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南黄海夏季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黄海夏季表层海水中悬浮体的高值区出现在苏北近岸一带,测得的最高值为7.57mg/L,其次是长江口和调查区的北部.低值区大面积分布在调查区的中部和山东半岛以南,悬浮体含量小于0.5mg/L.远岸的悬浮体垂向分布中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分层性.在长江口外的悬浮体分布中可看到台湾暖流的影响,它的存在限制了长江入海物质的向东扩散.尽管7月是黄河和长江的丰水期,大量物质被携带入海,但还未能构成悬浮体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来源是沉积物的再悬浮,其次才是河流携入的物质,海水中的生物组分居三.现代河流入海物质的影响范围主要是调查区南北两端.在深水区,温度、盐度跃层的形成限制了底层悬浮体向上扩散.海水中物质的运移主要在海水底层进行,以悬浮-沉积-再悬浮-再沉积的方式进行着物质的运移和交换.  相似文献   
102.
渤海西部海底沉积物土工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廿年来,随着海底石油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海上钻探及钻井平台的稳定性,输油管道和海底电缆的铺设以及某些军事设施和生产建设中提出的许多实际问题,海底沉积物的力学与土工学性质的研究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通过沉积物的力学和土工学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它们在沉积地层中各种变化的详细测定,有助于研究和认识沉积-成岩作用的某些机制问题,所以,海底沉积物的力学和土工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在工程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沉积学的基础理论也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1966年,我所与大港油田(原石油部641厂)等兄弟单位共同协作,对渤海西部海底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黄耀丽  魏兴琥  李凡 《中国沙漠》2006,26(5):739-744
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三亚类、五个基本类型。沙漠旅游资源的区域独有性和景观异质性显著,且东、西沙区分别形成景观组合式与沙漠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与旅游适宜性。通过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四种开发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把北方沙漠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国家沙漠治理的框架下,东部沙地及城镇边缘限制开发沙漠度假、娱乐类旅游,中部沙漠适度开发沙漠生态观光类旅游,西部沙漠大力开发沙漠原生态类旅游的战略,并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组织体验式旅游项目等为对策,发展我国北方沙漠旅游。  相似文献   
104.
海南岛西部热带沙漠化土地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森  孙武  李凡  林培松  郑影华  聂磊 《地理学报》2005,60(3):433-444
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具有热带海岸沙地的地域特征、形态特征、旱生植被景观特征和土地利用快速演变特征。在大气环流、雨影区和海流的共同影响下, 岛西形成热带半干旱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环境, 孕育并存在自然沙漠化发展的动力、空间和物质基础。岛西历史时期沙漠化受气候变化和毁林开荒等活动的影响, 但仍是自然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20世纪以来现代沙漠化经历了发展、恢复、再发展、逆转、波动等5个阶段, 沙漠化既受数年或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作用, 又受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用因子分析等诊断、分析后认为人为活动的贡献率远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现代沙漠化已演变为以人为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5.
人类活动对海洋大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场所,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洋环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而且包括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是人类生活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海洋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可统称为海洋大环境。人们在不断进行海洋开发和向海洋索取的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在破坏海洋大环境。实际上人类对于海洋大环境的破坏,不仅是由于海水污染而引起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其他,如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的变化,以及人类在海岸带的许多活动,对于包括生存环境在内的海洋大环境均能…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当前大多数地图服务器数据组织形式各异以及缺少统一服务自动发布的调用方式问题,基于PostgreSQL+MongoDB数据库,结合动态矢量切片技术、三维数据分块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海量多源异构国土空间数据的入库即发布、数据服务融合管理、服务协同共享等能力,构建了国土空间数据融合发布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打通了数据服务发布后即可支撑业务应用的高速通道,为国土空间二三维数据的存储、管理、发布、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7.
