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沉积型铀矿的形成与有机质存在密切联系。实验模拟研究表明:芳香有机酸在弱酸到弱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和铀酰根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它能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以多种配位形式和铀形成配位键。此结果验证了前人的一些结论,并直观地展现了有机质的主要官能团与铀离子在溶液中的一些迁移形式。模拟实验结果也显示了烃类在水热条件下对铀成矿的还原作用,它能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而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42.
冀东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系统的土壤深层(第Ⅰ环境)取样调查,研究并给出了冀东土壤中元素系列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基本特征,包括全区及不同景观区、不同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值,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43.
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瞬变电磁法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瞬变电磁法反演方法中, 人们使用较多的是电磁场反演拟合的方法。但往往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这些反演方法理论复杂, 不易掌握;其次它要求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缺乏延续性, 很难推广;再次数据处理量大, 计算复杂。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它避开了具体复杂的电磁场计算, 只要经过适当的学习训练就能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具有学习记忆功能, 使得瞬变电磁法的反演工作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随着专家系统的不断完善, 该方法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4.
正由薛凤旋教授和刘欣葵教授撰写的专著《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发行。两位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北京数百年作为国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史,发掘了北京规划建设的中心理念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传承,提供了许多规划和建设北京的独到见解。(1)作者认为,明堂聚集了观察天文和气象、厘定历法、祭祀、颁布政令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建都的原始模型,都城是在明堂之基础上发展来的。作者从都城的宏观选址、城廓的方向、都城内部  相似文献   
45.
城市是能源消费的集中地区,能源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目前工业能耗占中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本文利用一种简单易行的能源分解方法,对9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1~2006年间工业能源消费变化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重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导致新一轮的工业能源消费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扩大是导致城市工业能源消费增...  相似文献   
46.
在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口-甘德断裂与巴颜喀拉山中央断裂之间发育延伸超过100 km的呈雁列排列的花岗细晶岩脉带,这些花岗细晶岩脉走向多为北西向(118°),少量呈南北向(2°)。通过对其宏、微观特征分析研究,并结合在这两组花岗细晶岩脉中分别采获的224.7±0.64 Ma(南北向)与220.5±1.1 Ma(北西向)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指出这些花岗细晶岩脉是印支运动的产物,是早印支期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向东昆仑地块斜向俯冲过程中,岩浆沿着昆仑山口-甘德北西向冲掩断层下盘(南盘)形成的北西向与南北向两组"X"型共轭剪节理贯入形成的同构造花岗细晶岩脉。两组"X"型共轭剪节理的展布方向揭示了印支运动的主压应力方向,即NNW-SSE向;北西向雁列排列的节理反映其受右行走滑作用控制的特点;花岗细晶岩脉形成的最早时间(224.7±0.64 Ma)代表了这次俯冲走滑事件的时间,也即昆仑山口-甘德断裂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47.
中国城市舒适性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忠磊  唐于渝  张华  梁进社 《地理研究》2016,35(9):1783-1798
舒适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城市舒适性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城市的舒适性水平,并探讨其地域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舒适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级差化特征明显;城市舒适性水平呈现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梯度,东部高,中西部低;集群化分布特征突出,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高值集聚区,低和较低等级舒适性城市趋于中西部山区、省际边缘区集中分布,形成四个连片低值集聚区。地理区位通过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分异和东中西经济梯度主导着中国城市舒适性水平的整体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舒适性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旅游业接待量分别通过供给和需求作用于舒适性;公共部门就业人数对中国舒适性水平的影响为负,与预期方向不符,表明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仍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48.
基于Lowry模型的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owry模型为理论支撑,以北京市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模型构建、参数设置和情景模拟三个方面探索Lowry 模型框架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① 基于杜能区位论,构建以区域地租总额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北京市经济发展现状、现有土地资源供给为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② 以北京市2010 年投入产出表、2011 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10 年北京市企业调查数据等数据来源为支撑,完成模型相关参数的设置。③ 以北京市市域为研究对象,以乡镇街道办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对北京市基本行业分布格局分析,构建模型的情景约束条件。④ 模拟分析了在北京市基本行业空间格局框架确定情况下的城市产业、居住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了模型的结构启示及模型的模拟启示。本文不仅丰富了模型框架的内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检验了模型的技术流程和分析能力,为基于Lowry模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形成奠定基础,拓展了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9.
福建省工业用地效率分析与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有规范的人均指标,招标拍卖已成为获取经营性用地的主要方式,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受政府和区域重大政策影响,而工业用地既缺乏相应的用地标准,土地获取的市场透明度又不够.因此,如何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是土地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研究多采用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但缺少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具体的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的局限性较大.结合中国福建省案例,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方法来分析和度量之,既能测算土地集约度,也能说明要素的利用效率,具有简单可操作的优势.文中不知劳动所得比重值情况下的用地效率和集约评价方法也是有效可行的,虽不能排列出要素利用效率的顺序,但可同时给出资本与劳动的投入结构以及对它们利用的效率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情况.案例研究还表明,福建其他地区随着与厦门和福州距离的增加,其投入和产出总的趋势在下降.福州与厦门可与杜能孤立国中的城市类比,而其他地区类似于孤立国中的郊区.因此要考虑土地区位对集约度的影响,但找出其参考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50.
西藏色齐拉山地区立体气候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色齐拉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8个自动站和3个实测气象站1年的近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地温、降水量、湿度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东、西坡局地气候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色齐拉山地区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暖月;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一致。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东、西坡分别为0.54℃/100m和0.73℃/100m,西坡大于东坡。地气温差冬季西坡大于东坡,夏季东坡大于西坡。年、月平均地温直减率西坡仍大于东坡;东坡除夏季7、8月份外,地温直减率小于气温直减率;西坡除冬季(12月和1月),地温直减率大于气温直减率。降水量东坡比西坡多,海拔2500m以上地区4~10月降水总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20.9mm/100m。空气相对湿度冬季低夏季高,年变化呈单峰型。东、西坡冬季风速较强夏季相对较弱,初春风速最大。东、西坡气候差异与海拔高度、坡向、下垫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