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4篇 |
免费 | 773篇 |
国内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3篇 |
大气科学 | 415篇 |
地球物理 | 419篇 |
地质学 | 1643篇 |
海洋学 | 400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249篇 |
自然地理 | 2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33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选取牛鼻子梁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21种元素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元素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点信息,确定该区成矿类型主要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与破碎蚀变带有关的金和与碱长花岗岩有关的铌-钽-稀土3类矿化。在异常圈定及分析基础上划分出青新界山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牛 鼻 子梁铜-镍-金找矿远景区、牛鼻子梁西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认为研究区寻找 Cu、Ni、Au、Nb、稀土矿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2.
在对汶泗河冲洪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岩组无机组分指标进行了分析,表明浅层孔隙水和部分地区岩溶裂隙水无机组分含量大幅增高,深层孔隙水无机物含量则变化不大。在有机污染方面,浅层孔隙水有机物检出率26.8%,但含量很低,远未达到饮用水标准限值;岩溶裂隙水有机物检出率46.7%,检出率相对较高,局部地段有机物超标;深层孔隙水有机物基本未检出。该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无机污染呈面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较重,而有机污染则呈现点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安全供水对策。 相似文献
93.
使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发展的中等复杂程度海洋模式(IOM)在给定表面强迫条件下模拟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利用NCEP的41a(1958~1998年)逐月平均表面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a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对3组试验模拟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并按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别分析,揭示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异常对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的变率.模式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弱ENSO型,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南、北大西洋变化相反的偶极子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对海表温度变化都有贡献,其中赤道外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主要由热通量异常引起,而近赤道SSTA的变化主要由动量异常强迫引起.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热通量强迫的作用远比动量强迫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模拟SST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还能够模拟温跃层深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温跃层深度的变率主要由动量异常决定,热通量异常强迫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的】研究2种充气模式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工厂化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EPDM微孔管(MA)和PVC普通通底管(DG)两种充气模式对该物种工厂化养殖水体进行充气,分析水体的水质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微孔管的充气效率明显优于通底管。MA组的水体溶解氧含量(DO)显著高于DG组(P <0.05),亚硝态氮含量(NO2--N)显著低于DG组(P <0.05)。2)两种充气模式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门水平,MA组微生物群落组成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4.81%)、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13.15%)、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0.49%)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56%),DG组优势菌门较为集中,66.99%为变形菌门,12.81%为髌骨细菌门。在科水平,MA组的优势菌科为红环菌科(Rhodocyclaccae,34.07%)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10.48%),DG组的优势菌科为红杆菌科(Rhodoba... 相似文献
97.
98.
Phillips (1966)指出,Brunt-V?is?l? 频率的分布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海水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关于海洋内波的研究。Brunt-V?is?l? 频率又称静态稳定性频率,更确切地应称作浮力频率,因为它与分层流体中作绝热移动的流体元的浮力变化相联系。Brunt-V?is?l? 频率(以下缩写成B. V. f.) 记作N。
根据B. V. f. 分布特征研究海水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的论述颇多,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深海大洋的研究,且时常将其上层撇开,从而可求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解析式,这显然是由于海洋上层较其下层复杂的缘故。对于浅海陆架的情形,研究得比较少。前田明夫(1974)曾根据日本近岸(5公里以内)三个观测站上1-3天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日本近海上层海洋短周期海水温度起伏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东海陆架浅海B.V.f.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
为了阐明岩溶区地下水中Ca2+、HCO3-质量浓度野外测试与实验室测试结果间的差异,于2011年至2013年先后在遵义、河池、娄底3个城市采集枯、丰水期地下水样品85组,通过比值法对3个地区干湿季节岩溶地下水样中Ca2+、HCO3-质量浓度野外与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5组样品中有88.2%的采样点存在Ca2+野外值(CaY)大于实验值(CaS),64.7%的采样点存在HCO3-的野外值(HCO3Y)大于实验值(HCO3S); (CaY/ CaS)平均值为1.11,主要集中在1.0~1.2之间(占总数的70%);(HCO3Y/ HCO3S) 平均值为1.02,主要集中在0.95~1.1之间(占总数的75%)。野外滴定过程中的人为随机误差是造成两种离子质量浓度野外测试值普遍高于实验室测试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目前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采用地质填埋处理 ,淋滤液循环可以使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加快。但使用淋滤液循环方法的填埋场中仍有大量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淋滤液。粉煤灰具有优良的吸附净化功能 ,介绍了粉煤灰在垃圾淋滤液循环处理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粉煤灰与垃圾混合处理 ,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粉煤灰做过滤层的不同效果 ,表明粉煤灰可以在填埋场淋滤液循环处理方法中起到一个较好的作用。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