify the target tissues or cells in infected Japanese flounder. The PCR products were positive in purified viral supernatant, skin nodules, gut, gill, kidney, spleen, stomach, heart, and liver of Japanese flounder. We compared the DNA sequence with 14 MCP nucleotide sequences from GenBank, including Megalocytivirus (OFIV and RSIV), Iridovirus (CzIV and WIV), Ranavirus (TFV and FV3), and Lymphocystivirus (8 LCDV). Based on the alignment, we confirmed the PCR product was from Lymphocystivirus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DQ279090 (LCDV-HD)). Using ISH, we noted the presence of LCDV in the skin nodules, gut, gill, spleen, stomach, and heart of spontaneously infected Japanese flounders. W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LCDV fragments from Schlegel’s black rockfish (Sebastes schlegeli Higendorf), redwing sea robin (Lepidotrigla microptera Günther) an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using the one-step and nested PCR, suggesting the target genes can be widely detected in fish using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25.
矿床勘查条件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基础。通过对河北张百湾隐伏铁矿勘查的, 归纳了寻找隐伏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的勘查条件。原始含矿建造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基础条件, 盖层的厚度和产状及岩性对寻找隐伏铁矿起限制作用, 断裂构造对隐伏铁矿起破坏作用, 但简单的差异性升降对隐伏铁矿勘查的影响程度不大。航磁异常是寻找隐伏铁矿的重要条件, 地面高精度磁异常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充分条件, 而对地面磁测数据的合理处理是了解深部磁性体产状变化和埋深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6.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坳陷发育一套烃源岩,长期以来,其时代归属不统一,其生烃能力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坳陷油气资源勘探的进程.本文通过野外踏勘、露头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测量结果得出以下认识:①根据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确定了该套地层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沉积环境为浅湖—半深湖;②借助野外实测剖面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确定了该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③通过对剖面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等实验分析,对该套烃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套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可以作为贵德坳陷的有效烃源岩,提升了贵德坳陷油气勘探潜力;④利用野外调查结果及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对贵德坳陷生储盖组合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7.
福建旱涝短期气候预测统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后汛期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结果表明: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8.
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对于重建西南季风影响区的环境变迁以及探讨冰川作用特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里保留着典型的晚第四纪冰川侵蚀地貌,其中冰川槽谷发育特征明显.本文运用抛物线形态参数、梯级宽深比、形态比率等定量分析冰川槽谷的研究方法,对保存在白马雪山主峰扎拉雀尼(5429m)东北坡的两条简单冰川槽谷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采用7个典型剖面的形态特征参数与其他地区对比,探讨冰川槽谷发育的可能影响因素如水热条件、冰川性质、冰川规模、岩性特点、冰川作用时间等.结果显示:白马雪山冰川槽谷抛物线形态参数b值为1.779,明显小于冰川性质相同的螺髻山(1.835),主要是由于区域降水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而与冰川性质不同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1.825)冰川槽谷的形态特征的差异,可能与冰川规模、作用时间以及岩性条件密切相关;梯级宽深比中槽谷形态参数沿程变化可以反映冰川流动过程中的动力变化,梯级宽深比中的形态参数Af和Bf值最大处对应的谷肩位置接近雪线位置.根据槽谷谷肩的位置确定末次冰期早期/中期的雪线高度为4140m,这与用地貌法如冰斗底部高程法、侧碛堤最大高度法和冰川末端至冰斗后壁最大高度法等综合确定的雪线高度4092m基本一致.因此,在冰川槽谷发育的冰川作用区,用槽谷谷肩的海拔高度估算雪线高度可以成为一种比较可靠的确定古雪线方法;白马雪山的冰川槽谷形态参数b-FR的特征表明,即使是海洋性冰川作用区也不符合Hiran和Aniya提出的山地冰川模式,但运用b-FR相关关系可以很好的反映冰川的侵蚀过程.白马雪山地区冰川侧蚀作用导致槽谷坡降值较小,底部较平坦宽阔,呈现出相对完整的U型形态.此外,用形态比率FR值也可以验证雪线的位置高度.  相似文献   
29.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甘孜满地黄土的粒度组分、石英砂的表面结构以及其它地质现象的综合研究,对甘孜黄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在黄土的概率累计曲线上,跃进组分和悬移组分反映明显,并以悬移组分为主。悬移组分粒径小于2φ~3φ,并以粉砂(4φ~8φ)为主,占悬移总体的94%~99%;对甘孜黄土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块状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采用矩阵法计算甘孜黄土的粒度参数:黄土的平均粒径(d50)为5.057φ~5.883φ,明显大于古土壤(6.120φ~6.549φ).古土壤的标准偏差(σφ)为1.513~1.973,大于黄土(1.205~1.778);黄土和古土壤的偏度系数(SKφ)为-0.088~0.248,显示为正偏或近于对称。黄土和古土壤的尖度系数(Kφ)分别为0.123~1.702、0.023~0.059,前者峰形窄,后者峰形较宽。对甘孜黄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石英砂有密集的翻卷片、蛇曲脊、圆麻坑,这些结构反映了风成特征。另方面,少量石英砂显示冰川作用结构,例如大大小小的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等。在甘孜西面、德格以南的金沙江东岸川藏公路980km路碑处,三阶地上部的黄土层中,发现3条冰楔。此外,甘孜黄土中孢粉稀少。根据上述特征推断,甘孜黄土应为冰缘风成黄土。   相似文献   
30.
丙溴磷对二种海洋微藻的GPx活性及GSH、CAR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以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为材料 ,进行了丙溴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成份— GPx(glutatione Peroxidase)活性和 GSH(glutathione)、CAR(carotinoid)含量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丙溴磷胁迫下 ,微藻的 GPx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GSH和 CAR含量也表现为下降趋势 ,并且胁迫的时间越长、胁迫的强度越大它们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因此微藻细胞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被削弱 ,从而可能导致活性氧在体内的过量产生与积累 ,进而对藻细胞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