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成志  陈开喜 《气象科学》2002,22(3):372-378
本文是对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考察,访问和交流的情况报告,较为详尽地介绍了ECMWF的机构,业务及研究的历史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对法国奥里机场气象台的考察简要介绍了法国气象机构和业务建设以及英法两国气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2.
张文 《地图》2002,(3):16-27
有这么一种说法,就导航定位以及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而言,GPS是继指南针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又将带来多少惊奇与便利……对我们的生活而言,GPS的发展潮流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且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3.
广东大亚湾海洋地质环境与潜在地质灾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亚湾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海湾,通过对其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大亚湾有9种底质类型,除沿岸及岛屿周围颗粒较粗外,湾内浅海区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大亚湾目前底质总体污染较小,以轻微污染为主,但湾内水体交换能力差,污染易而治理难,应倍加保护。大亚湾潜在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性地质灾害因素和限制性地质条件,主要有海岸侵蚀、沙波、断层、不规则埋藏基岩、埋藏脊、航道沟、异常堆积区和陡坎等。  相似文献   
34.
大气运动的可预报性自1950年第一张成功的数值天气预报图问世以来。数值预报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预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预报对象也从大尺度天气系统扩展到多种时空尺度的空气运动。不少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起数值预报的业务预报,随着数值预报的业务预报能力不...  相似文献   
35.
张文照 《气象》1992,18(3):65-65
目前,一些气象台站使用的XLT 03型电传打字机采用8mm×10m环形色带。一条新的色带能持续使用10天左右,更换也比较麻烦。这种用过的色带,带体上原附着的色带液虽已用完,但带体本身还是完好的。因此我们采用一种既简便又易行的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延长打字色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经费开支。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小麦粒种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粒重和产量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37.
本文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小麦增叶速率与温度和叶龄的关系,建立了小麦增叶速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并就该模型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重复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多次发生强震称为重复地震,按空间位置的分布,重复地震可分为原地重复、带内重复和构造重复三种。两次地震的震源区相连,极震区重迭称为强震的原地重复,如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和1695年的临汾地震。四川鲜水河地震带曾发生一连串强震,如1923年(7)1/4级地震和1973年7.6级地震等可称为带内重复。至于公元前70年山东诸城7级地震和1668年郯城-莒县(8)1/2级地震均发生在郯庐活动构造带内则称为构造重复。强震往往重复发生在某些特殊地质构造部位。如郯庐断裂、怀来-新活动断陷盆地带和在中国的中西部由三个地质孤状带构成的南北地震带等。强震重复在时间上多发生于不同的地震活动期中,如华北第三活跃期内的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和第四活跃期中的1976年唐山地震即为明显震例。大地震在某些条件下具有原地重演的现象已成为众所瞩目的事实。通过强震重复性研究,可以了解产生重复地震的原因和条件。深入对重复地震发展过程的认识并掌握它的活动规律,不仅可提高中长期地震预报水平,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合理减少抗震设计投资;提出合适的措施避免地震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及时较准确地划出中短期的地震危险区,减轻地震灾害,为短临预报提供有发生强震的危险地点或较小的地区。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重复地震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态,全文分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39.
为了使科研工作适应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我所于1985年10月建立了环境地质开发研究组,1987年扩充成为环境地质开发研究室,专业技术人员由初建时的3人增加到18人。1985-1991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三废治理、综合利用项目以及大型实验合计52项;已完成的有42项,其中有8项获地矿部科技成果3、4等奖。又于1989年获得国家环保局首批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证书,有资格参加国家各种规模建设项目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在,环境地质开发研究专业已成为我所3大特色专业之一。  相似文献   
40.
根据东湖实际,探讨了二维湖泊水质扩散模型及其定解。提出的二维交替算法,具有快速收敛及确保精度等特点;改进后的内插模型解决了流场和浓度场的初始值和边界条件问题,形成了全湖数字高程模型;在浓度等值线快速生成的基础上,通过接口自动形成信息系统空间和属性件,完成了专题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