β多样性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2020年在烟威近海的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Mantel检验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驱动烟威近海鱼类群落β多样性及其组分的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烟威近海调查共出现鱼类33种,其中优势种有3种,鱼类群落的β多样性均值为0.711~0.737,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全部鱼类群落和弱扩散鱼类群落β多样主要以物种替换(周转)组分为主,强扩散鱼类群落β多样性由丰富度差异(嵌套)组分来解释;空间距离和环境因素共同驱动烟威近海鱼类群落β多样性,离岸距离OD是影响烟威近海鱼类群落β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地理距离GD是物种替换的决定性驱动因子,环境因子影响了弱扩散鱼类群落的丰富度差异。表明空间距离驱动烟威近海鱼类群落β多样性的作用强于环境过滤,扩散限制是其β多样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烟威近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莱州湾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鱼卵、仔稚鱼的种群动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2014?2015年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莱州湾海域20个站位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4个航次共采获鱼卵135 275粒,仔稚鱼2 456尾,隶属于9目16科20属。鱼卵、仔稚鱼主要种类变化依次从春季的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鰉(Liza haematocheilus),到夏季的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布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到秋季的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再到冬季的长绵鳚(Zoarces elongatus)。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群落多样性随季节变化,其中,夏季的丰富度指数(D)和多样性指数(H′)最高,秋季均匀度指数(J′)最高。鱼卵、仔稚鱼从春季到夏季的种类更替率最小。利用R语言聚类树的融合水平值定义划分水平,选择具有最大跳跃的分组水平,将鱼卵、仔稚鱼分为春组、夏秋组和冬组3个组群,春组和夏秋组、春组和冬组主要分歧种均为鳀,夏秋组和冬组主要分歧种为长绵鳚和赤鼻棱鳀。本研究补充了莱州湾海域鱼类早期补充资源的基础数据,旨在为莱州湾渔业资源评估和养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磁共振测深找水方法在高电磁噪声环境下应用时,往往会因为电磁噪声的干扰导致实测数据信噪比降低,反演结果难以准确地确定实际地下水体的分布状况,降低方法的应用效果。针对磁共振测深找水方法在实际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中常面临的多源谐波噪声干扰问题,在模型去噪的基础上推导出网格搜索同步删除法,进一步提出了效率更高的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有效压制多源谐波噪声,而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能够更快速地搜索谐波基频值,相较网格搜索同步删除法在双基频谐波情况下工作效率提高2.35倍,大大降低了去噪流程的时间成本,且对多源谐波噪声也能取得较好的去噪效果。将该去噪算法应用于实例中,反演结果和钻孔资料的对比表明,模拟退火同步删除法可以有效压制磁共振测深方法实测数据中的多源谐波噪声,显著提高磁共振测深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遥感综合试验对于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遥感应用都需要试验提供支撑。从2018年开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遥感自身发展和遥感面向地表圈层深化应用面临的科学问题,在滦河上游流域组织了小滦河流域复杂地表碳循环遥感综合观测试验,本文旨在介绍该试验的目标、区域、观测参数、观测方法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望为今后开展其他遥感试验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该试验采用星机地协同综合观测的方式,选择主要的在轨运行卫星数据及覆盖此流域的遥感产品作为主要数据;针对典型区域开展航空及无人机遥感试验,搭载光学传感器设备,获取典型区域水热循环、碳循环等关键参数;并同步开展地面观测试验,在典型实验区开展大气、植被和土壤关键参数的精细观测。目前已系统的开展了地面测量试验、无人机遥感试验及航空遥感试验,并同步收集了卫星遥感数据,形成了一套丰富的星—机—地配套遥感实测数据集。在试验的推动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在试验区架设了多座综合观测塔,并配置了多种观测设备,开启了长时间序列观测任务,虚拟试验场的构建和机理生态模型的运行也在同步开展。小滦河流域复杂地表碳循环遥感综合试验利用星—机—地一体化的监测方法有效获取了地表水、能量和碳循环的关键参数,为遥感机理模型发展、反演方法检验和尺度转换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目前已用来建立遥感机理模型的综合检验平台,分析和改进传统模型和遥感产品在复杂地表的适用性,阐明流域尺度碳水耦合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