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马双  曾刚  张翼鸥 《地理研究》2020,39(4):865-879
忽视现实基础,盲目追求新兴产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描绘1987—2016年中国地级市技术关联性和复杂性的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两者对区域技术进入和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新技术的本地关联度越高,就越有可能进入该地区;现有技术的本地关联度越低,就越容易退出该地区;② 中国城市的技术发展总体上呈现路径依赖特点。其中,东部地区的技术关联性和复杂性变化较大,中西部地区变化较小;③ 技术关联性对新技术的进入和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引入复杂性较高的技术时,只有存在较高关联性才会促进区域的技术进步。最后提出的区域多样化发展框架,可为决策者权衡选择技术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艺  曹贤忠  魏文栋  曾刚 《地理研究》2022,41(1):181-192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区域。在中国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在降低行政壁垒,优化要素配置的同时,产生了怎样的碳排放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区域一体化碳排放效应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2010 年实施的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并经过共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从动态效应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三年;从城市等级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对高等级城市碳排放减少的促进作用大于一般城市;从作用机理来看,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技术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而通过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碳排放。因此,建议建立长三角城市间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的互动合作机制,构建可监测、可操作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大长三角城市绿色科技联合攻关力度,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83.
从各国城市发展历程可看出,开发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实现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与开发区的实际发展相对应,国内外学者们对开发区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特别是近十年来,围绕开发区转型升级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开发区转型升级战略;开发区转型升级评价;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开发区转型升级模式;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组织关系和开发区功能转型。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发现,开发区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而且呈现出高质量化,但就学科发展而言在转型升级模式、转型升级路径、转型升级潜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4.
By using the NCEP/NCAR pentad reanalysis data from 1968 to 2009,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East jet stream(MEJS) and its thermal mechanism during seasonal transition a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and south-north location of MEJS center exhibit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hen MEJS is strong, it is at 27.5°N from the 67 th pentad to the 24 th pentad the following year; when MEJS is weak, it is at 45°N from the 38 th pentad to the 44 th pentad. The firs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mode of 200-hPa zonal wind field shows that MEJS is mainly over Egypt and Saudi Arabia in winter and over the eastern Black Sea and the eastern Aral Sea in summer. MEJS intensity markedly weakens in summ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winter. The 26th-31 st pentad is the spring-summer transition of MEJS, and the 54th-61 st pentad the autumn-winter transition. During the two seasonal transitions,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500-200 hPa south-north temperature difference(SNTD) well match with 200-hPa zonal wind velocity,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er leads to the latter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wind. A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onset date of Ind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transition date of MEJS seasonal transition. When the outbreak date of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 earlier than normal, MEJS moves northward earlier because the larger SNTD between 500-200 hPa moves northward earlier, with the westerly jet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over 40°-90°E appearing earlier than normal, and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85.
中东急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力影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年平均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东急流强度和位置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南北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东地区上空西风带的强度和位置的垂直结构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春季西风中心强度较大,夏、秋季西风中心强度较小;600hPa以上,冬、春季西风中心位置偏南,夏、秋季西风中心位置偏北。各季节的所有高度上,200hPa的西风中心风速最大。2)中东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半年(11月—次年4月)中东急流较强,南北位置基本维持在27.5°N附近;夏半年(5—10月)中东急流较弱,5月后急流中心位置偏北,6—9月位于40°N附近,10月南撤至32.5°N。3)中东急流的强度和南北位置变化与500~200hPa整层平均的南北温差的对应关系很好,根据热成风原理,认为南北温差的季节性变化对中东急流的强度和南北位置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By using 1958-2001 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data, ERA40 reanalysis soil moisture data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444 stations in China(east of 100°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s among South China Sea(SCS) SST anomaly(SSTA), soil moisture anomalies(SMA)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as well as their possible physical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TA of SCS bears an evide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pring soil moisture in the east part of Southwest China. More(less) precipitation happe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less(more) in the Southeast China in summer when the SSTA of SCS is higher(lower) than normal and the soil in the east part of Southwest China is dry(wet) in spring.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when the SSTA of SCS is high(low), the southwesterly wind at low level is weak(strong), decreasing(increasing)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in South China, resulting in reduced(increased) spr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east part of Southwest China and more(less) soil moisture in spring. Through the evapor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the dry(wet) soil makes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higher(lower) in summer, causing the westward extension(eastward retreat)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相似文献   
87.
利用观测海温驱动NCAR CAM5模式进行了两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在CAM5模式海气湍流热通量参数化方案中引入阵风效应前后,模式对冬季NPO(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北太平洋涛动)年际变化模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考虑了阵风效应后,CAM5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冬季NPO的年际变化特征,模拟的1979—1999年冬季NPO指数序列与观测结果的相关系数由0.09提高到0.57;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通过影响海表湍流热通量异常,对冬季NPO年际变化产生影响;引入阵风效应后,模式对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湍流热通量异常的模拟结果更趋合理,从而使得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冬季NPO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88.
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是经济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关于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了科技创新效率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变异系数和空间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2007—2017年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和三省一市的创新效率总体均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对于城市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减弱,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逐渐减小,科技创新活动趋于均衡。但是空间自相关性不稳定,存在部分地区的跃迁和正向或者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每百万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互联网使用率、客运总量等因素均对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对长三角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通过本文研究,探明了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宓泽锋  周灿  尚勇敏  马双  曾刚 《地理研究》2020,39(7):1478-1489
新兴产业的区位选择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以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为例,本研究重点对“区域产业分叉”理论在燃料电池创新集群形成中的适用性进行探究。本文将知识基础区分为解析型知识、合成型知识、符号型知识,采集中国2000—2016年291个地级市燃料电池产业的专利信息、专利引证及被引信息、学术论文信息,通过ArcGIS、Stata软件进行空间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 从格局上来看,燃料电池创新集群发展主要集聚于发达省会城市,并且在格局演化过程中路径依赖作用明显,291个地级市在2000—2005年、2011—2016年两个时期的创新集群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904,呈现显著的强相关性。② 本地解析型、合成型、符号型知识库以及创新集群指数滞后一阶项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知识基础对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成为支持“区域产业分叉”的重要证据。③ 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集群形成主要以“区域产业分叉”方式进行,城市在知识基础上的优势对创新集群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创新集群的发展又使得知识基础进一步积累,实现良性循环,路径依赖现象显著;创新集群指数排名前20位城市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占据了75%,一般城市的区位机会窗口较难打开。  相似文献   
90.
在分析创新集群的构成与创新机制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构成主体等4个方面讨论了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以日本创新集群发展为例,分析创新集群的关键创新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集群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创新集群发展中,领先企业的创新主导与示范作用突出,但又通过技术权力以技术锁定、标准控制等各种不同方式实施技术控制,影响中小型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发挥创新作用;在技术传播中,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同时存在,在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途径与作用效果不同,畅通的技术通道保证了创新的共创共享;社会网络以社会文化、制度基础保障了各成员主体间经济学意义上最经济的创新合作与交流;创新平台构建了多要素、多功能、多层次的创新系统,体现了创新集群的整体创新优势。此外,行业协会也是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