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平凉中心地震台的水氡和气氡为研究对象,利用氡浓度、气温和气压的五日均值,在气温、气压上升段和下降段内分别计算氡浓度与两者的相关系数,分析气温和气压对平凉台水氡和气氡短期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气温和气压对氡浓度的短期影响显著,并存在以下特征:在相关性分析中,氡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对氡浓度的影响程度上,气温的影响程度大于气压的影响程度;气氡相对于水氡,相关性更高;对震例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性的突然降低,与周边发生地震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2.
正断层围陷波(Fault zone trapped waves)又称为断层通道波、断层导波、槽波,是波在断层的两个边界内侧多次反射并相干迭加而形成的。围陷波既然是由断层带内低速介质和高速围岩之间的相干多次反射波构成的,那么其振幅和频率就强烈地依赖于断层带内介质的物理性质和断层的几何形态。所以观测、分析和模拟断层围陷波能够确定断层的深部细节。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随后强余震不断,并且2013年4月20日  相似文献   
73.
青藏高原东北缘似三联点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深部构造的角度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似三联点构造进行了探讨。人工地震资料反演结果表明,该区的地壳结构与其它地区明显不同Moho面为一复杂的过渡带,而不是尖锐的速度间断面;在该区内存在一组弧形构造,各弧形断层在形态、规模和破碎程度方面的差异,反映了青藏高原块体向东北方向强烈的挤压作用及其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74.
三峡库区大型-特大型滑坡发育,尤以层状岩质滑坡的危害性大。因库区各段地质条件差异使得滑坡成因模式各不相同,这影响了滑坡的运动形式和岩土体解体程度。在收集三峡库区51处典型的大型-特大型层状岩质滑坡调查资料基础上,根据堆积岩体结构和区段地质条件反推该段滑坡破坏成因模式,而不同成因模式下的滑坡坡体渗透性不同,分析已有滑坡对库水位变动存在的复活响应差异,据此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成因模式上,除顺层滑移型滑坡在库区中均有分布外,从库首至库尾随着岩层倾角的逐渐减缓,滑坡成因模式从崩塌型、反倾弯曲型逐渐过渡到平推式;②在坡体渗透性上,成因模式造成的岩体结构变化与坡体中的泥质含量共同作用,导致顺层滑移型滑坡前后缘渗透性存在较大差异;反倾型滑坡渗透性则整体变化较小;③在库水位变动影响下,不同坡体渗透性与滑面形态共同决定了滑坡的复活变形差异。   相似文献   
75.
泡沫油在天然能量开采过程中具有"原油粘度高、生产气油比低、原油日产水平高、产量递减慢、天然能量开采采收率高"等特有的开采特征;而泡沫的稳定性是决定"泡沫油现象"存在时间长短的最关键因素。为定量描述泡沫稳定性的主控因素,自主研制了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化稳定性测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展了温度、溶解气油比、降压速度及孔隙尺寸对泡沫稳定性的单因素影响规律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油中泡沫稳定存在的最高温度为60℃,最低极限原始溶解气油比为5 m3/m3,最低降压速度为0.08 MPa/min;同时发现,在越接近油藏实际孔隙尺寸的多孔介质中,泡沫的存在时间越长,表明在实际油藏天然能量开发过程中,"泡沫油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以上认识有效地指导了MPE-3油藏天然能量开发,对于类似稠油/超稠油油藏确定合理的开发操作策略,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2006??8~10???????-???????????????????????????????????????????????30????????????????????2~5 km(????2???????????????????????????????????????????????????μ??????????)?? ????????4?????????????????398??????????λ????????????δ???????????鵽???40?ε??????????????????????????????????????????????????????????????о??????????????????  相似文献   
77.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赵阳  李松林  李湘玲 《地理研究》2020,39(6):1401-1417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2002—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逐渐增强,但耦合协调度等级没有发生明显的跃迁,研究期内全国整体属于勉强耦合协调类范围,四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呈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态势。②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收缩,向中部地区集聚的态势较明显;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整体上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四种类型中,高高型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低低型多在西部地区,高低型和低高型相对分散。③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在空间上的差异是内外部因素驱动的结果。内部驱动力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起到关键性作用;外部驱动力中,城镇化率和民营企业就业人数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Simultaneousinversionofvelocitydistribu┐tionandinterfacepositionsSONG-LINLI1)(李松林)NING-YUANWU2)(吴宁远)ZHAN-LONGSONG1)(宋占隆)JIN-...  相似文献   
79.
Introduc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ccurrence of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eismically active belts are most directly related to deep crustal faults. Therefore, studying geometrical spreading and physical state of medium of deep crustal fault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subject in earthquake science. It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 structural background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 of strong earthquakes, but also of great help to se…  相似文献   
80.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华北地区开展以人工地震测深为主的深部探测成果,认为该地区地壳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纵向的分层特性。沿纵向可划分为上层地壳、中层地壳和下层地壳三部分。在很多地震剖面上,中层地壳为一低速层,出现了速度逆转现象。 (2)莫霍界面沿横向的波浪起伏性和不连续性。莫氏面多在其波浪起伏的“拐点”处被断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区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地热活动和深部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