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利用“海洋四号”调查船,HY4-871航次在东太平洋海盆CC29站取得的短柱样,研究了沉积物岸性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元素在沉积物固液两相间的迁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短暂的地史时期内,CC29站沉积环境和物质来尖都有变。经沉积物由过去的以陆源和火的为主演变到现在的以陆源和生的源为主。沉积物质来源的变化是引起CC29站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的重要原因;间隙水元素浓度的变和与沉积环境有关外  相似文献   
12.
铁锰结核壳生长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铁锰结核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是大洋底层水和沉积物隙水,结壳只有底层水,因此,底层水和孔隙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就成为理解铁锰结核(壳)成矿作用特征与过程的关键。铁锰结核(壳)内部构造的两个明显特征是:①韵律性的环状纹层构造,和②树枝状构造,这两种构造是典型的远离平衡的非线地质使用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系统的底层水,孔隙水中Mn,Fe是不饱和的。因此铁锰结核(壳)不可能在平衡状态下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13.
海底铁锰矿床主要有铁锰结壳、铁锰结核和层状、透镜状铁锰矿床,其成矿作用主要是水成成矿作用,成岩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水成成因的结壳富Co、贫Cu,REE含量高,Ce正异常明显,且富含δ-MnO2。成岩成因的结核富Ni、Cu,REE含量低,Ce正异常减弱,含钡镁锰矿.热液成因的铁锰矿床Mn、Fe分异好,微量过渡金属和REE含量最低,见Ce的负异常和Eu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14.
岩石吸附烃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me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oil-generating and reservoir strat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s absorbed in the rocks, in the light of analytical data on absorbed hydrocarbons in a carbonate rock district. The practical value of systematic rock-absorbed hydrocarbon measurements as an indicator in petroleum prospecting is thus epparent  相似文献   
15.
从模拟实验结果讨论石油地球化学中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未成熟生油岩模拟排烃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排烃作用的进行,生油岩中残余C有机含量减少,有机质类型变差,排出物与抽提物之间存在组分及成熟度的差异。从而提出了生油岩评价、油源对比及低成熟油等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多元非线性稳定模型SunyaP.Dhakar等现代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氧化作用对C。P、Mn、Fe及其它金属元素的全球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就此,业已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虽然这些模型对有机物氧化作用做了较好的定量研究,但仍有其特定...  相似文献   
17.
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讨论了河口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方法、重金属的时空分布以及重金属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大小的变化;介绍了沉积物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形态研究方法以及形态研究的意义;对我国今后的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海洋四号"调查船,HY4-871航次在东太平洋海盆CC29站取得的短柱状样,研究了沉积物岸性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元素在沉积物固液两相间的迁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短暂的地史时期内,CC29站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都有变化.沉积物由过去的以陆源和火山源为主演变到现在的以陆源和生物源为主.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变化是引起CC29站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的重要原因;间隙水元素浓度的变化除与沉积环境有关外,还主要受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LIVAR/PAGES工作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PAGES(过去全球变化)项目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的气候变化和预测项目(CLIVAR)共同组建。详情见会议报告及有关出版物( www.clivar .org/organization/pages/index.ht m)。PAGES/CLIVAR将结合IGBP—WCRP有关的新项目加强合作力度,修改后的计划参考如下:①促进IGBP和WCRP相关地区内的高分辨率、钻探数据、定量的季节至年际尺度的古②促进PAGES和CLIVAR综合分析古气候数据项目的合作,进而揭示季节至千年内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变化模…  相似文献   
20.
张丽洁  李光宣 《地球化学》1996,25(4):339-345
本文对云南楚雄中生代盆地上三叠统煤成烃源层进行了原始有机质丰度和原始产烃潜力恢复的尝试。该烃源层在盆地中具有不均衡热变的特点,南北之间的R0可由0.8%变化到4.5%不等,东西向的差异也很明显。在各区因排烃量不同而造成有机质残余率不等的情况下,如何恢复其原始有机质丰度和原始产烃潜力,以便进行合理的油气资源评价成为该盆地勘探工作的重要课题。作者通过对生源相近、成煤环境类似而成熟度极低的本区晚第三纪煤系和上三叠统变质最低的华坪煤系样品,按不同温阶进行系统的外加温、外加压生烃排烃模拟实验,从而分别编制出热演化程度与其排烃率(R0-HC排)和有机碳损耗率(R0-C损)的关系曲线。利用楚雄盆地上三叠统煤成烃源层相同比例尺的残余有机碳平均含量等值线图和平均R0等值线图叠合,获得两种曲线的若干交汇点。基于各交汇点的R0值和经过换算的有机碳损耗率,分别从R0-C报和R0-HC排曲线上求出各交汇点已损失的有机碳百分率和已排出烃类的百分率,从而恢复了各点所在烃源层的原始有机碳丰度和原始产烃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